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景区(Mount Taishan),简称泰山景区,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景区面积148.97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被誉为“五岳独尊”,为五岳之首。泰山景区内除秀丽风景,还拥有岱庙、秦刻石等众多文物古迹、古树名木。
命名
关于泰山名称的含义,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的解释。一是古人认为“泰,大中之大”,泰山就是极高大之山的意思;二是“泰”是《周易》一卦名,因“天地交而万物通”,故有安宁、通畅的意思,有平安之山、通泰之山的意思。
历史沿革
形成过程
泰山作为地壳发展的产物,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古泰山形成、海陆演变,泰山形成等3个阶段。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它经受了泰山运动、加里东运动、华力西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等五次大地壳运动的强烈变革,经历了地壳发展历史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五个主要阶段的改造,泰山形成于一个中新生代的掀斜断块凸起,燕山运动奠定了山体的基础,喜马拉雅运动构造了山体的基本轮廓。
大约在新太古代初期,古老陆台裂开,形成巨大的凹陷带(海槽),沉积了巨厚的超基性一基性火山岩和杂砂质火山碎屑岩。在距今25亿年前后,鲁西地区发生过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泰山运动),先沉积的岩层褶皱隆起形成巨大的山系,古泰山就是这些山系的一部分,耸立在海平面之上,同时伴随着岩层的褶皱隆起,产生了一系列断裂以及大量中酸性岩浆的侵位和区域变质作用,从而逐渐形成了表壳变质岩系和分布广泛的闪长岩、花岗岩类的古老侵入杂岩体。
经过18~19亿年的长期风化剥蚀,山地地势渐趋平缓。古生代初期,华北广大地区大幅度下降,海水侵入,古泰山也随之沉没到海平面以下。在古泰山的“泰山杂岩”风化剥蚀面上,沉积了近2000米厚的海相地层,即寒武-奥陶系的石灰岩和页岩。中奥陶世末,在加里东运动影响下,鲁西和整个华北又缓慢地整体上升为陆地,缺失了晚奥陶世、志留纪、泥盆纪、早石世的沉积。至中石世初,发生过短暂的升降交替,鲁西处于时陆时海的环境,在中奥陶统的风化剥蚀面上,沉积了中、晚石世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而后鲁西又持续上升,进入大陆发展阶段。在此段时间,泰山地区的地势高差不大,为丘陵地形。
中生代晚期(距今1亿年左右),在燕山运动的影响下,泰山南麓产生了数条NEE向高角度正断层,其中最南面为泰前断裂。处于断裂北盘的古泰山,一方面不断掀斜抬升隆起,另一方面又遭受各种风化腐蚀,最后在山体的高处,把原来覆盖在古老泰山杂岩上的2000米厚的沉积盖层全部剥蚀掉,先前形成的“泰山杂岩”才又得以重新出露于地面,从而形成泰山的雏形。新生代期间(距今0.7~0.6亿年),在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下,泰山沿泰前断裂继续大幅度抬升,到新生代中期(距今0.3亿年左右),泰山的总体轮廓基本形成。经过后来的长期风化剥蚀,以及各种外力地质作用的改造,逐渐地形成泰山地面貌景观。
人类活动
泰山进入人类的视野较早,早在5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新泰人”便在泰山脚下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形成以泰山脚下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大汶口文化,在这种发达文化的背景下,泰山成为诸多族群所仰望的神山。夏商周三代,泰山祭祀成为信仰顶峰的代表。自秦始皇以来,先后有12位帝王到泰山封禅祭祀,形成了帝王文化。
夏朝时期,禹帝曾封泰山,商部落之相土建都于泰山下。商帝汤时期,商汤封泰山,禅云云。商帝武乙时期,泰山附近的东夷族势力日益强盛。周朝建立后,曾进行多次东征,攻打东夷,泰山附近为东夷人世代聚居区之一。周武王十二年,封周公旦于曲阜,泰山在鲁国封地内。春秋战国时,泰山作为“四岳”之一,由诸侯掌管。后来管理泰山的官员就成为了专门主祀泰山的专职官员。
秦时泰山属济北郡、齐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登基第三年(公元前219年)东巡登泰山封禅。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相继封禅泰山,并刻石纪功。汉代设泰山郡,管理泰山与政务,政教、礼仪、兵刑合一。汉代泰山郡守及都尉,多为名流学者、功臣大将。如汉宣帝时经学家严望,哀帝时经学家龚舍等。此外,还在泰山设岳令、庙令及岱岳镇使都虞侯联合管理泰山,直至宋开宝年间移县治于古岱岳镇后,始以县令兼管泰山。汉武帝时,济北王献泰山及其旁邑,其王成为天子祭泰山的祠官,汉武帝前后八次封禅泰山。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各大宗教竞相勃发、传布,佛教、道教进驻到泰山,促使泰山的原有信仰和新兴宗教相互融合,使其形成“宗教山”。晋朝义熙五年,宰相刘裕北伐南燕,攻克泰山,南燕灭亡后,泰山收复为晋朝领土。义熙年间,天竺高僧佛驮跋陀罗至泰山,在泰山的北麓修建了一座寺宇,名为佛驮跋陀罗寺,又名云禅寺。
