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液透镜(Tear lens),是角膜接触镜镜片后表面与角膜前表面之间泪液构成的液体透镜。
定义
泪液透镜(Tear lens)又叫泪液镜,它对软性角膜接触镜验配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散光眼患者)。如果验配人员忽视泪液镜的影响力,验配失败后,又盲目地对配镜度数进行增减,从而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视力及视觉感受。
基础理论
角膜接触镜又称为
隐形眼镜,角膜在配戴了隐形眼镜以后,改变了原有的光学系统,由隐形眼镜、镜片下的泪液和角膜组成了新的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具有5个光学界面和4种不同折射率的屈光介质。
光学界面包括:镜片前后曲面、泪液前后表面和角膜前表面。
屈光介质:空气(折射率为1.00) 、隐形眼镜(折射率为1.37—1.45) 、泪液(折射率为1.336) 、角膜(折射率为1.376)。
我们把隐形眼镜的后表面与角膜的前表面之间的泪液构成的液态透镜称为泪液透镜。
根据泪液透镜的形态,可做以下区分:
⑴如果镜片后表面中央曲率(基弧)与角膜前表面中央曲率相匹配,泪液透镜为平光镜。
⑵如果镜片基弧较角膜前表面中央曲率平坦,则泪液透镜为凹透镜。
⑶如果镜片基弧较角膜前表面中央曲率陡峭,则泪液透镜为凸透镜。
⑷球面隐形眼镜的内曲面光学区为球面形,角膜性散光眼的角膜表面为复曲面形,若镜片成形性较好,则镜片的内曲面与角膜曲率较平的表面附着较紧,与角膜曲率较陡的表面附着较松,其间填入泪液,泪液受镜片的内曲面和角膜前表面的塑形,呈类似柱镜的透镜,则泪液透镜为圆柱透镜。
眼的散光称为屈光性散光,屈光性散光可分为角膜性散光和非角膜性散光(主要为晶状体散光所致)。隐形眼镜与角膜形成的泪液透镜当然是对角膜性散光起矫正作用。
以泪液透镜矫正角膜性散光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镜片的弹性模量来决定的。实际应用中可知
硬性角膜接触镜(RGP)优于软镜,厚的软镜优于薄的软镜,低含水的软镜优于高含水的软镜,切削工艺的软镜优于铸模或旋转工艺的软镜。本文研究的就是切削工艺制作的低含水量厚球面软性角膜接触镜对散光眼的矫正特点。
临床意义
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散光眼:
⑴球面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散光眼应综合考虑泪液透镜与等效球面光度。
在为散光眼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时,我们往往会运用到两种方法。
A.利用泪液透镜矫正
教科书指出:若角膜性散光小于或等于0.75D,球镜度∶柱镜度大于或等于3∶1,可用普通球面隐形眼镜形成的泪液透镜来矫正;若角膜性散光大于或等于1.00D,球镜度∶柱镜度大于或等于4∶1,可用普通球面隐形眼镜形成的泪液透镜来矫正;若角膜性散光大于1.75D,则无望利用普通球面隐形眼镜来矫正。
B.等效球面光度矫正
此法是将柱镜屈光度减半后,加入球镜屈光度,作为隐形眼镜配镜度数。
即:D = Ds + 1/2 Dc
例:验光处方为-4.00Ds/-1.00Dc×180
则D = -4.00 + 1/2 (-1.00) = -4.50 隐形眼镜处方为-4.50Ds。
因其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故被众多验光人员所接受并运用到隐形眼镜的验配工作中。
本人在实际工作中采用某品牌的切削、低含水量、厚球面软性角膜接触镜为患者试戴,发现:
A.角膜性散光和球柱镜度比例均满足要求时,仍然会出现剩余散光未被矫正的情况。在所研究的25只患眼中,验光处方:球镜度为-4.00Ds~-8.25Ds,角膜散光为-1.00Dc~-1.50Dc。角膜性散光未超过1.75D,且球柱镜度比为4∶1或大于4∶1。经片上验光,病例中有11只患眼仍然出现了-0.50Dc~-0.75Dc不等的残余散光未被矫正,占总样本数量的44%。
B. 尽管等效球面光度法是让视网膜前后分别形成两个大小接近的最小弥散圈,从而达到视力良好的目的。然而,泪液透镜在矫正过程中矫正一部分角膜散光后,反而扰乱了两个最小弥散圈的形成,故导致患者出现视远不清,视近疲劳的症状。本人曾遇到数位类似患者。
如:某患者,女,38岁,验光处方为:
