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鹪鹩
鹪鹩科沼泽鹪鹩属鸟类
沼泽鹪鹩属小型鸟类。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2枚。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羽被柔软厚密,为褐色或灰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条斑。喜欢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在森林下部活动,主要以昆虫蜘蛛为生。
外形特征
沼泽鹪鹩(学名:Cistothorus meridae)是一种小型鸣禽,身长10 cm,尾巴较短。成鸟的头冠和颈部棕色有纵褐色条纹。肩膀和背部的有纵向的黑色与白色条纹,到了背部和臀部中间变为褐色。尾羽大约有8道黑褐色条纹羽毛。双翼覆面是亮浅黄或褐色,所有褐色羽毛有明显的黑边。斑纹明显,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有明显的棕褐色痕迹。具白眉,直达眼睛后部。耳羽有斑驳的褐色。在下颏和喉咙是白色色调,到胸部越来越变成浅黄色。腿有相同颜色的斑点。翅膀内侧是灰白色。眼睛是褐色,嘴棕色,嘴基淡粉色或黄色。腿浅棕色。
栖息环境
喜栖于各种林区的边缘地带、灌丛、沼泽、湿地和陆地凤梨科植物等环境中,活动于海拔3100和4000米的高度之间。
生活习性
沼泽鹪鹩的歌曲具有多变的音效,往往高音符是极具一系列颤声,而更多的是鸟喙发出的喧闹和混合的振铃音。行为方式在鹪鹩科中很典型。领地意识非常强,有摧毁其境内的其他物种的蛋的做法。
不太隐蔽,栖止时,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鸣声清脆响亮。不隐蔽,喜欢将它的尾巴翘到背上,几乎和头部一样高。取食昆虫和无脊椎动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委内瑞拉。
繁殖方式
沼泽鹪鹩的繁殖期是5月到6月,在这期间它们会筑巢。巢筑于灌木和芦苇丛中,离地面约50厘米。巢的形状是有一个侧门的穹顶结构。外壳由长而细的茎草编织,内衬植物叶子、头发和羽毛。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参考资料
Cistothorus meridae.The IUCN Red List .2012-02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3 16:25
目录
概述
外形特征
栖息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