隋唐宋金时期,中国文学艺术与学术发展的顶峰,在泰山文化上也有体现。以士为主体的文人群体竞相登上泰山,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华章。尤其在盛唐与金末,泰山文学创作迎来了两度高峰,名家佳作频出。唐代武德六年,割据泰山一带的徐圆朗被唐军所破,泰山从此开始被唐廷所控制。贞观年间,灵岩山巅开凿石窟,建造释迎像。显庆六年二月,唐高宗皇后武则天敕使道士东岳先生郭行真,在泰山建醮造像,并立双碑纪事,即为“鸳鸯碑”。乾封元年正月,唐高宗封泰山,禅社首山,在泰山设立《登封纪号文》等碑文。宋代,泰山书院与泰山学派出现,帝王与僧道虽仍在泰山活动频繁,但文化主流却已经悄然转入文人群体,这一时期的泰山可称为“文化山”。
元明清时期,泰山民间信仰兴起,随着碧元君信仰在全国的广泛传播,一时涌现出到泰山进香的高潮。使这一时期的帝王、文人在泰山的活动也受到民间习俗的影响。此外,金元至清,州府下设县,知州、知府、知县均把祭祀泰山和管理泰山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并又委派泰山守、泰山权守(临时代职)专管泰山。清室王朝或祈雪雨年丰,或禳灾异水旱及河决地震等,皆遣官或命巡抚、布政使、泰安知府、知州、知县行事祭祀。民国期间,泰安县设“政府保管委员会”“古物保管委员会”“泰山林场”等机构管辖泰山。
民国时期,1932年、1933年8月至1935年10月冯玉祥将军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两次隐居泰山,在此期间其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烈士,在泰山修建烈士祠和辛亥滦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山建立“泰山古物保管委员会”及“泰山林场”,1955年改称“泰安县文物保管所”“泰山整修委员会”,同时山东省政府成立了“泰山建设委员会”。1956年改为“山东省泰山管理处”,1958年更处为局,业务归济南市领导,并建立了“中共泰山工作委员会”。1961年公布为“泰安专署泰山管理局”。1968年7月,泰安地革委撤销泰山管理局,泰山由地区影展馆代管。1970年5月,成立泰山管理委员会。1976年4月,又恢复泰山管理局建制。1978年,国务院确定泰安(泰山)景区正式对外开放。1985年5月,泰安划为地级市后,在原有泰山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1996年4月,泰山管委与市旅游局合并,1998年12月,分出单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泰安市泰山景区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东西长约200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地处东经116°50'~117°12’之间,北纬36°11'~36°31’之间。景区面积148.97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城区北,位于东经117°6’,北纬36°16’,海拔1532.7米。景区入口位于泰山区红门路45号。
地形地貌
泰安市泰山景区总体地势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其中主峰玉皇顶,为山东省内第一高峰,海拔1532.7米,相对高度1391米,矗立于泰城北面。
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泰山的侵蚀切割作用强烈,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侵蚀地貌。由于泰山南坡年升量远比北坡大,南坡形成众多的深沟峡谷、悬崖峭壁。按形态和成因,可将泰山的区域地貌划分出侵蚀构造中山、侵蚀构造低山、溶蚀侵蚀构造低山、溶蚀侵蚀丘陵、侵蚀丘陵、山前冲洪积台地6种类型。
侵蚀构造中山地貌集中分布在泰山主峰玉皇顶周围,以及老平台、黄石崖、黄崖山一带,海拔800~1500米,峰高谷深,地形陡峻。侵蚀构造低山地貌分布在傲徕峰、中天门及尖顶山、歪头山、蒋山顶一带,侵蚀切割强度较主峰一带稍弱,但地形仍然陡峻。溶蚀侵蚀构造低山地貌多分布在泰山主峰东北的鸡冠山至青山一带,海拔一般为500~700米,相对高差在200米以上。侵蚀切割强度中等,山脉绵延,多为圆顶缓脊的山峦。
溶蚀侵蚀丘陵地貌大多分布在泰山北部边缘的石灰岩地区,海拔在300~500米之间,相对高差小于200米。地形低矮平缓,形成一种圆顶脊缓的“猪背山”。溶沟、溶洞等溶蚀地形比较多见。侵蚀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南低山的边缘,大河到虎山及黄前一带,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多为孤丘缓岭。山前冲洪积台地主要分布在山体外围的山麓地带,海拔在100米左右。此外,泰山的岩石地貌景观极为丰富,有侵入岩后经剥蚀形成的地貌景观,有经构造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还有由重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如拱北石、仙人桥等。
地质
泰山的形成历经了自太古代至新生代各个地质时代的演变过程,泰山运动形成了巨大的山系,燕山运动奠定了泰山的基础,喜马拉雅山运动形成了泰山的总体轮廓。泰山地区的寒武纪片麻岩群是华北台地的基底,地层剖面出露齐全,泰山杂岩有20亿年的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岩石之一,泰山西北麓张夏、崮山、炒米店一带为灰岩和砂页岩发育典型,泰山南部在太古界岩层上裂隙泉分布甚广,从岱顶至山麓。泰山北部,中上寒武系和奥陶系石炭岩岩层向北倾斜,地下水在地形受切割处出露成泉。
气候与水文
