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隶属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术队伍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力量雄厚,可保持持续发展,不断创新。另外,实验室将依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的要求,聘任专职管理人员和实验室技术人员。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并实行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和课题组组长三级管理模式。
科研团队
张平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周正教授担任实验室副主任,陶小峰副教授担任实验室专职副主任。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邬贺铨院士担任,王文博教授任副主任。目前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64人,其中院士2名、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1人),副教授28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位人员占90%,硕士学位人员占10%。
本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64人,其中院士2名、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1人),副教授28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位人员占90%,硕士学位人员占10%。学术队伍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力量雄厚,可保持持续发展,不断创新。另外,实验室将依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的要求,聘任专职管理人员和实验室技术人员。
研究方向
移动通信系统: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结构、高速全IP数据空中接口技术、复杂无线通信环境下空时信息处理与编码、多载波传输技术、多维发送接收技术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及MIMO技术等研究;建立面向B3G无线移动通信的演示系统。
短距离无线通信: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应用研究,包括蓝牙(Bluetooth)、超宽带(UWB) 、Zigbee 和RFID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低功耗、低成本和小体积的终端/设备设计等;无线个域网络安全性;兼容性研究。
微波通信与电磁兼容
高效共面天线设计理论研究;高频信道传输模型研究;数字中频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零中频系统构架和关键技术研究;高线性、高动态范围发送接收系统设计理论研究;射频集成电路(RFIC)和模拟集成电路专用电路设计理论研究;电磁环境与电磁干扰性评估;电磁场与电磁干扰测量及标准分析;电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研究;不同业务系统间电磁兼容分析。
移动无线通信新型业务与体系结构:未来移动业务平台、面向始终最佳体验的环境感知以及上下文感知、异构网络协同工作方式、端到端可重构系统、可控可管的协同资源分配、异构通信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科研项目
近五年完成或在研的主要科研项目约108项,其中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国家863项目17项,项目经费总计约为5809.66万元。
科技奖励
近年来,北京邮电大学在移动通信、短距离无线通信、微波通信与电磁兼容及移动无线通信新体系结构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对其各个层面进行了持续、深入的重点钻研,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五年来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次,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和三等奖1次,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和二等奖1次、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次。
标准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近年来积极地参与无线通信领域的国际/国内的标准化工作,现已经向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独立起草并提交提案20篇,其中接受4篇,联合起草提案9篇,其中接受2篇。向CCSA提交6份文稿,其中4份被接受。北京邮电大学与意大利Create-net 研究中心等向标准化组织提交了关于IEEE 802.15.4a的中欧联合提案,最后联合提案的核心内容被标准采纳。
知识创新
发表论文700余篇,25本学术专著/译著。其中SCI检索14篇,EI检索300余篇,ISTP检索200余篇。在知识创新方面,实验室获得了75项发明专利,并有11项发明专利已经授权。
人才培养
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时,实验室还培养和造就一批掌握先进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经验、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力量雄厚,可保持持续发展,不断创新。实验室已形成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充满朝气和创新活力的教学与科研队伍。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正在成长,近三年来由青年教师牵头申请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一项重大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含一项重大项目),他们中间多人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一人成为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一人担任中国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B3G-未来移动通信计划TDD特别工作组组长。
成果转化
实验室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一大批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进行产业化,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TD-SCDMA终端测试仪是“全球第一台能在呼叫模式下完成终端测试的TD-SCDMA终端测试仪表,填补了产业链空白”,专家认定该成果“属于国际首创”。
学术交流
实验室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和主持国际会议十余次,与国外同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实验室在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标准研究,关键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比较好的积累。提出了具有创新的系列化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了若干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丰富和完善了相关的理论,掌握了成套的关键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