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教育
泰国的教育
泰国教育,泰国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①1253~1868年,为佛教寺庙教育占绝对统治的时期。
发展历史
泰国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①1253~1868年,为佛教寺庙教育占绝对统治的时期。
②1868~1932年,为西方资产阶级教育传播时期。
③1932年~80年代初。1932年,泰国发生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36年,泰国修订了《全国教育规划》,开始实施7年免费义务教育,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有计划地发展教育,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1977~1981年,泰国实行第四个教育发展计划。每年新办100多所学校,使每县或每5个区各有1所中学。在高等教育中,开放大学发展很快。1980年,开放大学有学生18万名,居各高等院校学生数的首位。
1982年开始实行第六个教育发展五年计划(1982~1986),进一步解决教育数量与质量的矛盾,使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教育行政
根据1977年修订后公布的教育发展规划的精神,泰国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总方针在于发展现代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教育民众珍惜立宪民主原则,遵守宪法、政令、宗教传统和泰王旨意。
全国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有:
①全国教育委员会,主管教育规划、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价。
②教育部,主管全国教育发展、国际教育活动、文化事务与宗教团体教育机构。1964年以前,教育部只主管师范教育机构而不管大学。1965年初,初等教育机构由内政部及府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辖,教育部也不再管理。
③高等教育办公室,负责全国各类型的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就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权力划分看,现在实行地方分权制。教育行政部门调拨教育经费给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学校单位。大部分教育经费出自国家的预算开支。不论是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均得到政府的资助,但政府拨给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较多。
1980年,教育经费增加到23686100万铢,占国民总产值的3.5%。泰国教育行政区大体上分为:泰北教育地区,泰东北教育地区、泰中部教育地区、泰南部教育地区。由于各区域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区域之间的教育水平相差较大。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人口也比较集中,教育发达,适龄儿童入学率最高,它是泰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泰北区主要为山地,所以教育较落后。
学制
学前教育为3~6岁;义务教育为7~13岁;中学教育为14~19岁;大学教育为20~23岁;研究生院阶段为24~26岁。学前教育机构大多数由私人投资开办,政府只办少数示范性的学校。中学分初中、高中两段。在第六个教育发展五年计划期间,将增加正规初中130所、速成初中120所。高中包括普通高中及职业高中。在这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就学人数将从1982年的10505600人,增至1986年的11264600人(不包括开放大学生人数)。其中,高中人数将增加8.2%,即从1982年的2052200人增至1986年的2729500人,达到15~17岁年龄组人数的31%左右。高等学校人数将增长6%,即由1982年的262400人增至1986年的327100人(不包括开放大学生人数),占18~23年龄组人数的5%左右。非正规教育预计1986年将有1253000人,增长17%左右。
参考资料
泰国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5 15:51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