泰山处于暖温带气候区,由于受到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山顶与山脚下的气候相差甚大。山顶属半高山型湿润气候,没有明显的四季划分,只有冬半年和夏半年之分,年平均气温为5.3℃,气温平均递减率约0.88℃/100米。山脚下的泰安市区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泰山年平均降水量为1031.3毫米,年平均降水量差值为352.8毫米。年降水量随高度而增加,山顶年降水量1132毫米,山下只有722.6毫米。山下四季分明,山顶三季如春,春季风沙较大,泰山冬季较长,结冰期达150天,极顶最低气温零下27.5°C,形成雾凇雨凇的景观。
泰安市泰山景区山泉密布,河溪纵横,水资源较为丰富,总储量达30.4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14.97亿立方米,地表水15.4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26.08亿立方米。泰山河溪以玉皇顶为分水岭。北有玉符河、大沙河注入黄河,东面的石汶河、冯家庄河、南面的梳洗河、西溪,西面的泮汶河,均注入大汶河。由于泰山地形高峻,河流短小流急,侵蚀力强,河道受断层控制,因而多跌水、瀑布,谷底基岩被流水侵蚀多呈穴状,积水成潭,容易形成潭瀑交替的景观。泰山的瀑布主要有黑龙潭瀑布、三潭迭瀑和云步桥瀑布。泰山因裂隙构造发育,裂隙泉分布极广,从岱顶至山麓,泉溪争流,山高水长,有名的泉水数十处,如王母泉、月亮泉、玉液泉、龙泉、黄花泉、玉女池等。泰山北部,中上寒武统和奥陶系石灰岩岩层向北倾斜,地下水在地形受切割处出露成泉。从锦绣川向北,泉水星罗棋布。北麓丘陵边缘地带,岩溶水向北潜流,纷纷涌出。
生物多样性
截至2023年,泰安市泰山景区有植物总计1858种,其中,低等植物446种;苔藓植物41科94属,242种5变种3亚种;蕨类植物13科19属38种2变种;种子植物120科532属1012种89变种12亚种9变形。泰山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07科401属762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3属4种,被子植物105科308属762种。具有高等植物1136种,森林覆盖率达95.8%、植被覆盖率达到97%,常绿乔木有银杏、油松、赤松、华山松、黑松、麻栎、栓皮栎、侧柏、花楸、白檀、刺槐、梓树等。泰山100年树龄以上的古树名木有34个树种,共有1万多株。如“唐槐”“汉柏”“六朝松”。泰山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448种,其中以何首乌、黄精、杏叶参和紫草被誉为泰山四大名药。
泰山包括森林、灌草丛、草甸、湿地等生态系统。森林类型主要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截至2017年,泰山分布的油松天然次生林面积约700亩,是中国暖温带天然针叶林的典型代表,里面有较多的古老油松单株和群落。侧柏林多系天然次生林或人工林,其中林龄300年以上的古树愈万株,还分布着大面积以栎类为主的落叶阔叶林。
截至2022年,泰安市泰山景区泰山野生动物主要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动物地理区的代表性类群,并且多为华北地区可见种。其中哺乳类的动物25种;鸟类共有154种1亚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6种;陆生无椎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较广。陆生节肢动物也很多,包括蛛形纲、昆虫纲、多足纲等。昆虫种类已鉴定约900余种。鱼类共有45种,隶属鲤科、鳅科、鲶科、银鱼科等12个科。泰山野生鸟类记录达到19目64科362种,占山东省鸟类数量76.65%(山东省4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4种,中国特有鸟类5种。
方位布局
泰安市泰山景区总面积148.97平方千米。包括幽区、旷区、奥区、妙区、秀区、丽区六大风景区。
泰山幽区是指中路旅游区,自登山盘路的起始点一天门经中天门至南天门,全长5.5千米,几乎全部为盘路,共有6290级台阶。主要景点包括关帝庙、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壶天阁、中天门、云步桥、五松亭、望人松、对松山、梦仙龛、升仙坊、十八盘等。
泰山旷区是指西溪景区,是登山的西路,旷区主要的景观有:黄溪河、长寿桥、无极庙、元始天尊庙、扇子崖、天胜寨、黑龙潭、白龙池等。
泰山妙区自泰山幽区一路拾级而上,即岱顶游览区。主要景观有南天门、月观峰、天街、白云洞、孔子庙、唐摩崖、玉皇顶、探海石、日观峰、瞻鲁台等。
泰山奥区以后石坞为中心,其特点是峰雄岩壮、怪石嶙峋、古松竞奇,主要景点有八仙洞、奶奶庙、独足盘、天烛峰、九龙岗、黄花洞、莲花洞、尧观台等。
泰山丽区即泰山山麓及泰城游览区,该区是无须登山而可感受泰山之美,主要景观包括双龙池、遥参亭、岱庙、岱宗坊、王母池、普照寺、五贤祠、汉明堂、三阳观等。
泰山秀区主要包括桃花峪景区、樱桃园景区,桃花源景区主要景点有三岔涧、猛虎沟、彩石溪、后寨门、吴道人庵、谷口等。
重要景点
丽区
