治丝而棼
汉语成语
治丝而棼(拼音:zhì sī ér fé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
成语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治丝而棼”。
成语典故
鲁隐公四年春天,卫国州吁杀害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君。隐公与宋殇公会见,要重温在宿地会盟的友好。还没有到预定的时间,卫国人来鲁国汇报发生叛乱。夏天,隐公和宋殇公在清地非正式见面。
宋殇公即国君位的时节,公子冯逃亡到郑国,郑国人想派兵拥立他回宋国为君。等到卫州吁自立为国君,想要向郑国报复先君结下的仇恨,以此讨好诸侯和稳定国内人民,就派人告诉宋国说:“君王要是攻打郑国来除去君王的祸患,以君王为主,敝邑发兵和陈、蔡两国作为属军,这是卫国的想法。”宋国人答应了卫州吁。当时,陈国、蔡国正和卫国友好,故而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一起攻打郑国,包围了郑国都城的东门,围攻了五天才撒军离开。鲁隐公向鲁大夫众仲询问:“卫国州吁杀兄自立为君,不知可否成功?”众仲回答:“我听说施行德政能够和民,没听说采取作乱方式能够和民。若用作乱的方式和民,就如同理丝一样,越理越纷乱。州吁依靠兵威并且安于残忍;依靠兵威就会失掉民心,安于残忍便会丧失亲信,众叛亲离,很难成功。用兵,就如同火一样,不进行严禁,便会自焚其身。州吁杀掉他的国君,虐用他的百姓,这样他便不肯致力于修善美德,而想要用作乱的方式定其君位,那便一定不能避免祸败了。”
这年秋天,诸侯军再次攻打郑国。宋殇公派人来讨救兵,鲁隐公拒绝了。羽父请求出兵会合宋公,隐公不同意,他便坚决请求而后出兵前去。故而《春秋》记录说:“翚帅师”,这是表示厌恶他。诸侯的军队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分割了郑国的谷子才回国。
成语寓意
“丝”的本义原指蚕丝,因其细长的特点,又引申出各种含“丝”的词语,如粉丝、铁丝、钢丝等。在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治丝的方法:“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拔动水面,丝绪自见。提绪入手,引入竹针眼。”“治丝”的方法就是找到头绪,做事也是一样,如果不得要领,找不到头绪,只会越理越乱,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治丝而棼”理丝却不找头绪,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方法不对,反倒使问题更为复杂。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补语、宾语。
“治丝而棼”也作“治丝愈棼”。
运用示例
宋·朱熹《答严居厚》:“今以迫切之心求之,正犹治丝而棼之。”
清·磊硐山房主人《螺史》卷一五:“国家用武之期,非明与断,鲜不治丝而棼,当食而噎矣。”
宋·宋祁《再赐杜衍让恩命不允批答》:“又官滥于外,吏欺于中,苛察过当,浮竞成俗,济水无益,治丝愈棼,图所振整,未知厥序。”
刘斯奋《白门柳》一部四章:“惟是人情陷溺已久,一旦更变,实非容易,稍有差池,便会反招其乱。所谓‘治丝愈棼’,不可不慎!”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4 17:41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