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藏(1913-2004),普宁里湖庵埔人。2004年8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人物生平
洪藏(1913-2004),普宁里湖庵埔人。1927年由榕江中学转入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今韩师),专修美术、音乐、工艺和体育课程。1931年毕业后到惠来县立第一小学任教。在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惠来城时,他掩护被反动派追捕的韩师进步同学李极端,将李藏在自己的宿舍里1个多星期。1933年,考取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在校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著作,加入了进步美术团体“MK木刻会”。1935年毕业后在普宁兴文中学担任美术、音乐教师,学校时已建立有党的地下组织,他在党的领导下正式参加了革命工作,1937年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区工委委员,是年以“别动队”的名义在里湖地区秘密组织武装活动。1938年夏,参与了党所领导的创办南侨中学的工作。
1939年夏,潮汕部分地区沦陷,形势日益严峻,为了进一步深入发动群众,他参与组织抗日演剧队,到农村地区巡回演出。1940年秋,与黄声等徒步从揭阳出发到香港,后经上海到达苏北抗日根据地参加了新四军。同年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先后担任了华中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干事、教授、《盐阜报》编辑等工作。1945年,调到东北局,任《东北画报》副总编,1947年任《西满画报》社社长。1948年冬,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先后创办了《天津画报》《武汉画报》等报刊。广州解放后作为军管会代表接管了广州美术学院。1950年,调到中央电影局中南影片经理公司华南分公司任经理,此后又相继调任中南公司经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副经理、代经理、经理等职。1980年任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兼中影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1949年后,洪藏主要致力于我国电影的发行放映事业,工作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2年,他参与了新中国的电影发行放映事业的筹建工作。当时中国的电影市场仍被官僚资本所控制,全国仅有600多家影院,大部分集中在几个大城市。为了打开局面,他与副经理丁达明依据党的政策,实行了统一排片组织上映国产片和外国进步影片的方针。同时还策划、举行了各种类型的影片展映活动,扩大了国产片的影响,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很快占领了这块宣传人民、教育人民的阵地。
第二阶段:1952-1956年,1952年底调到北京担任中国电影经理公司副经理,和当时的经理罗光达、杨少任等一起致力于全国电影发行放映事业的整顿、巩固和发展。在这一阶段,他负责分管干部的管理工作。当时全国省市公司的干部统一由中影公司调配管理,为了加强省市公司一级领导的力量,对干部曾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增强了各省市公司的领导力量。同时,中影公司还在沈阳建立了干部培训班,分期对干部进行轮训,以提高全国主要业务干部的素质。他与同事组建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5万人的电影发行放映队伍,建设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市场,更让8亿农民看上了电影,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第三阶段:1956-1966年,他在参与发行放映的全面工作的同时,着重主管电影的输出输入工作,开拓了一个世界性的进出口市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几年里,我国输入的外国影片仅限于苏联和东欧地区,输出的影片更是数量极少。为了使国产影片能在国际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加强了对亚非地区的输出,并把香港作为我国电影对外宣传的窗口予以特殊的重视,对欧美国家则制定了以非营业发行为主的策略。又极为重视对外事干部的配备和培养,由于有了一批政治思想较好、业务能力较强的外事、外语人才,我国的影片输出输入业务有了较大的发展,仅在1957年,就同57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输出输入的业务往来,并在国外多次举办中国电影周,还在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立了电影代表处。
第四阶段:1973年,他调到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1978年调回文化部电影局,任副局长兼中影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同时还被选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常务理事。到1985年这六年中,他与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大力整顿、恢复中影公司的业务,完善规章制度,统一干部的思想认识。还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接班人。
1985年离休。1985-1993年曾被汕头经济特区聘请为顾问。1993年参与发起成立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任历届理事。2004年8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