岱庙位于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是古代祭岱的主要场所。庙内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86间,碑碣184块,汉画像石48块,古桧、侧柏212株,观赏植物292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岱庙创建历史悠久,西汉史料始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的记载。经过历代修缮,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北部,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面积为9.6万平方米。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纵横双方扩展的形式,总体布局以南北为纵轴线,划分为东、中西三轴。东轴前后设汉柏院、东御座、花园;西轴前后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院;中轴前后建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主体建筑宋天贶殿位于岱庙内后半部,高踞台基之上,其他建筑则设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岱庙城堞周长三华里,高三丈,四周8个门,向南开的5个,岱庙的四隅分别建有巽、艮、乾、刊角楼。岱庙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保存了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艺品,以及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历史文物,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经等。
普照寺位于泰山南麓,背靠凌汉峰,南临环山路,东为藤萝沟。其面积6150平方米。全寺南北长82米、东西宽82米。依山势而建,层层起台,一层一院,遍植松柏,巍峨壮观。以一山门、二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线,形成三进式院落,左右配以楼亭庑殿及僧房禅堂、花园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幽区
关帝庙位于泰山盘道起点处,坐北朝南,创建年代无考,庙门前影壁上的“神威巨镇”四个大字,是清乾隆登泰山时题书的。关帝庙依山就势而建,整体布局错落有致,建筑分别坐落在三进院落之中,主要建筑有山门、戏楼、拜棚、正殿、配殿等建筑组成。进入山门,山门之上的建筑是戏楼,在关帝庙第一层平台石阶两侧有两株古槐,枝叶连理,被称之为“龙凤槐”。沿着石级而上就是拜棚,在拜棚的正方就是正殿,殿内供奉的是关公坐像。关帝庙内古树繁茂,从正殿右侧进入后院,有一株古柏,其形态奇特,树体的主干、枝干都是扭曲生长的,树干高仅0.8米,而直径达1.1米,这株“汉柏第一”已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
孔子登临处位于泰安市泰山景区一天门北,为四柱三门式跨道石坊。该地古藤掩映,额题“孔子登临处”五大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始建。设有柱联“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坊两侧分立两碑,东为明嘉靖年间济南府同治翟涛题“登高必自”碑;西为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第一山”碑。北侧为两柱单门的“天阶”坊。
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该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望似天门云梯,共有石阶1633级。十八盘在对松山北,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十八盘自此而始,西岩有清道光年间魏祥摹刻狂草“龙门”大字。明万历年间,参政吕坤跨涧建渡天桥,并在顺龙峪上源修新盘道,直达碧霞祠南神门。新盘口北两山陡立,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中有一线天,谷中上有南天门,下有升仙坊,由十八盘相连。南天门恰处于谷口,是泰山古建筑充分利用地理环境,是泰山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旷区
白龙池位于泰山建岱桥北,上有百丈崖悬流下掷,因似白龙顺峡越涧直泻入池而名。池北有巨石若圭,上刻“玄圭石”。北为三元石,上刻“白龙池”“龙潭”等大字。据志书记载,自汉至唐宋,众多帝王曾遣使至此祈雨。宋元丰五年(1082年),神宗皇帝封白龙为“渊济公”,并在池畔建神龙祠。白龙池东有招军岭,西有飞鸦峰,前有锣鼓湾,后有黑龙潭。夏暮秋朝,高峡深潭一涧飞泻,云雾升腾,古人誉为“龙洞甘霖”,列为泰安八景之一。
黑龙潭位于泰山西溪百丈崖上,潭北是东百丈崖,瀑流下泻直冲崖下石穴。石穴因常年溪水撞击,腹大口小,形若瓦坛,深广数丈,附会与东海龙宫相通,故名黑龙潭。潭西有西百丈崖,西南有南百丈崖。每逢夏秋之际,阴雨连绵,3条瀑流从崖巅凌空而降。“龙潭飞瀑”是泰山西溪名胜之一。
傲徕峰是泰山西路著名的山峰之一,海拔高度达978米。峰高不过泰山主峰,但犀利峥嵘,山峰东北的扇子崖在重力垮塌作用下,崖壁陡峭,远观如扇;山的东南绝壁之下有月亮洞,内有月亮泉。泉水自洞顶下注,冬结冰柱,似龙宫冰窟。
奥区
碧霞祠位于泰山玉皇顶之南,始建于宋真宗年间,初名玉女祠,清代改称碧霞祠,延续至今。其供奉的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二十一处重点道观之一。碧霞祠是岱顶规模最大的一组古建筑群,由正配殿、配殿、大山门、东西神门、钟鼓楼、南山门等组成。作为高山建筑,尤以金属铸件覆顶而有别于一般建筑。其主要建筑大殿五间均以铜瓦为顶,正脊、鸱吻、垂脊、戗脊、走兽等也为铜质,东西配殿、大山门则以铁质构件覆顶。碧霞祠大殿为五楹,九脊歇山式顶,瓦垄三百六十条。整个大殿雕梁画栋,殿内正中神龛内的碧霞元君贴金铜坐像。大殿左右为东、西配殿。东配殿祀眼光娘娘,西配殿祀送子娘娘。东、西殿之间是香亭,祀碧霞元君。
