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拼音:bō)是汉语一级通用
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在已有古文字材料中最早见于战国文字,也见于《诗经》等战国前等著作。“波”本义指江、河、湖、海等因震荡而引起的起伏不定的水面,引申为动词,指波浪起伏,又指牵涉到。近代作为物理学名词,指一种能量传递的方式。
文字源流
“波”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水”作形符,表示这个字的本义与水有关;右边的“皮”作声符,表示读音与此相近。“皮”字古音並母歌部,“波”,古音帮母歌部,为旁纽双声叠韵字。
也有人认为,波是会意字,皮表示水体起伏的表层,北宋的王安石就主此说。王安石曾在晚年写作《字说》一书,对很多汉字的构造进行解释,但他主要是从会意造字的角度去解字,因此常常作随意的发挥。苏轼不赞成王安石的这种做法,据说他曾问王安石:波字的构造当如何解释?王安石回答:“波者,水之皮也。”即波字的构造是表示波是水的表皮。这种解释,表面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且横生妙趣。但苏轼接着反问:那么,“滑”字是不是表示“水之骨”呢?王安石无言以对。形声字,声中往往有义,但不能一概而论,过分地用会意的方法来解汉字,苏轼以“滑”字设难,正是针对王安石的这种倾向的。
波是水的一种现象,是水纹起伏的形状。水面上之所以会产生波浪,是因为外力尤其是风的作用,即所谓“无风不起浪”。引申之,凡振动在物体中的传播都可叫波,如声波、电波、电磁波、超声波等等,由此而有波长、波谷、波峰、波段、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等物理学名词。
水波一起一伏,不断向周围推进扩散,因此,波又可用来比喻事情发生突然的变化,如人们常用“风波”来指称那些突然产生又很快平息的事件,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来比喻不好的事情接连不断地发生。
波是起伏动荡的,古人借秋水来形容眼神,成语有“望穿秋水”,借波形容流转的目光,如傅毅《舞赋》:“眉连娟而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又《宋玉赋》:“若流波之将澜”。今成语有“暗送秋波”。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博禾切(bō)
水涌流也。从水皮聲。
说文解字注
“水涌流也”注:《左傳》:“其波及晉國者”。《莊子》:“夫孰能不波”。皆引伸之義也。又假借爲陂字,見《漢書》。
“从水,皮聲”注:博禾切,十七部。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波;部外笔画:5
(bō)《唐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禾切,並音皤。《说文》:水涌流也。《爾雅·釋水》:大波爲瀾,小波爲淪,直波爲徑。
又水名。《水經注》:波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
又澤名。《書·禹貢》:滎波既豬。《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其浸波溠。註:波讀爲播。
又洛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洛出爲波。
又潤也。《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曰: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
又摇動也。《莊子·外物篇》: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其孰能不波。
又目光曰波。曹植《洛神賦》:托微波以通辭。
又金波,月光也。《前漢·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
又沸波,鳥名。《禽經》:王睢,魚鷹也。詩謂之睢鳩,淮南子謂之沸波。
又偃波,書名。《歐陽詢·書法》:偃波書,即版書,狀如連文,謂之偃波。
又流波,山名。在東海中。見《山海經》。
又長年之稱。范成大《吳船録》:蜀中稱尊者爲波,祖及外祖皆曰波。
又李翊《俗呼小録》:跑謂之波,立謂之站。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河內有波縣。
又郡名。《廣輿記》:寧波府,屬浙江。本越甬東地,隋曰越州,唐曰明州,明曰寧波府。
又《集韻》班麋切。《正韻》逋眉切,並音羆。與陂同。阪也。一曰澤障也。《前漢·江都易王傳》:後游雷波天大風。註:波讀爲陂。
(bì)又《集韻》《韻會》並彼義切,音賁。循行水也。《前漢·西域傳》:傍南山,北波河。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氵”窄“皮”宽,顶部“氵”低,底部“皮”低。“氵”,第二点偏左,在横中线。“皮”,第二笔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撇向“氵”下侧;竖笔在竖中线右侧,起笔较高;“又”,㇇(横撇)的横段在横中线下侧,撇尖过竖中线;捺的捺脚超出上部。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