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黄海
胶州湾独流入海河流,汉代称柜艾水(拒艾、根艾),后又称洋水、洋洋。下游是山东省青岛市
黄岛区与
胶州市的界河。发源于黄岛区宝山镇西南部的高城岘东麓,于胶州湾黄岛区与胶州市界点入海。全长45.9公里,流域面积25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101万立方米。属季节性河流。
干流概况
洋河,发源于青岛市黄岛区北部,源头在宝山镇西南部的高城岘东麓(《胶州市志》称黄岛区的吕家和金草沟一带)。流经黄岛区宝山镇西北部、胶州市原里岔、张应、河西郭、冷家村、夼集和营房6处乡镇,下游是黄岛区与胶州市的界河,于黄岛区王台镇五河头、胶州市营房镇王家滩东之间入东海(胶州湾西南部),河口宽85米。
洋河全长45.9公里(《胶州市志》称31公里),其中:黄岛区境内段长5.35公里,下游两地界河段长3.66公里。流域面积254平方公里(《胶州市志》303平方公里),其中黄岛区境内56.84平方公里。
水文特征
洋河,为青岛市沿海山丘入海的自成体系的小河流,为季节性河,水资源分布的特点:一是随大气降水变化,年际变化大。入海口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101万立方米。属季节性河流。
主要支流
黄岛区宝山镇境内有小张八河汇入。
胶州市境内主要支流有洋河西源、小干河、八一河、十八道河及月牙河等。
洋河西源,出自胶州市里岔乡陡岭前,在(洋河镇(原张应镇)洋河崖村汇入洋河。
小干河,发源于胶州市高山沟一带,至洋河崖与藏家庄间入洋河,河长5.2公里,流域面积8平方公里。
八一河,发源于胶州市王子山前,至至临洋村东南入洋河,河长14公里,流域面积31平方公里。
十八道河,发源于胶州市李家庄南,至至匡王庄入洋河,河长5公里,流域面积6平方公里。
月牙河,发源于胶州市九龙山南侧,至至昭文村前入洋河,河长6公里,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
洋河治理
洋河跨越胶南、胶州两县(市),建国前堤防矮薄残缺。1914年,左岸洋河崖决口,塌房50间,淹地万亩。建国后,于1951年、1953年、1954年、1955年及1964年进行了多次复堤、筑堤,包括右岸山子后村至土埠台东5.35公里,左岸魏家庄上下0.2公里及洋河崖至土埠台0.9公里,魏家庄至洋河崖3.5公里及土埠台上下0.96公里。共完成土石方12.82万立方米,投工6.23万个,国家投资18.4万元。1976年开始全面加固堤防,左岸王家滩村至海口,油房村至洋河崖8.8公里筑堤;1975年汛期,在左岸魏家庄前河堤决口,魏家庄全部被水淹,于家庄、昭文、朱家埠等村进水,淹地1.4万亩。1977年对洋河堤坝进行了全面加固,连接起入海口处堤防与胶州市农场围堤,1981年将昭文村至胶县农场8.2公里堤段加固培堤。2次计完成土石方14.48万立方米,投工7.27万个,国家投资3.9万元。至1987年,洋河已有一个完整堤防,洋河堤坝已具备防御20年一遇的防洪能力。并在上游建山洲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5座,有效地调蓄了洪水,河道两岸基本上免除了灾情。
2011年,青岛市开展了洋河204国道段河道治理。总投资约1631万元,竣工后可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当地人民的洪涝灾害,使该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同时,工程的实施也可为胶州湾产业基地建设的推进和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源保障。204国道段河道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河槽清淤工程2100米,堤防工程2250米,新建翻板闸1座,护险工程680米,总投资约1631万元。洋河204国道段河道治理工程位于胶州市九龙镇洋河崖村前,洋河204国道桥上下游各1公里段,是青岛市郊区路域河道治理一期工程项目之一,属于青岛市水利局年终考核一票否决的重要工程。2000年投资3316万元完成了洋河仉官寨桥以下至环胶州湾高速公路桥17.58公里河道治理,治理的主要内容有主河槽开挖、两岸筑堤防、过堤坡道、涵洞、护砌险工、拦河闸、交通桥以及堤防护砌等,治理后的洋河已达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2009年10月开工了洋河下游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4.56公里,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总投资5253万元,治理的主要内容有河底清淤、拓宽主河槽、加高培厚原有堤防并新筑堤防、新建3座涵闸等,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成。
水库
1950-1980年代,洋河上游建山洲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5座,流域建设有多座水库,有效地调蓄了洪水,河道两岸基本上免除了灾情。