后石坞位于泰山玉皇顶东北,石坞内有独足盘、元君庙、九龙岗诸景点。其地峰险谷深,怪岩挂松,泉溪争流,幽奥无穷。今存碑碣14块,题刻34处。独足盘是通往后石坞的小道,古称岱阴环道。过乱石沟是独足盘,明万历年间辟,盘桓山腰,曲径逶迤。北侧圭门清雅,松挂峭壁;南侧大壑深邃,飞瀑溅沫;北崖林古度题“黄花栈”,钟惺题“空翠难强名”,清顺治年间兵部右侍郎李元鼎题“松籁云壑”等。后石坞满山遍野都是古松,被誉为泰山“奇松古木园”。后石坞著名的古松有探海松、姊妹松、卧龙松、卧虎松、天烛松。
妙区
南天门又名三天门,处于石壁谷的上口,海拔1460米,形势险要,位于整个登山盘道中轴线的上端,南天门创建于元代初年,岱庙主持道士张志纯集资创建。它是城楼式建筑,石砌拱形门洞,上筑摩空阁三间,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门洞两侧有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天门雄踞于泰山主峰,双峰夹峙,犹如天门自开。
泰山孔子庙位于岱顶望吴峰海拔1472米处,是中国名山中唯一一座儒家庙宇,庙内供奉“文帝”孔圣人。孔子庙创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重建孔子庙,1930年,孔子庙毁于中原大战,20世纪九十年代在原址复建起孔子庙。泰山孔子庙坐北朝南,由山门、正殿、东西耳房、东西配殿组成。山门共3间,面阔9.2米,门宽4.5米,进深4.6米,山门外两侧墙壁镶嵌一副石质对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山门上的石匾额是韩复渠所书“孔子庙”三字。孔子庙有正殿5间,为六柱七檩五架梁前廊式五脊硬山顶建筑,正间供奉孔子坐像,两边分祀孟子、曾子、颜子、子思四位儒家代表人物。
秀区
元君庙位于独足盘东北处,俗称“娘娘庙”,初建于明代。清顺治、康熙间均有重修,乾隆年间重修后改称石坞青云庵,光绪重修时称石坞庙。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新修复。元君庙分东、西两院。西院由山门、正殿、配殿以及吕祖洞等组成,正殿祀元君,西舍祀天官、地官、水官,东舍为万松亭,后改为弥勒殿。沿石级而上,进“透天门”为东院,由正殿、东配殿、圣母寝宫楼组成。正殿祀天官、地官、水官,正殿西是圣母寝宫楼,该楼分三层,下为吕祖洞、中为“藏书楼”、上即圣母寝宫楼。东配殿祀“七真”。
彩石溪位于泰山桃花峪园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标志性景观。彩石溪上自桃花源龙湾断续而下,至桃花峪核桃园上游形成宽阔园区,全长约5千米,溪中浅色的石英条带和墨绿色的泰山岩群斜长角闪岩相间排列,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彩石溪河床。
时令景观
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云海玉盘、黄河金带为泰安市泰山景区四大自然奇观与时令景观。
旭日东升主要出4月至6月、9月至11月,景观出现原因为春秋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平均每隔3天至4天便有一次冷空气侵袭。在冷空气控制时,天空云雾很快消散转为晴天;而偏南风影响时,空气湿度加大,多云雾。只有冷空气以西北偏北路径影响时,观日出才最为有利。
云海玉盘为雨雪过后,天气初晴,大量水汽蒸发蒸腾,加之吹来的暖湿空气,成云致雾。泰山云海多出现在夏秋季。
晚霞夕照为傍晚时分,在山顶极目西望,残云如峰似峦,金光穿云破雾。泰山晚霞的出现与季节、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秋季天高气爽,风和日丽,阴雨日数少,最易出现晚霞。大雨过后,残云萦绕,新霁无尘,是欣赏晚霞的最佳时段。
黄河金带为夕阳西下,在泰山西北边,峰峦尽头,可看到黄河似一条金色飘带,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为“黄河金带”。“黄河金带”是泰山奇观中较少观赏到的佳景,以秋季为宜,一般在下午或傍晚。
文化活动
泰山石敢当习俗
“石敢当”习俗分布的地区广泛,以山东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中国各地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字样,以禁压不祥。此俗在民间甚为流行。其象征意义为以有形的器物表达无形的观念,帮助人们承受各种实际的灾祸危险以及虚妄的神怪鬼祟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各种莫名的困惑与恐惧。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先后经历了早期石敢当的萌芽阶段、石敢当的变异阶段和兴盛阶段三个时期。明代以后,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紧密结合,由“石敢当”发展到“泰山石敢当”,其功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等的转变。
泰山庙会
泰山庙会源于民间的泰山崇拜意识及东岳大帝、碧霞元君信仰,汉代初步形成,自宋代开始,将东岳大帝降诞之辰农历三月二十八定为祭祀日,由此形成东岳庙庙会的固定会期。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渐趋鼎盛。由最初的宗教性祭祀活动,发展到如今和集市交易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敬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成为泰山周围特有的地方民俗现象。庙会上的主要活动有传红柬、泰山皮影戏、吹糖人、射箭、打瓦、驮人游戏、民间乐舞等。
