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
中国学校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简称泉州七中,是福建省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
历史沿革
泉州七中前身是创建于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的“私立晦鸣中学”,择天后宫为校址。学校创办时正处于“九一八”事变前期,当时时局动荡,泉州乡贤创办此校,校名“私立晦鸣中学”,即取“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希望为国培养志士仁人。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为其题写校名,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为其设计校标。
1956年,学校改私立为公办,正式定名“泉州市第七中学”。
1990年,学校通过福建省三级达标中学验收。
1993年,学校通过福建省二级达标中学验收。
1995年,学校通过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验收,成为全省第九所一级达标学校。
2003年,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中。
2010年,学校选址原泉州八中校园,整合原泉州四中教师队伍,复办泉州七中初中部。
2017年,江南新校区动工。
2019年,入选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
2021年,江南校区投入使用。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现有城南、金山、江南三个校区,学生9168人,教职工657人,共179个教学班。
硬件设施
学校教学所需的理、化、生仪器,体、音、美器材,电教听音设备等均按国家双I类标准配齐。
天后校区拥有李群华体育馆、春晖图书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天文台、泉州校友楼、香港校友楼和科学实验楼(菲律宾校友楼)、学生宿舍楼等多栋建筑,与环形塑胶跑道、人工草皮足球场共同构成了校园。
江南校区总投资约3.5亿元,总占地面积116亩,总建筑面积为103571平方米,共建11栋主体建筑,包括:1栋6层图书馆、4栋6层教学楼、1栋7层实验楼、1栋11层行政楼、1栋6层艺术馆、3栋12层宿舍楼,其中地下室总面积为13953平方米。项目位于江南新区金龙街道高山社区西侧至池峰路段。建成后可开设76个教学班,容纳学生约3800人。
师资力量
教师本科率100%,博士1人,研究生112人;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2人,省级学科教学带头人5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名师1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5人,市级骨干教师64人,区级名师7人,区级学科带头人8人、区级骨干教师118人。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并多次获奖,并获得福建省教育系统“五一先锋岗”、“泉州市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泉州市党员先锋岗”等多项荣誉称号。
办学成果
办学发展
*2023年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福建省首批师范教育实线基地校。
*2022年获评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省级文明校园(1984年至今延续十四届)、福建省家庭教育特色学校。
*1995年通过一级达标中学验收。
*2007年成为清华大学全国六所基地校之一(福建唯一),目前已成为清华、北大、人大、上海交大、复旦、中科大、浙大等名牌大学的重要生源基地。
*2007年入选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校,与美国、德国等国家或地区的20几所中学、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国际青少年夏令营、交换生、师生互访、师资培训、毕业升学留学等国际交流活动。
*2012年中美班通过福建省教育厅批复,2013年正式招生。
*2011至2014年连续三年成为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
*2013、2014年连续两年获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复旦大学“望道计划”和“腾飞计划”校长实名推荐资格。
*2013年获“中国综合实力百强中学”称号。
*2015年获“中国百强中学”称号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家体育传统项目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学课堂管理先进学“校”“全国特色教育学校”“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暨创新之星学校”“福建省文明校”“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被团中央授予“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福建省级文明校园”、“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等国家级荣誉34项、省级荣誉118项。
教学业综
*2006年夺得高考省文科第一名。
*2009年夺得高考市文、理科了一名。
*2010年夺得高考省理科第一
*2010年、2011年夺得高考州市区文科第一名。
*2016年夺得中考泉州市第一、二名。
*2019年夺得高考泉州市理科一名。
*2020年夺得中考泉州市第一名。
*2005年以来已考取清华、北大111人。
*2005年以来,共有408位同学获得学科奥赛省级以上一等奖,2008年至2022年获奖人数居泉州市第一。2008、2010、2012、2016年获奖人数居全省第一。2007年以来共有77人次获奥赛全国奖。
*2005年以来共获得科技创新和电脑机器人竞赛科技创新和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国际金牌2枚,世界机器人奥赛铜牌1枚,专项奖1项;全国金牌24枚,银牌14枚,铜牌15枚;福建省金牌77枚, 银牌56枚,银牌43枚;市级以上奖牌总数累计达472枚,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2005年以来共获得福建省中学生篮球联赛冠军19次、市冠军20次,2011年获第八届CSBA全国中学生高中男子(甲组)篮球锦标赛第八名。
*校田径队先后获得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23次,连续12年蝉联鲤城区(含市直学校)中小学体育联赛田径比赛冠军。
