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开发区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经国务院批准的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是洛阳第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也是河南省首批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开发区位于洛阳市区西南部,紧邻涧西大工业基地和智力密集区。2000年经科技部批准,洛阳高新区设立了吉利科技园。洛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托管两个乡镇,区域总面积96平方公里,总管辖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已开发11平方公里。已经是洛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洛阳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时期洛阳经济发展的重要名片。
基本情况
洛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北靠周山万亩森林公园,南望洛浦10公里滨河公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区内绿化面积达到31.1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6.3%,绿化覆盖率达到41.2%。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先后完成了一、二、三期共5.6平方公里的开发面积,实现了“六通一平”和部分基础设施配套, 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等空间环境形象塑造工程。洛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交通便利,境内有西南环高速公路连接郑少洛、连霍、二广、洛界等高速公路网,形成了与铁路口岸、洛阳机场新郑国际机场相连的快速物流通道。
2004年初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一个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高科技特点突出、现代气息浓郁的新城区已具雏形。2000年经科技部批准,高新区设立了吉利科技园。经过洛阳市调整,洛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总控制面积管辖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已开发1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8.7平方公里。已经是洛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洛阳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时期洛阳经济发展的重要名片。
组织机构
机构设置
中共洛阳高新区工作委员会、洛阳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党务、行政和经济等各项管理。市人大、政协在高新区设有工作联络处。高新区设有检察院、法院。公安、工商、地税、国税、质量监督、物价、环保、电力等部门在区内设有派驻机构。我区还相继建立和完善了金融、律师、人才交流、劳动保险、房地产交易、信息中心、外商投资服务、风险投资等支撑服务体系。
洛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创造局部优化的发展环境,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高效和优质和服务。本着“机构小、功能全、效率高、服务好”的原则,高新区建立了精简、高效、便捷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党工委、管委会内设机构13个,干部职工实行全员聘任。
机构建设
多年来,洛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通过不断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后劲。工作人员全部达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30%。高新区坚持实行企业评议机关制度、服务绿卡制度、限时办理制度、虚拟合作伙伴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把为企业服务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高新区还相继建立和完善了金融、律师、人才交流、劳动保险、房地产交易、信息中心、外商投资服务中心、风险投资公司等支撑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
经济概况
2015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亿元,同比增长 1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47 亿元,同比增长 15.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91.6亿元,同比增长1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16.8%;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 19.0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8.1 亿元,同比增长 13.5%。按照科技部最近一次评价结果,洛阳高新区在全国 115 个国家级高新区和工业园区中综合排名第20位,较上次排名前进 8 个位次。
依托洛阳的工业基础和科技资源,高新区大力吸引国内外企业和科研院所进区投资、合作和创业。洛轴、洛玻、七二五所、中机四院、十院、有色院等市内大型国企和科研院所都在高新区建立了产业化基地。结合洛阳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高新区确立了“2 + 2”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即重点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重点培育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以高新区为依托的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继2014年入选全省“十优产业集聚区”后,2015 年又被省政府评选为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并被评为“二星级产业集聚区”。
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85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226家,其中省级以上72 家,国家级8家;院士工作站 4家,博士后工作站6家。2015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达到 2310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04件,软件著作权 460个,新药证书19个;截至2015年底全区累计有效专利4979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997件。区创业中心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A 类)国家级孵化器,是河南省唯一一家A类孵化器。依托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孵化器,建区至今,洛阳高新区共实施了242项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省市重大科技专项等科技项目。
近年来,洛阳高新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2015 年获批全省唯一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2016 年3月被科技部批准为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
建区以来,洛阳高新区自主进行了六期开发建设,开发面积 18 平方公里;建成区道路通车总里程达 70 余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46.3%。
2016年4月,国务院批准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高新区作为洛阳片区的核心区,将更加奋勇地担当起率先创新、持续创新的历史使命,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引领发展,争当洛阳建设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排头兵。
交通通讯
洛阳是中国铁路公路、信息兼具的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
铁路:陇海、焦枝两大干线的交汇点,是欧亚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上的重要一站。
公路:西南环高速连接少洛、连霍、二广、洛界等形成高速公路网,形成与铁路口岸、洛阳机场新郑国际机场的快速物流通道。
航空:拥有国内净空条件最好的二级机场洛阳机场,辟有洛阳至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大连、昆明、成都、重庆等城市的航线,开通通往香港的不定期包机。距郑州新郑机场170KM。
口岸:设有功能齐全的口岸联检机构。洛阳海关青岛海关达成口岸直通协议,实现铁海联运。
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位于的洛阳市公路建设总投资近200亿元,建设项目1.4万公里。截至200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75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8公里,干线公路1813公里,农村公路15526公里,是改革开放之初的近5倍。公路等级质量全面提高,通行能力大大改善。 洛阳市交通运输业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行业管理,注重工作创新,探索改革路子,积极稳妥地推进交通运输业发展,努力提高道路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公路运输生产力迅速增长,运输能力洛阳机场已通航北京、上海、厦门、广州、深圳等地。公路交通四通八达。连霍高速、二广高速交汇洛阳,与西南环高速、郑少洛高速、南(京)洛高速构成洛阳高速公路枢纽体系。207、310、311国道贯穿东西南北。十八条省道纵横全市,连通周边城市。县乡道路,农村道路实现全方位覆盖。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连接,以农村道路为支脉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洛阳的水路交通日益发展,管道运输方兴未艾。洛阳的公路、铁路、民用航空、水路、管道立体化交通运输格局已经形成。成为我国中原地区重要交通网络中心之一。在我国整个交通网络中处于东西交汇、南北沟通的中枢地区。它北接京、晋、冀,东望长三角,南连两湖珠三角,是西部地区通往我国沿海最具活力的三个主要经济区的必经之路,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为洛阳建设工业强市、科技强市、旅游强市,为洛阳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