山洲水库,位于胶州市河西郭、冷家村、张应3乡镇交界处,因库坝坐落于洋河中游山洲村东南,取“让荒山变绿洲”之意命名。控制流域面积68平方公里,总库容24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320万立方米。1958年4月开工,是年8月竣工。水库建成后,于1960~1987年又相继完成主、副坝砌石护坡,大坝加高、背水坡排水、开挖溢洪道并建闸,建放水洞、电站,翻修滚水坝和消力池,修建防汛线路,更换溢洪闸供电设备、溢洪闸上游护坡等工程。已淤积库容317万立方米。主、副坝均系均质土坝,主坝长400米,最大坝高16米;副坝长232米,最大坝高4.5米。溢洪闸最大泄量490立方米每秒。西放水洞、东放水洞的设计流量分别为3立方米每秒和3.5立方米每秒。防洪能力达1000年一遇洪水削减洪峰55%。设计灌溉面积3.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85万亩。1987年实际灌溉供水470万立方米。有养鱼水面0.19万亩,1987年捕鱼1.5万公斤。
大王邑水库,位于胶州市夼集乡月牙河上游大王邑村后。1974年冬动工兴建,1976年春基本竣工。由于多系冬季施工,因冻土影响夯实,质量低,一直未能按设计蓄水兴利。1984年进行了大坝机械压力灌注泥浆后,开始蓄水。100年一遇雨型设,500年一遇雨型校核。系均质土坝,坝长141米,坝顶高程47.7米,最大坝高14.7米,控制流域面积3平方公里。总库容113.5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73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0.4万亩。溢洪道在大坝右侧,底高程45.3米,宽12米,最大泄量69立方米/秒。
十八道河水库,位于胶州市冷家村乡李子村南0.8公里,艾山西北,建于1958年,以河命名,因在艾山脚下,又名艾山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5平方公里。100年一遇雨型设计,500年一遇雨型校核。系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4米,坝长290米。总库容10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0.28万亩。由于水库淹没了群众采石场交通路,一直未能按计划蓄水兴利。
八一水库,位于洋河支流的胶州市南杜村乡老母猪河下游,系中型水库。始建于1958年4月8日,6月30日大坝合拢,7月中旬,一场大雨,水库蓄水不足百万立方米,在主河槽部位决口。工程停建。后经省水利厅姜国栋厅长率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鉴定,大坝决口处在断层中心位置,走向东北40‘,断距3厘米左右。必须进行特殊处理才能保证工程安全。1959年11月20日,胶县县委决定仍在原工程基础上复工,历时8个月,主坝溢洪道、放水洞均已基本完成大坝尚未合拢。因农业生产紧迫,受劳力所限,于1960年7月30日停工。全工程总计完成土方39.3万立方米,石方1850立方米,用工日142万个。是胶州市水利工程中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耗费大,无效益的一大工程。
灌溉
洋河流域,是胶州市的灌溉农业区。利用山洲水库水源沿洋河流域两岸农田自流灌溉。自1959年开始连续开发,1964年干、支、斗、农、毛五级渠系网兴建配套,干渠1条,长31.6公里,经洋河公社、龙山公社,直达营海公社的海庄;支渠18条,全长25公里;斗渠以下各级渠系17条,有11.7公里,做了防渗处理,渠系建筑物278座,有排水干、支沟15条,全长18公里。设计灌溉面积4.29万亩,核实自流灌溉3.3万亩,库区提水灌溉0.5万亩,共计3.8万亩。每年春秋两季都充分利用库水灌溉农田,效益尚可。1971年营海公社海庄、洛戈庄一带利用库水种植水稻,1981年大旱,实灌面积1.33亩,以后连年干旱,龙山公社、营海公社土地逐渐失去灌溉效益。1985年始,实行配水灌溉,按方收费,节约了用水量,提高了效益。但连续多年干旱,水库兴利水不足,始终未能扩大效益,历年最大实灌面积3万亩。灌区开发前亩产粮140公斤,开发后逐年增加,达到455公斤。灌溉引水流量3.3立方米/秒,年最大灌溉用水量936万立方米,灌区累计投资191.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5万元,完成土石方48万立方米,总用工53万个。
此外,也在洋河水系河道中建设拦河坝引河灌溉。
资源
矿产
洋河下游1~2米深砂层中分布有锆石英砂矿,不富集成矿,最高品位1472克/立方米,一般500~1000克/立方米。青岛市饰面砖所需的原料黄土、瓷石、白粘土均采购于胶州市洋河。
洋河口也是盐产区,原有有青岛东营盐场、胶州市盐场。东营盐场东起大沽河,西至洋河口,面临胶州湾,背靠东营、西营、小海庄等村庄,有盐田155173公亩,占青岛盐田总面积的14.39%。胶州市盐场位于胶州湾西岸营海镇内,东起大沽河口,西至青岛东营盐场三工区,南临洋河口,北靠海庄沟子。有盐田17000公亩,占青岛盐田总面积的1.58%。
水产
洋河口近海滩涂水质肥沃。适于菲律宾蛤、泥蚶、文蛤、竹蛏、牡蛎、光滑河兰蛤等贝类生长繁殖,可开发海水养殖生产。
1980年,胶州市营海公社养殖场和营海公社渔业大队养殖场分别在青岛四方电厂附近海区,进行海水养殖。共养殖海带60亩,产量125吨,养贻贝50亩,产量25吨。因场址远离胶县,条件不便,加之管理不善,养殖产量低,经济效益差,1982年冬先后解散。
1982年春,胶县水产局与营海公社盐场建虾池65亩,首次试养对虾,中期大雨,池坝决口,虾苗逃失,亩产只有3.5公斤,但个体较大,一般都在12~14厘米,最大长达15.7厘米。第二年,营海公社建立养虾场,国家拨款50万元,建虾池2100亩,加上水产冷藏厂和东营大队的虾池共2600亩(其中蓄水池400亩),投放虾苗200万尾,总产量84吨,平均亩产32.3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