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丛枝病
植物病害
泡桐丛枝病是由植原体引起的、发生在泡桐的病害。该病是全株传染病害,在枝、干、花、根部都可表现出病状,常见有两种类型:一是丛枝型,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抽出很多小枝,冬季小枝不脱落,呈扫帚状,发病当年或1—2年小枝死亡;二是花变枝叶型,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芽继续抽生形成丛枝。
病原特征
病原为植原体(Phytoplasma sp.),原称类菌原体(mycoplasma like organism,简称MLO),为单细胞原核生物,无细胞壁,由生物膜包围,属于真细菌界、硬壁菌门、柔膜菌纲。有研究证明,引起泡桐丛枝病的植原体属于16SrI组(aster yellows group,翠菊黄化组)D亚组。
为害症状
泡桐丛枝病是全株传染病害,在枝、干、花、根部都可表现出病状。幼树和大树发病,多从个别枝条开始,枝条上的腋芽和不定芽萌发出不正常的细弱小枝,小枝上的叶片小而黄,叶序紊乱,病小枝又抽出不正常的细弱小枝,表现为局部枝叶密集成丛。有些病树多年只在一边枝条发病,没有扩展,仅由于病情发展使枝条枯死。有的树随着病害逐年发展,丛枝现象越来越多,最后全株都呈丛枝状而枯死。病树根部须根明显减少,并有变色现象。一年生苗木发病,表现为全株叶片皱缩,边缘下卷,叶色发黄,叶腋处丛生小枝,发病苗木当年即枯死。
分布范围
泡桐丛枝病在中国分布广泛,发病以泡桐主要产地的河南、山东、河北南部、安徽北部、陕西南部等地为严重;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各省栽植泡桐的局部地区发病也很严重。
侵染循环
该病病原体可在泡桐病根、病枝韧皮部内潜伏越冬。病原体类型为类菌质体,可以在泡桐树之间传播,主要的传播途径分为带病的种根育苗以及昆虫(茶翅蝽、烟草盲蝽、中国拟菱纹叶蝉)取食传播,其中病原体主要依附于沙枣木虱和小板网蝽等昆虫的身上进行传播。病原体在泡桐躯干上附着后往往会有一段潜伏的时期,通常为两个月到十八个月之间,并且随着季节的更替,比如秋季到冬季再到春季,病原菌也会随着树液向泡桐根部移动在回流到躯干上,从而保证自身在冬季的生存。
流行规律
连作育苗和重茬栽植发病率较高,轮作育苗和换茬栽植发病率较低。一年生苗木发病多在4、5月份;平茬苗木和新栽幼树发病多在发芽期;多年生大树发病多在6、7月份。
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治理措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09:33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为害症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