R:-6.50Ds→1.0
L:-5.50Ds/-1.25Dc×175→1.0
右眼配戴-6.00Ds隐形眼镜,矫正视力1.0,无异常情况。左眼按等效球面光度法配戴-5.75Ds的隐形眼镜,矫正视力仅为0.6,且阅读时间短,有视疲劳症状。通过片上验光得知:-5.75Ds的隐形眼镜已矫正其-1.25Dc散光中的-1.00Dc,从而形成近视过矫,造成+0.50Ds的远视。
根据以上验配经验,本人在验配-1.25Dc~-2.00Dc角膜性散光患者的时候,采用泪液透镜与等效球面光度法结合考虑的方法。
如患者验光处方为-6.50Ds/-1.50Dc×180。本人会考虑-1.50Dc散光可能会残留-0.50Dc未被泪液透镜矫正,这-0.50Dc运用等效球镜原理为-0.25Ds,球镜即为-6.75Ds,依据角膜顶点光度换算,隐形眼镜即配戴-6.25Ds。
按此法为患者选配切削工艺的低含水量厚镜片获得了良好矫正视力和视觉舒适感。
⑵订制散光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晶体散光,还需注意其角膜散光。
环曲面隐形眼镜可较好地矫正球面隐形眼镜无法矫正的散光眼。可分为前环曲面镜片、后环曲面镜片和双环曲面镜片。前环曲面镜片适用于非角膜性散光,通常即是晶体散光;后环曲面镜片适用于较高的角膜性散光;双环曲面镜片适用于角膜性散光与非角膜性散光同时并存的情况。
我们通常看到验光处方为晶体散光,就为患者订制适合矫正非角膜性散光的前环曲面镜片,而忽略了患者是否会存在角膜性散光。
例:某患者,验光处方:-2.00Ds/-1.50Dc×90,
角膜曲率计:43.50/180,44.50/90。现订制屈光度为-2.00Ds/-1.50Dc×90的前环曲面镜片。(主要目的是矫正-1.50D的晶体散光)。
事实上,患者角膜散光△K = 44.50D-43.50D =1.00D,即-1.00Dc×180 。之所以最后验光显现为-1.50Dc×90,是因为患者实际有-2.50Dc×90的高晶体散光,掩盖了较低的角膜散光,而显示为-1.50Dc×90。即-1.00Dc×180/-2.50Dc×90→-1.00Ds/-1.50Dc×90。实际上,患者的屈光状态应为-1.00Ds/-1.00Dc×180/-2.50Dc×90。由于晶体散光较高,联合-1.00D的角膜散光转化为-1.00D的球镜,从而形成-2.00Ds/-1.50Dc×90。
如此,不考虑角膜散光的存在,必将会导致如下变化:前环曲面镜片因其后表面仍为球面,将会与角膜形成泪液透镜,使-1.00D的角膜散光得以矫正,此时屈光度变为-1.00Ds/-2.50Dc×90,而镜片屈光度-2.00Ds/-1.50Dc×90会将眼睛矫正为+1.00Ds/-1.00Dc×90即+1.00Dc×180。这时戴镜者必须吃力地将最小弥散圈保持在视网膜上,特别在视近时,患者付出更大的调节力,极易出现视疲劳的症状。
此例合理的处理方案应考虑订制双环曲面镜片或订制屈光度为-1.00Ds/-2.50Dc×90的前环曲面镜片。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订制散光软性角膜接触镜时,应对患者的总体散光有一个充分的、全面的检查,力求患者视力的清晰、舒适。
小结
由于软性角膜接触镜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并且镜片的加工工艺、含水量、厚度、屈光度、直径、基弧等方面的细微变化均会影响到患者的配戴效果,这也就造成验配人员难以分析出具体的原因。
当然,我们作为专业的隐形眼镜验配人员不能对泪液透镜视而不见,同时也不能过分夸大软性角膜接触镜泪液透镜的作用。因为软性角膜接触镜毕竟不似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那样有良好的成形性。
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工作中,我们应理论联系实践,认真地对泪液透镜进行分析后,再为顾客选配基弧、直径、含水量、厚度、屈光度等各方面均适合的镜片,以保证每位顾客都将配戴隐形眼镜作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对于散光较大,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效果不理想的,可以考虑使用(RGP),因为它可以设计成为矫正散光的镜片,而很好地利用泪液镜矫正近视及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