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船屋又名笃诚堂,外形酷似轮船,人们称之为洋船屋。建于清道光末年,其四周围以高墙,两侧开有深渠,围墙及屋体皆仿轮船外形依地势而筑。1998年洋船屋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洋船屋,又名笃诚堂,建于清道光末年,其四周围以高墙,两侧开有深渠,围墙及屋体皆仿轮船外形依地势而筑。“船头”呈尖角状,院墙的尖端微微上翘,院内的花园和塾馆,其高度不出院墙,亦无明显高差,唯“梅家村塾”两层,上层露于墙头之上,似“驾驶室”楼舱,舱腰为高层住宅和厅堂建筑,体积庞大,似为“客舱”,其中马房与厨房两处的院墙,砌成高高的跌落式马头墙,借以遮蔽里面的建筑。源于黄山脉的凤子河水,沿着洋船两侧开凿的深渠奔泻而去。登高俯瞰,洋船屋宛如一艘“洋船”正在逆水而上,在经历了150余年的风雨剥蚀、波浪洋船屋因孝而建。清道光年间,当时的黄田盐商朱一乔、朱宗怀父子在沪经商,成巨富,并接触到很多新事物。每每回到家中,便向家人讲述外面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轶事。朱一乔的母亲和妻子在听到“洋火轮”的情形后,产生了想见一见的愿望,因交通落后加之缠足致行动不便,难以出行,终未如愿,禀性孝顺的朱一乔为圆母亲夙愿,与儿子商议修建一座外形酷似大轮船的建筑一洋船屋。
周边环境
洋船屋现有20余幢房屋及附属建筑,占地面积4200多平方米,园内房屋错落有致,巷道纵横幽静,住宅区和前后花园布局精巧,曲折多变,其间山池花木,疏朗宜人;亭台楼阁,古色古香。
在洋船屋边还有一组古民居建筑与洋船屋相呼应,由三大进主体建筑和边屋组成,有前院,院门外有用麻石铺设的晒坦。远远望去,这组建筑形似候船室,晒坦就像是停靠洋船的码头。 1998年5月,洋船屋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冲刷之后,这艘庞大而又奇特的“洋船”仍在凤子河里“行驶”着。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