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原拉丁学名:Xanthomonas manihotis(Artheodet Bey.)Stars异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ihotis Starr.)是一种病菌,主要危害叶片、茎部,属系统性分布为害整株病害。
主要危害叶片、茎部,属系统性分布为害整株病害。叶片染病形成湿色角斑,湿度大时其上流胶,初为白色粘液,后变为黄褐色,致植株萎蔫、流胶。茎部染病常致茎凹陷,分泌出大量胶质物,加速叶片枯萎。块根染病
维管束变为黄褐色,根系及维管柬出现干腐,严重的全株死亡。
菌体杆状,极生单
鞭毛,大小1.1~1.2×0.3~0.4(um),多数单个排列,少数3~4个连接成短链。不产生
芽孢,无
荚膜,
革兰氏染色阴性。
病菌在老熟茎秆的韧皮部里存活,主要靠带菌的种茎进行远距离传播,此外雨水、昆虫、病土及带菌工具也可传播。生产上栽种染病病株,发芽不久,叶柄及茎上即流胶,胶内病原细菌经雨水传播到健株上,先在叶片上形成角斑,湿度大时病部也流胶,使病斑内细菌由导管经叶片转移至茎内,并向上下移动,造成发病流胶。
(3)实行轮作,重病田块土壤休闲6个月,也可与其他非
寄主作物轮作。
(6)加强田间管理。种植前用饱和
石灰水浸泡种茎,病田土壤和农具要进行消毒,控制病田流水和土壤传入无病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