*2022年2021届学生曾凌铉入选U21男篮国家队。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获评“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校”、“全国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创新之星学校”、“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被团中央授予“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福建省级文明校园”、“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等国家级荣誉34项、省级荣誉118项。2020年6月17日,获得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称号。
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和“特色化,多元化”办学,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形成了科技创新、学科奥赛、文体艺术和中外合作办学与交流等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社会培养了大批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学生。
体育特色:校男篮获福建省中学生篮球联赛冠军19泉州市冠军20,获第八届CSBA全国中学生高中男子(甲组)篮球锦标赛第八名,2018-2019中国初高中篮球联赛(南方赛区)2019-2020耐克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南区)第五名,福建省青少年足球联赛高中组一等奖;校田径队获泉州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22次;
艺术特色:每学年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创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并从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如校园歌手赛、合唱节、迎新晚会、书画比赛等。学校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考入“央美”、“国美”、“中戏”、“北影”等艺术院校,还培养了一大批画家书法家。2012年组织学生参加泉州市中小学生校园集体舞比赛获高中组第一名。国家“十二五”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子课题“在中学开展南音多声部教学的研究”获教育部批准,音乐组教师指导学生获区合唱比赛一等奖,市中小学“贤銮杯”钢琴比赛一等奖。
国际交流:学校设有中美班,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美国、德国、丹麦等国家和地区十几所学校建立了姊妹校关系,通过国际青少年夏令营、交换生、师生互访、文体交流、研学等方式开展合作与交流。
学科奥赛:2005年以来,在中高考升学和学科竞赛、科技创新与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文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等学特色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夺得高考总分福建省第一名2人,泉州市第一名3人,泉州市区第一名2人;夺得中考总分泉州市第一名2人;夺得中考总分泉州市公办校第一名1人;考取清华、北大111人;获省一等奖408人,75人获得全国奖牌,连续12年位居泉州市一名,其中4年获奖人数居全省第一;科技创新和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国际金牌 2枚,世界机器人奥赛铜牌1枚,专项奖 1 项;全国金牌 24枚,银牌14 枚,铜牌15枚;福建省金牌77枚, 银牌56枚,银牌43枚,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文化传统
校徽
泉州七中(晦鸣中学)最初的校徽由丰子恺设计题画:一只雄鸡屹立在地球顶端,气宇轩昂,引吭高歌。
如今校徽以红、蓝色调为主,中间保留由丰子恺设计的老校徽的代表元素。蓝色环上端有校名“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字样,下方则是英文翻译。
校训
爱国 感恩 勤奋 卓越
七中校训的“爱国”二字,秉承了学校的创校宗旨,又赋予新时代的现实意义。基于校友的创业经历、公益之心以及七中从普通中学到优质高中的发展经历,我们总结了校训的另外几个核心要索“感恩、勤奋、卓越”,以此激励学子们要自励自省,不断修为,回报社会。
校歌
理念
办学理念:
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本,五育全发展
规划目标:
“福建著名、全国闻名、世界知名”的目标
“创一流业绩、建美好家园”的愿景
统一思想:
理念先行、制度保障、以人为本、文化育人
展示风貌:
“和谐、创新、魅力”的校风
“尊师爱生、严教勤学”的教风、学风
弘扬精神:
“团结协作、敬业奉献、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七中精神
创新开拓:
“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的竞争意识
“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将永远休息”的危机意识
“不称职的员工永远是学校最大成本”的质量意识
“要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不断超越,止于至善”的积极策略
“No student left behind(不落下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家庭充满阳光”的服务意识
校区分布
天后校区
天后校区是泉州七中的办学主体(泉州七中总校)。校园占地33亩,学校占地31278.6平方米。拥有李群华体育馆、春晖图书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天文台、泉州校友楼、香港校友楼和科学实验楼(菲律宾校友楼)、学生宿舍楼等多栋建筑,与环形塑胶跑道、人工草皮足球场共同构成了校园。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天后路40号
金山校区
泉州第七中学金山校区是泉州七中初中部所在地。位于原泉州八中,新华南路金山小区内,始建于2010年7月。泉州七中金山校区初中部的复办,是应市、区两级政府教育资源整合而产生的。整合了泉州七中与原泉州四中的师资。凭借优异的教学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七中金山校区迅速崛起。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新华南路36-18号
江南校区
泉州七中江南校区总投资约3.5亿元,总占地面积116亩,总建筑面积为103571平方米,共建11栋主体建筑,包括:1栋6层图书馆、4栋6层教学楼、1栋7层实验楼、1栋11层行政楼、1栋6层艺术馆、3栋12层宿舍楼,其中地下室总面积为13953平方米。
泉州七中江南校区是市、区两级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位于江南新区金龙街道高山社区西侧至池峰路段。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建成后可开设76个教学班,容纳学生约3800人。
江南校区于2021年秋季投入使用。
对外交流