泰山国际登山节
山东省泰安市委、市政府依托泰山优势,打泰山牌,借鉴各地办节的经验和做法,于1987年举办了首届泰山国际登山节。泰山国际登山节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还是一项大型的全民性、综合性、国际性的节庆活动。2023年9月5日,泰山举办第37届泰山国际登山节,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登泰山徒步活动、中国旅游泰山峰会、第六届黄河泰山文化节等。
其他看点
冯玉祥墓
冯玉祥墓,位于泰安市泰山区泰山南麓大众桥东首,1953年落成,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冯玉祥墓采取了类似“龛”式的风格,整个墓建筑为三维式结构。墙体由泰山花岗石垒砌,从左右两侧分九层递进,层层升高。正中采用对称式结构,左右各四层脊墙,中间最高处达7.5米。陵墓正中具有“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金黄的大字,字的下面是鎏金的冯玉祥浮雕头像。浮雕下方为墓志铭“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求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60字的小诗《我》。
泰山石刻
泰山上的石刻有2000多幅,大多是历史名人墨客留下的,泰山被誉为“中国历代天然书法博物馆”。泰山石刻形法各异,在形制上,有洋洋上千言的长篇制,也有盈尺小碣;有精雕细刻之作,也有粗犷片石之刻;有真草隶篆,也有四体兼融;既有如斗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既有大家之手,也有石匠之书。在时间上,跨度大,自秦至当代,历时两千多年,众多书画名家在泰山都留下佳作,如古代的李斯、米芾、苏轼、欧阳询、范仲淹、欧阳修、蔡襄,现代的有毛泽东、郭沫若、刘海粟、舒同、沙孟海、赵朴初等,还有不少帝王留下的石刻。2006年,泰山被评为中国书法第一山。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25年,兖州镇守使张培荣在黑龙潭澡布崖上建长寿桥,在桥西北建无板庙。同年张宗昌督工重修碧葭祠正殿。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重视泰山的保护和建设。从50年代始,对泰山名胜古迹进行有计划的建设与管理。1965年,长寿桥两端各建石亭一座。196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泰山建地震台。1977年,整修拓宽环山路,大众桥至普照寺路段铺筑沥青。1978年,按三级路标准修筑泰山游览公路。
1981年1月始建中天门索道,1983年8月5日建成,是中国第一条大型现代化双牵引三线往复式客运索道。全长2078米。1985年,整修泰山西溪公路,对原路调直、加宽、降坡,增加桥涵和防护措施,铺筑混凝土路面。1987年,投资76万元建成天外村停车场。1989年,虎山公园一期工程竣工、开放。是年,中溪山慈恩亭建成。1993年,桃花峪景区开发一期工程、后石坞景区开发一期工程和玉毫庙改造工程竣工。同年8月28日后石坞索道建成通车,为单线循环双人吊椅式客运索道,全长518米。同日,桃花源索道建成通车。为单线循环吊厢式客运索道。全长2196米。1994年4月,泰山登天景区保护建设工程开工,8月结束,共维修改造56个单体建筑,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泰山景区最大的一次保护性维修改造工程。1995年,开发天烛峰景区,并对外开放。同年,桃花峪旅游公路竣工通车,修复升仙坊至碧霞祠盘道。
2010年11月30日,泰山新天外村游人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利用高科技手段,对重点安全区域全面监控覆盖,为游客疏导、车辆调度提供技术平台,设有售票检票区、快餐购物区、信息展示区、户外休闲区等4个区域,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游人服务体系。
2020年12月9日,泰安市泰山景区内红门广场、虎山公园和引水上山污水下山工程竣工启用仪式在红门广场举行,红门广场、游客中心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景区建成了集游客集散、售票服务、咨询投诉、信息展示、医疗救助、停车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门游客中心。
2023年11月23日,“泰山景区5G+智慧旅游试点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第一批30家“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并被授牌。景区与中国联通成立“5G+智慧泰山联合实验室”,以5G为技术驱动,综合应用VR/AR/AI技术赋能智慧景区升级,全方位提升景区管理、服务、营销水平和能力。
保护
1993年,泰安市泰山景区开展岱庙复古工程,先期工程对宋天贶殿、岱庙坊等20个古建筑进行了全面整修,泰安市按照“以保护为主,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复建西华门。有关部门聘请专家进行考古挖掘,参照历史文献进行实地测量。修复工程全部采用手工,并采用与周边墙体相同的元代用料,对石质砖纹、墙体构造和门面风格进行严格界定,在沿袭宋代排叉柱形式的明清门址保存状况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同时此次工程还对景区内200多株古树名木进行扩穴、复壮、吊拉和支撑,对100多个碑刻文物进行了描红复位。修复工程历经十五年,于2005年9月结束。
