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距离县城近2个小时车程。洪水村的船型茅草屋保留着古代黎族住宅的营造技艺,堪称黎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海南保存最完整的金字形茅草屋部落。村里保存完好的78间船型草屋,黎锦编织、酿酒技艺,醉人的黎族歌谣,吸引着大批“驴友”慕名而来。
王下乡素有“海南小西藏”之称,是昌江县最偏远、最贫困的乡镇。王下乡地处昌江黎族自治县东南角的霸王岭腹地,东临白沙县,西靠东方市,南与乐东交界。境内四周环山。
绵延起伏,河流纵横,林海莽莽,可谓是昌江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王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季木棉争艳;夏季青山含黛,百花竟放;秋季天高气爽,山泉叮咚;冬季云雾缥缈,峰峦迷离。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9%,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越,王下被称为“昌江肺腑”。此外,王下还盛产
海南黄花梨木,是闻名遐迩的“花梨木之乡”。
洪水村是一个“文化孤岛”。印象中,它是体现最原始的黎族文化地方,它隐身于海南西南群山中,从海口驱车到洪水至少需要5个小时。村民大多自给自足,种植水稻、橡胶和养猪,黎族文化的各种烙印在此都能找到。
2022年12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中,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委会俄力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原始的茅草屋一般寿命为十年左右,到了第三年左右,茅草材料就会霉烂,逢大雨还是会漏雨的,所以需要经常修补。茅草房最大的特点就是通风透气性好,冬暖夏凉,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防火,毕竟它是天然的。所以洪水村的茅草屋是最原始的,茅草房其实是用竹竿和茅草建成的,屋顶很低。茅草房都已经是经过改造了,屋顶增高,土墙使用茅草和泥土混合构筑,门窗的地方用木头或者水泥条,然后在窗内或者外面再挂一块用竹子编的席子,席子是正方的多,上边缘绑在窗框上,然后要开的时候用一根棍子撑开,就像古装戏里面的窗一样。屋顶则用事先编辑好的草排(用竹子或者树枝或者山藤之类的夹成一排排 ) 然后从周边到屋顶的顺序盖好,屋顶上竹竿与竹竿之间都是用麻绳或藤条捆绑的,茅草片的固定也采用麻绳和藤条来固定的,非常的结实。茅草屋都要用一个防风网罩在屋顶上。这样刮起风来也不会被掀走。
茅草屋的茅草腐烂、生虫子,容易被风掀走,但是智慧的黎乡人们,始终在不断的改进茅草屋、改进茅草材料的材质,譬如:采用质地优良的阔叶草,将其编织起来,这样抗台风性能也强了,经过防腐防虫处理后,这种茅草的使用寿命至少都能达到6-8年。通过对茅草材料的改进,也延长了茅草屋的寿命。在建造茅草屋的时候,人们也会充分考虑原始茅草屋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有效的避免。
如果您很喜欢茅草屋,那么您得亲自去体验一下,或者去考察那些著名的茅草屋建筑。这是个茅草屋部落,洪水村的茅草屋呈“金”字形,都是非常原始、自然的,每间都是精美的艺术品,虽然结构都大同小异,但是从小细节都能看出主人的匠心独运。只是这里的黎乡习俗已慢慢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生活方式,我们只能从
中国探险协会买下的几间茅草屋,找寻往昔黎族百姓用以耕作、纺织的工具。茅草屋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所以需要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保护好这片文化遗产。
洪水村灯光秀利用先进的灯光技术以及交互设备,营造出梦幻的黎村场景,将黎族特色文化投影在墙壁和屋顶上;在周边的稻田中,利用闪烁的激光灯在旁边的稻田里模拟萤火虫;利用激光设备在远处的山体上投影了动物运动与黎族图腾等。多种灯具照射着地面与树丛,配合上烟雾装置,让人仿佛置身梦境,穿越回古老的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