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广播电视台
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领导的正处级事业单位
泉州市广播电视台(外文名:QUANZHOU TV,英文缩写:QZTV),是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领导的正处级事业单位。2012年8月16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原泉州市广播电视中心、泉州人民广播电台、泉州电视台合并组建,拥有4个广播频率、4个电视频道、泉视界网站、无线泉州APP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多年来,泉州市广播电视台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深度融合促进转型,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以移动优先一体发展,以平台与网络并用、内容与服务并重推进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广播电视主流媒体。
发展历程
初创期
1952年,泉州人民广播站成立。
1987年12月19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设立泉州电视台。
1988年2月16日,泉州电视台开始试播。9月1日正式开播,播出的节目主要是《泉州新闻》和电视剧。
1994年12月28日,泉州有线电视台正式成立开播。
1995年4月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成立泉州人民广播电台。
1997年12月28日,泉州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1997年11月,中国共产党泉州市委员会、泉州市人民政府撤销原鲤城区广播电视局、鲤城人民广播电台、鲤城有线电视台,成立“泉州广播电视二台”。
发展期
2002年1月, 泉州有线电视台和泉州广播电视二台电视节目制作部门并入泉州电视台,泉州广播电视二台广播节目制作部门并入泉州人民广播电台。
2003年7月,泉州人民广播电台FM92.3经济生活广播成立。
2005年9月29日,泉州人民广播电台FM105.9刺桐之声广播正式开播,以闽台通用的闽南语为节目主体语言。突出地域特色,传承闽南文化,传递乡音乡情。
2007年5月20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正式开播。频道以“传承闽南文化,服务两岸乡亲”为宗旨,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全部采用闽南方言播出的综合频道,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载体。至此,泉州广播电视形成了4个广播频率、4个电视频道的新格局。
转型期
2012年7月,中国共产党泉州市委员会、泉州市人民政府撤销泉州市广播电视中心,整合泉州人民广播电台、泉州电视台,成立泉州市广播电视台。
2016年12月,“无线泉州”APP移动客户端上线。集本地视听直播、新闻资讯、社交互动、便民服务及电子商城等数十种功能为一体,成为泉州市新媒体时代的新锐势力。
2022年,“无线泉州”APP总用户数超100万。
文化特色
形象标志
泉州市广播电视台台标采用简单流畅的椭圆形轮廓,中间一条飘带穿过,形成英文Q的形象,代表泉州。飘带恰似一条纽带,既象征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也代表着媒体的特定内涵,意味着泉州市广播电视台是让世界了解泉州、让泉州走向世界的纽带。
刺桐范儿
以泉州世遗之城为内容的“刺桐范儿”融媒体项目,从线上短视频延伸至线下文创产品,成为泉州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时代的新IP。
分支机构
事业板块
产业板块
产业板块包括泉视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泉州市广播影视报有限责任公司、泉州广电信息有限公司3个全资企业,泉州环湾文化体育投资有限公司、福建省蓝深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个参股企业。
下属频道
电视频道
广播频率
下属媒体
现任领导
杨旭东
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泉州市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
高栋梁
泉州市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机关党委书记
赖礼建
泉州市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
苏兴秋
泉州市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
所获荣誉
传播影响
泉州市广播电视台已构建起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移动客户端、户外大屏等多媒体联动的现代立体传播体系。拥有高清移动新闻网、高清全媒体新闻演播室、4K高清全媒体卫星转播车、融媒体高清播控中心等,可承担各种环境和超远距离现场直播。2016年,央视在泉州市设立春晚东部分会场。泉州市广播电视台作为唯一的地市级台,与央视春晚导演组对接,获得圆满的成功。参与承办历年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海丝国际艺术节、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首届中国电影编剧周、海丝泉州文学周、泉州市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等,均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对外传播方面,泉州市广播电视台每年有50多个专题在美国斯科拉电视台播出,1000多期闽南语节目通过魅力中国网络电视台在境外落地播出。创办菲律宾·中国福建(泉州)电视周,已成功运行14年,累计展播优秀节目500多小时,被誉为“小台办外交”。参与建设全国首个“海丝”特色国际传播中心——QICC,与央视CGTN财经频道组建“刺桐译栈”联合报道组,制作300多部外语精品视频节目,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放,擦亮“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城市品牌。2023年,泉州市广播电视台被列入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基地项目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8 09:37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