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位于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地处石门山西麓源头村东,北倚少山,前临源头河,始建于
北魏时期(386年—534年),因纪念创建该寺的第一方丈法海大师而得名,现存建筑均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重修后的规模、格局;为中国佛教临济宗寺院,是崂山地区最早的僧寺之一。
历史沿革
北魏时期(386年—534年),法海寺始建。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整修法海寺。
元延祐二年(1315年),整修法海寺,“首创法堂五间,前后六楹七柱,即塑禅迦五土,兼饰观音一堂。另创建云堂、耳室、僧僚四十间,为当代之宏观”。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整修法海寺,建八蜡殿,塑三皇五帝;娘娘殿塑三肖女;后殿塑释迦牟尼。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重修法海寺
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拨款维修法海寺。
文革时期,法海寺内神像、供器、文物、经卷、碑亭等全被捣毁焚烧,房屋改为小学和幼儿园。
1980年春,法海寺前出土一批残缺不全的石造象。
20世纪90年代,青岛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殿堂,恢复寺貌。
1994年,法海寺被划入青岛市城阳区境内。
建筑格局
法海寺分前后两院,前院建正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及佛教文化艺术展室;大雄宝殿两侧各有一棵树龄约1500余年的银杏树;后院建三圣殿、东西配殿及相配套的服务设施,东跨院内一株相传于明万历年间寺内僧人栽的柿子树,寓意“万事如意”;前院的东西两侧建有展室,重点介绍了佛教由印度起源后,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并实现本土化的过程;总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
主要建筑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法海寺正殿,建于前院,系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堂建在高1米的夯土台上,殿高6米,重梁起架,前出檐,朱漆4柱,雀替撑顶,柱座花岗岩,鼓形。黄绿色琉璃砖雕甍,高40厘米,镂空云龙,两端饰“螭吻”,檐角装饰“嘲风”,顶披黄绿色琉璃瓦,殿内朱漆梁架,楹描金龙。
文物遗存
法海寺内有元泰定三年(1326年)龟负重修碑及清康熙五十二年(1773年)重修碑各1通,筑碑亭护之,藏有明刊本《大藏经》30卷;寺西有元代
泰定年间筑圆通寿塔,明代
永乐年间筑广进、玉住寿塔。
法海寺前出土有一批残缺不全的石造象,头、肢体共120余件,残象大者约1.4米,小者约20厘米。石造象埋于1.5米深的地下,发现时,均为项东、胸南向,有顺序地排列,似是有计划地埋于地下。出土的石造象经整理对接,无一完整。石造象的服饰、发髻、面容等造型各异:脸有方、圆;表情有微笑、闭目;有戴花冠,梳高肉髻,宝僧束发;有披通肩式袈裟,有着方领褒衣博带式大衣,下着长裙,裙带作小结;有端坐于莲瓣方座上的,有双足跣立在束腰圆形莲座上,均作“施无畏”与“愿印”状。石造象比例匀称,造型优美,有一佛象的长方形底座上镌有题铭:“大齐武平二年岁次辛卯”,是知此批石佛象当作于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二年(571年)。
历史文化
法海寺为佛教临济派,收徒、挂单,寺僧坐禅,早晚诵经伴有木鱼、吊钟、磬等乐器;古历初一十五祈祷,诵香赞。村民办丧事,只要送庙上香火钱,寺僧不去民家只在寺内替村民诵经祈祷。逢天旱或久雨不晴,乡民多来寺内“祈雨”“祈晴”。寺僧不出庙,做善事不收钱。
保护措施
1982年,法海寺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2月,法海寺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法海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源头社区26号。
交通线路
乘坐青岛城阳公交111路、109路、371路、909路至法海寺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