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年间,修筑的柳条边(新边)最北头的一个边门,位于我县法特乡政府所在地,这个边门叫法特哈边门(又名巴延鄂佛罗边门)。是清代柳条边墙的一个门,它是边墙终点的一个门,满语叫“巴颜额佛罗边门”。全镇三个大庙,一是永宁寺,二是武圣宫,三是马神庙,一道教、一佛寺,一神庙。镇中心有一条河,水入镇中,还建了一座大石桥,每一、三、五日在桥的附近以及桥上为集市,农民来卖杂物,把农民货物集中在此。粮米市、鱼市、菜市,应有尽有,非常热闹。这是一般北方的大镇子的状况。
历史由来
柳条边是在清朝统一了广大东北地区,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了以满族贵族为首的,中央政权之后开始建筑的。建筑的方法是用土堆成宽、高各三尺的土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条三株,每株间再用绳连结横条柳枝;土堤的外侧,挖掘深八尺、底宽五尺、上口宽八尺的边壕,以禁行人越渡。
主要作用
一、清统治者在入关前,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根据地是辽东地区,在满族统治者看来,辽河流域和吉林部分地区是他们“祖宗肇迹兴王之所”,是“龙兴重地”便 把这一地区划分特殊地带,严禁其他各族尤其是汉族入内,以防损害所谓“龙脉”。
二、辽河流域和吉林部分地区,都是满族聚居的地方,清朝统治者为了保持满族之战斗力,防止满族汉化,从清太宗时起,就以金人被汉族同化为戒,而继续采取封禁的措施。
三、辽河流域大部是农耕地区,也是旗人(满、蒙、汉军旗人)集居的地方,清统治者为了缓和满族内部的阶级矛盾,保持经常征用的八旗武装力量,曾制定了优待旗人的政策,所以从清初开始,就反辽河流域的大部肥沃土地,分给八旗官兵其家丁,这些旗田者划在柳条边之内,严禁八旗以外的汉人或其他民族的成员,迁入柳条边内垦耕、种植和放牧。
法特哈门布置
柳条边有“老边”,“新边”,早建的叫“老边”,后建的叫“新边”。老边是辽河流域的柳条边,始建于崇德三年(公元一六三八年),建成于顺治年间,全长一千九百余里,沿柳条边的走向,边上共设边门十六个。“新边”是吉林部分的柳条边,南自开原之威远堡,北到今吉林市北法特东壳子山止,全长六百九十多里,始建于康熙九年(公元一六七0年),建成于康熙二十年(公元一六八一年),在这段柳条边上共设四个边门:
1、布尔图库边门(位于今四平市东南)-----南至威远堡边门一百多里;
2、克尔素边六(位于今怀德县南稍西)-----南至布尔图库边门一百多里,此门设于狭隘之山间,仅可通过一辆大车之宽,为通往吉林、伊通县必由之路;
3、伊通边门(位于今长春市南四十里伊通河西岸)-----南至克尔素边门一百多里;
4、法特哈边门(位于
舒兰县城西北)-----南至伊通河边门三百余里,是伯都讷(今扶余)、黑龙江往来孔道,当时还是北通卜奎(今齐齐哈尔)、南通奉天(今沈阳)的唯一大道。
我县法特乡之名即来源于此柳条边门之名。“法特哈”是满语,即蹄的意思,是山名,山在法特江西,形状如蹄,故此边门以山得名。法特哈原是驿站名,设门后改为边门名。后来,按边门外黄山嘴子,又改名为巴延鄂佛罗门,“巴延鄂佛罗”是满语,“巴延”是富的意思,“鄂佛罗”是山嘴,是说山嘴林木茂盛,也是以山得名,但未被后人习用。自康熙初期、此处逐渐形成屯落,相传至今,人们逐渐简称为“法特”,现属法特乡政府所在地。
那时,各边门都设有门楼,门楼上中央悬挂本边门名称的匾额,门楼中间是过道门洞,两边有耳房,一边是囚室,另一边住巡差,门楼内是边门防御衙门,掌管边门的启闭,检查行人出入。过往行人都得从洞走,否则就犯“爬边越口”的罪,要受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