2011年,学校被省教育厅定为“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学校之一”,规定“泉州七中的任务为深化课程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发挥校本课程功能,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办好留学预科班,办好外国留学生班,积极派驻教师到国外开展汉语国际推广教学,开设孔子课堂”(《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进入二十一世纪,泉州七中制定了“全省著名、全国闻名、世界知名”的发展目标,并逐步实现。七中坚持素质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并前瞻性地积极探索教育发展与国际的合作交流,于2002年在全省率先与加拿大合作办学创立“中加班”,自2002年开办以来,已向国外著名大学输送了几百名学生。2004年七中成立国际交流中心,2006年七中又被确定为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校”,2006年被确定为“中美教育合作交流校”。这次被省教育厅定为“教育改革试点校”,是对该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厚基础的肯定,也为该校推进互派留学,进一步实现“三名”目标增添了强大动力。
汉语国际推广
2006年,该校被国家汉办确定为“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校”,是我省六所中小学基地校之一。在过去的五年中,该校积极开展外派汉语教师、建立海外孔子课堂、组织汉语夏令营、培训对外汉语教师等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学校有十几位老师参加了省级、国家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具备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2009年,该校刘燕燕老师赴德国多特蒙德GSG中学教授汉语和推广中华文化,这是全德国最优秀的十五所中学之一;2010年,该校又派出叶文静、黄丹丹老师赴日本京都两洋高等学校担任汉语教师,承担传播中华文化的任务,并获得喜人的成绩,她们共同辅导的学生获“汉语桥”日本关西区第一名并到中国参加总决赛。2010年,我们开始接受外国学生到该校接受汉语培训和学习,已有美国、土耳其、菲律宾、马来西亚学生到该校参加汉语学习。2011年,德国、日本等国的学生将到该校参加汉语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系列活动。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天才夏令营”
2010年,该校与世界排名前30位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建立合作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该校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大卫多次到该校考察学生和办学成绩,最后决定吸纳该校加入其为吸引中国最优秀人才而特地设计的“天才夏令营”活动。“天才夏令营”的目的是让优秀的高中生了解人类活动和地球复杂的外界系统之间的变换关系,通过活动把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解决,并通过这类研究活动全面了解和考察学生,从中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素质和才能,从而找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渴望的人才。
中加合作高中课程班项目
该校于2002年在福建省率先引进加拿大ESL课程项目,学生通过三年的高中学习完成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所要求的语言及学科学习的任务,可以顺利进入加拿大、美国等英语国家著名大学;通过该课程项目学生可以在国内享受到加拿大高中课程并节约语言学习和预科学习的时间。过去的十年,该项目已有百名学生顺利进入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著名大学。
中美高中“姐妹校”交流活动
2010年该校在美中友好协会的支持下,与美国纽约托特维尔高中、纽约STAR大学先修高中结成“姐妹校”,双方学校将在学生与教师交流、互访、教师培训、电脑机器人等方面展开合作交流。
泉州七中—德国奥博豪森市国际青少年学生夏令营
2010年,该校12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德国奥博豪森市国际青少年学生夏令营,该校师生在德国与来自12个国家400多名青少年学生共同参加了各项活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该校将与德国奥博豪森市轮流举办青少年夏令营,2011年德国的学生将到该校参加以汉语学习为中心的夏令营,他们将居住在中国家庭,与中国的同龄学生一起学习、活动、体验中华文化、了解中国。今后,该校将与德国奥博豪森市开展定期的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活动。
清华大学海外励志修学营
2006年该校成为清华大学基地校以来,该校与清华大学开展了许多活动,每年组织该校学生访问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睹名校风采,亲身感受美国名校氛围,在地道的英语环境中提高英语,体验异国校园生活,结交全世界的朋友,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眼光。
美国高中交换生项目
2010年该校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留学预科学院合作开展高中交换生项目;通过该项目学生可以进入免费的美国公立高中,寄宿在美国家庭进行为期一年的高中学习,为立志到美国读大学的学生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为将来进入世界顶尖名校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可以彻底告别哑巴英语、学会独立学习和研究、提升各种能力、开阔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增强学生的信心。2011年,该校共有5位学生经过考试选拔参与这个项目。
英国牛津历史、文化夏令营
从2011年开始,该校与英国的高中、大学开展相互访问、学习活动。该校学生将在暑假到牛津大学参加为期三周的英语学习、了解英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夏令营;他们将住在英国当地家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一道在牛津大学学习和交流,感受世界最著名高校的风采,为自己的人生奋斗吸收丰富的营养和动力。英国学生也将在晚些时候到该校参加汉语学习和体验中国文化的系列活动。
学校领导
党总支书记、校长:吴鹏飞
副校长:陈进火
副校长:张然
副校长:吴宝树
党总支副书记:黄颖
副校长:谢仰进
副校长:刘永斌
副校级督学:林梅青
副校级督学:施白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1 04:1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