发展概况
建设“特色高新区、效率高新区、效益高新区、和谐高新区”,是洛阳高新区提出的奋斗目标。
建设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高新区,就是要逐步形成硅电子材料、钛(钨钼)材料、特种轴承和装备制造业等四个特色产业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加快创新要素聚集,尽快形成高成长性、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建设服务效能优良的效率高新区,就是要在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创新中,拓展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提高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创建一流服务效能。
建设发展环境最好的效益高新区,就是要以良好的政策法规、优美的空间形象、完善的配套服务、先进的文化价值理念,构造最优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组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建设全面发展进步的和谐高新区,就是要在发展中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三农、关注环境,实现发展成果共享,不断提高高新区全体人民的幸福指数。
近几年来,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终奉行“产业立区、惠待客商”的原则,竭诚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依托洛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雄厚的科研与工业实力,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洛阳高新区成为中部吸引投资最有成效的地区之一,已有来自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到高新区投资兴业。
进入新的世纪,面对中国经济发展重心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大潮,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真诚的欢迎一切中外有识之士在这里做出明智的创业选择,共享发展带来的丰硕收益。
发展思路
洛阳是新中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工业、科研力量比较雄厚。多年来,高新区充分利用洛阳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面向世界和产业未来,把力量主要集中在引导特色产业的发展上,着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独具我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高地,努力建设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高新区”。
(一)努力建设全国主要的高纯硅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光伏产业生产基地。
多晶硅为基础,洛阳高新区硅材料产业向下延伸出光伏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两条产业链,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初步的产业集群
洛阳中硅公司已经形成3000吨的多晶硅生产能力,正在建设四期2000吨多晶硅项目,预计2009年底投产。其承担的“863计划”项目“24对棒节能型多晶硅还原炉成套装置”通过了科技部鉴定,彻底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和市场的垄断。2008年年底,中硅高科公司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获批,实现了全省零的突破。
2007年省信息产业厅、发改委、科技厅联合批准洛阳高新区为省级硅电子产业基地。2008年省科技厅认定洛阳高新区为省级硅材料光伏特色产业基地。预计“十一五”末高新区硅电子材料产业争取达到300亿元的生产规模。
(二)努力建设中国最有影响的钛(钨钼)材料研究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
钛、钨、钼都被誉为“战略金属”,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和发展钛产业,洛阳有科技基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25研究所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钛合金精铸技术,精铸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钛及钛合金铸件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国内名列前茅。我区已经形成了以双瑞精铸钛业为代表的一批钛金属产业化项目。725所5000吨钛板带项目正在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从原材料海绵钛,到铸钛、钛板带材、钛产品、钛设备的完整产业链,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洛钼集团已于2007年4月在香港成功上市。该公司与美国钼业巨头菲利普斯道奇公司合作,正在建设4万吨钼冶炼技术改造项目。洛阳高科钼钨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86亿元的年产1500吨钼钨制品深加技改项目也正在建设之中。高新区正在筹建洛阳钨钼科技园,推动成立洛钼集团的研究中心,不断完善钼钨产业链条,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推动我区钼钨产业的迅猛发展。
(三)努力建设中国最有特色的特种轴承研发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
洛阳轴承产业在国内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自主创新优势、产品优势、人才优势和装备制造优势。区内轴研科技公司是河南省第一家科研院所改制上市公司。“十五”期间,轴研科技公司参与了我国轴承行业18项重点科技开发项目中的10项,获得国家级奖励31项。以轴研科技为代表的高端精密轴承产业的发展已经辐射带动了区内许多民营企业。
高新区正努力以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原机械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为技术平台,聚集现有轴承产业资源,建设特种轴承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高端精密轴承产业,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特种轴承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
(四)努力建设中国最具活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研发中心和整机、整套设备加工生产基地。
北玻公司是我区培育的民营科技企业的代表,主要从事以玻璃钢化技术为主的玻璃深加工技术及设备的研制、开发。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深加工设备制造商,其产品被应用在国家大剧院、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工程、游泳馆“水立方”工程等国内外许多重要工程上,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均在世界同行业中排名第一,其玻璃加工设备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5%,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40%。
洛阳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北玻公司玻璃平弯钢化机组、中色科技公司的有色金属板带箔材轧制机组等产品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特色。
除了上述四大支柱产业之外,高新区把生物制药产业也作为超前培育的重点产业予以支持。区内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高端新型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被列为国家创新基金首批支持的平台建设项目。该公司相继开发出国家级新兽药、新疫苗7个,其中5个新型疫苗填补了国际和国内空白,为全面防控禽流感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公司2007年投入使用的河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最大、行业唯一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任领导
洛阳高新区(自贸区洛阳片区、综保区)管委会副主任:尚江涛、魏莹
获得荣誉
2023年7月,入选赛迪“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67。
参考资料
高新区简介.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赛迪顾问发布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3).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8 09:05
目录
概述
基本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