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是由一种虹彩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感染赤鲈(Perca fluviatilis,俗名河鲈)、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欧鲇(Silurus glanis)和鮰(Ictalurus melas)。
病害学史
1985年首次确定和命名的这种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也是第一种导致澳大利亚有鳍鱼暴发死亡的病毒。
病原特征
病原分类
鱼类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原为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简称EHNV),属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截止2023年已发现三个相似的病毒种,感染不同的宿主,分别称为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 欧洲六须鲇病毒(European sheatfish virus,简称ESV)和欧洲鲶鱼病毒(European catfish virus,简称ECV)。截止2023年,EHNV仅发生于澳大利亚,ECV和ESV仅在欧洲检测到。
形态特征
鱼类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是由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引起的有鳍鱼类临床或亚临床的系统性感染。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属于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病毒颗粒较大(150~180纳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有囊膜时的浮密度为1.28克/立方厘米,无囊膜时为1.32克/立方厘米。病毒基因组为150~170千碱基对的双链DNA,有105个蛋白基因。在胞核和胞质中均可进行复制。该属病毒有共同抗原,有多种检测方法。
蛙病毒属的很多成员能感染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这些病毒都非常相似,其主要衣壳蛋白(MCP)占病毒总蛋白90%以上,且MCP基因具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域,是鉴定蛙病毒的重要依据。
为害症状
分布范围
虹鳟的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感染仅发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马兰比季河和肖尔黑文河流域的鱼场。河鲈的发病地区不连续地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在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和澳大利亚首都地区,逐渐往马兰比季河流域的上游蔓延。在南澳洲的默里河呈相似的蔓延趋势。
然而,由于极低的流行率和近似于自然死亡的死亡率,该病很容易被忽视或漏检,因此实际流行范围甚至国家都可能远远大于上述范围。
流行情况
传播途径
流行特点
一般在水温12~18℃时潜伏期为10~28天,19~21℃为10~11天,天然水体中的河鲈低于12℃时一般不会发病,对虹鳟危害相对较小,自然感染水温为11~20℃时,潜伏期为3~20天。
诊断方法
病鱼可能会出现皮肤、鱼鳍和鳃的损伤以及死亡。濒死的鱼表现为体位失衡,鱼腮开张,体色沉暗。少数鱼的肝、肾和脾会肿大。肝坏死部位表现为局灶性白色或黄色损伤。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