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螺油子
青岛市市北区与市南区交接线区域
波螺油子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市南区交界线上的胶东路,这条由马牙石铺就的呈扭曲转盘形状的路,宽约 5米,形成于青岛开埠初期,当时属即墨仁化乡辖地。大约1924年,波螺油子铺上马牙石,从此进入青岛百年老路行列,并在扭曲间将胶州路、热河路、无棣一路至四路等几条路连接了起来。它的名字叫“波螺油子”,“波螺”即海螺,其内部绕轴呈盘旋状,这条道路与其颇有几分神似。“油子”,青岛人一般指在世事间磨砺得十分油滑的人,当然,这条老路也被无数行人磨砺成了“油子”。
历史文化
青岛城市的历史尽管只有100多年,但每一天都有新的事物诞生,每一年都有老的东西消失。城区、街道、建筑,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新与老的元素,就这样奇妙地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亦老亦新的城市。老的东西,消逝的事物,令人怀念,进入了记忆和历史,而城市的脚步真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由是,我们关注亦老亦新的岛城。——编者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修筑了几十条马路,其中在热河路与莱芜一路之间的是一条自南而北的喇叭口大沟,即波螺油子的雏形,但也仅是胶东路连接热河路的一条羊肠小道而已。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这条喇叭口大沟依然存在,1922年王正廷、熊炳琦代表政府收回青岛主权以后,沿地势修建了苏州路、莱芜一路莱芜二路等数条马路。
我小时候见到的波螺油子,已经成了“油子”老路:地面马牙石被无数行进的鞋底磨得滑溜。据老人讲,波螺油子最初是叫“波螺扭子”,从这个词组中更容易看到它的地貌特征。但“扭子”与“油子”相比之下,还是“油子”更符合寻常口语,所以“波螺油子”以一个地理名词,彰显城市一种城市文化符号。
从低处的胶东路往西,过了三角地小花园以后,就到了波螺油子,此段地势渐高,直至一处十米左右的峭壁挡住去路,向右拐,然后左拐,在不断盘旋过程中到达热河路与江苏路分界线,在这个不断盘旋过程中,就把峭壁的高度消灭掉了。波螺油子内侧依势建有老房子,其旋转到了下半部分,两侧皆有老房子,将马牙石路镶嵌其中。波螺油子没有老房子的另一侧,则是由石柱与铁管组成防护体系。白天行色匆匆,很少有人注意波螺油子的景致,但到了夜晚,从这个波螺油子顶端的“豁口”望去,“对岸”呈梯状向上攀升的灯火与星星一同闪烁,恍如天上人间。
波螺油子从诞生之时起,就有做小买卖的,到了上世纪 70年代末,路两侧干脆都开了小店,卖杂品和水果,波螺油子两端被夹,成了一条“袖珍路”(蜿蜒部分更显蜿蜒,因为马牙石被磨光滑,雨雪天更加难行),在波螺油子旋转最急遽的“轴”部分,也开了水果、干货店。再往下,有一家书店,我从这家书店知道原来书也可以打折的。书店往下,有家小饭店,里面卖的是“羊肉炮”(可能是“羊肉泡馍”的误写),波螺油子再往下,则是一处马路市场,这里最吸引人的则是层层叠叠的旧书。“波螺油子”还曾以卖盗版光碟闻名。
青岛东西快速路第一期工程是从 2001年开始动工的。“波螺油子”所代表的蜿蜒曲折,要给速度来让路了,这是一个时代命题。笔者在波螺油子消失以后,跟踪拍摄了在波螺油子施工初期的高架桥水泥支架架设、桥台混凝土浇注等过程,目睹了波螺油子与高架桥的交替。东西快速路取代了波螺油子,城市真正步入“后波螺油子”时代,即从蜿蜒中艰难挪步嬗变为“腾飞”的时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5 08:02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