2018年,泰安市首部实体性法规《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条例》经过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查获批,于2018年5月1日正式施行。
2020年12月1日,经过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对《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作出修改。进一步细化了对泰山石、泰山文物等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措施。
相关文化
传说轶事
东岳大帝,又称东岳泰山君,是东岳泰山之神。农历三月廿八为泰山神东岳大帝圣诞。秦汉之前,古人认为泰山为“峻极之地”,是人与天相通的神地所在,谓泰山之神即东岳大帝。秦汉以后,泰山神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阴阳交代,万物之始的神灵。人们将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据道教经典记载,东岳大帝“常服青袍,戴苍碧七称之冠,佩通阳太平之印,统领百神,乘驭青龙。“形象威猛,权势显赫。
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教尊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金光普照天尊”等。民间称为泰山奶奶、泰山娘娘、泰山圣母、天仙圣母等,其道场是在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碧霞元君的来历,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据《玉女考》和《瑶池记》记载:黄帝建岱岳观时,曾经预先派遣七位女子,云冠羽衣,前往泰山以迎西昆真人,玉女乃七女中的修道得仙者。一说为华山玉女。但一般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碧霞元君在明清时期的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碧霞元君庙会规模较大,在华北的一些地区规模尤大。碧霞元君总领东岳大帝座下所有的神将,监察天下善恶,以及总领天下所有的动物的修行者。其形象多为“云肩羽衣,锦绣霞裙,登云珠履,百宝翠冠,手持如意。”
在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中,在世界初成,天地刚分之际,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溢然长逝。巨人倒地后,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对泰山怀有钦敬之情。西汉年间,他在受了宫刑之后,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后来,人们使用“泰山”“鸿毛”这两种轻重反差极大的物体来比喻轻重悬殊的两种事情。
祭祀文化
封禅是封建王朝最高级别的祭祀大典,专指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神祇的仪式,是一种特殊的祭祀活动。秦以来正式举行过封禅大典的帝王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汉章帝刘炟、汉安帝刘祜、隋文帝杨坚、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共历五代九家。不论“四岳”“五岳”,泰山大多数时期为“宗”,为“长”。连绵不绝的巡守、封禅、祭祀活动,大都与山岳崇拜、泰山独尊相关联。秦始皇对泰山进行首次明确可靠的封禅,随后延续至宋代的泰山封禅。宋真宗后,皇帝到泰山封禅已经废止。明清两代虽不在泰山封禅,却仍然不断在京师及泰山举行祭祀活动。
宗教文化
泰山堪称儒、释、道三教相通相融的典范。孔子与泰山,儒家文化与泰山文化,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被认为是孔子借泰山的至高无上而抒发自己高瞻远瞩、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儒家另一位代表孟子,人们称他有“泰山气象”,认为孟子的人格精神富有泰山的岩岩之势。
泰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因道教“天人合一”的理念与帝王封禅的初衷契合,因此深受秦始皇、汉武帝等的推崇。唐朝时,李唐王朝将老子当作自己的祖先,在泰山为其敕造老君堂,并敕封号为“太上玄元皇帝”,唐、武周七帝曾先后在泰山岱岳观中修斋建醮。金元时期,源于王重阳在山东创建全真道,道教在泰山迎来鼎盛。
佛教在东晋时传入泰山,北齐时有人在泰山之阳刻《金刚经》,是泰山珍贵的佛教史迹。隋唐以后,泰山佛教进入鼎盛时期,泰山中灵岩寺被誉为“天下四大名刹”之一,佛教徒还在岱阴大举雕制摩崖造像。明清时,高丽名僧满空、诗僧元玉曾先后主持泰山寺院,重整殿宇,一度使泰山梵香四起、伽蓝毗邻。
道教音乐
泰山道教音乐流传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始于北魏,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历代中国人对泰山的崇拜,泰山道教音乐得以进入封禅大典,成为封禅仪式的重要内容。泰山道教音乐的曲目丰富,在殿堂内的演唱主要采用全真派统一的“十方韵”。此外,它还广泛吸收民间音乐成分,逐步积累了一大批曲目,泰山道教音乐中现存的可演唱曲目、岱庙馆藏曲目及散落于民间的曲目总计有五百多首。泰山道教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声乐主要是全真派的经韵唱诵,包括颂赞、步虚、偈等形式,唱诵有独唱、齐唱和散板式吟唱等表现形式,根据场合的不同分出阴阳调,阳调主要用于祭祀,阴调主要用于外道场。器乐主要采用法器作为打击乐器,另以管弦乐器奏曲。其代表作品有《步虚第一》《大学仙》《迎内辇》《清江引》等。
泰山皮影戏
泰山皮影戏是山东皮影戏的重要代表之一,从明代开始,其表演活动就频繁。清末民初至今,已有六代人传承这一民间艺术。泰山皮影戏声腔种类丰富,它不仅继承了早期山东皮影的“摩调”,还广泛吸收泰安当地流行的其他民间戏曲唱腔,形成了特色的声腔体系。泰山皮影戏的人物形象造型多借鉴泰山民间剪纸和传统戏曲脸谱,逐步形成了带有鲜明地域特点的脸谱系列。泰山皮影戏属典型的口传民间艺术,演出没有剧本,演员完全靠记忆表演发挥。演出剧目极为丰富,尤以《泰山石敢当》系列剧最为著名。
艺术作品
泰山被历代文人学者所仰止,泰山题材的文学创作,自先秦业已问世。“泰山岩岩,鲁邦所詹”,这一最早专咏泰山的诗句,出自《诗经·鲁颂·閟宫》。此后西晋陆机的《泰山吟》、南朝宋谢灵运的《泰山吟》、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的《泰山吟》等,都是吟岱名篇。唐代泰山文学呈现高峰,如杜甫赋《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所作《登泰山》中“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描写了泰山奇丽景象。此后的宋人欧阳修、米芾、赵明诚,金元人党怀英、王恽、郝经、贾鲁,明清人李东阳、王世贞、钟惺、施闰章、王士禛、纳兰性德、袁枚、姚鼐、康有为等都曾登览泰山,留下了浩若烟海的颂岱诗文。
在艺术领域,泰山吸引了众多画家创作了大量的泰山题材画作,如元明之际王蒙的《岱宗密雪图》,明代叶澄的《泰山图》,清代李世倬的《对松山图》、罗聘的《登岱图》等。同时肇兴的还有泰山壁画创作。唐李隐《大唐奇事》记有泰山人廉广“于壁上画鬼兵百余”之故事,唐时壁画在泰山已多有绘制,至今岱庙大殿还留存有古代壁画杰作。此外,在石窟造像、雕塑等方面,也多精工妙品。如灵岩寺四十尊宋塑罗汉像,被近代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泰山戏曲演艺活动,始于东岳庙会中的祀神演出。金元之际,戏曲作家、散坊散乐、民间艺人多趋地于东平,为泰山戏曲注入活力,促成元杂剧的大繁荣。
所获荣誉
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2006年9月18日,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同年,泰安市泰山景区成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2007年,泰安市泰山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2011年,泰安市泰山景区被授予“中国风景名胜区摄影基地”和“中国风景名胜区自驾游示范基地”称号。
2013年,泰安被命名为中国楹联名山。
2016年,泰安市泰山景区成为国家级摄影创作基地。
2017年,泰安市泰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首批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入选十大游学景区。
重要事件
景区事件
2013年3月9日18点50左右,泰山景区环山路北西南小庄发现一处火情,由于风势较大,在五至钟内蔓延成一条火线。泰山防火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在40分钟之内,调集600名专业灭火队员,及部队、消防、武警官兵和周边林区500余人,用时1小时20分钟,将明火全部扑灭。该次地表火过火区域为橡子林及少量侧柏混交林,燃烧物主要是地下杂草及落叶,面积约3亩左右,未造成人员伤亡。
2022年7月21日凌晨2时许,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一则视频,配文称“泰山掉下一块大石头,疑似两人被砸。”视频中,10多个人围在一起,喊“一、二、三”,一同发力,像是在合作抬起重物。风景区发生一起落石砸伤游客事故,21日下午,泰安市应急管理局确认,事故中有人受伤,无人员死亡。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泰山四个进山口运营时间目前分别为红门(徒步进山至山顶,5:00-23:00)、天外村(乘车进山,乘车进山至中天门再徒步至山顶,6:00-21:00)、桃花峪(乘车进山至桃花源再换乘索道或徒步至山顶7:00-17:00,徒步进山8:00-16:00)、东御道(徒步进山至山顶,8:00-16:00),运营时间以外的时段检票通道关闭、暂停进山。
交通
泰山站:从泰山站出发,可以乘坐37路或3路公交车直达红门站。
泰安站:从泰安站出发,可以乘坐景区大巴直达红门、天外村或桃花峪。
旅游巴士:从火车站乘坐泰山旅游巴士是前往中天门。
自驾前往泰山景区,可以依照指示牌前往。景区内停车费用较高,部分路段可能拥堵。
泰安市尚未设立机场,如需乘飞机前往,可先抵达济南遥墙机场,再转乘巴士前往泰山。
票价信息
进山门票:115元/人次。泰山中天门、桃花源索道继续执行单程每人次100元的标准。索道票价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减半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