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针
针灸术语
浅针来源于古代“九针”中的“鍉针”。鍉针的针型与手法原则,据《灵枢》记载:“身大、末圆,锐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归纳鍉针特点:①针身粗。②针尖圆而微尖。③刺在经脉络脉的表层。④以按推的指势致气。
来源与流传
如将浅针外型、手法与鍉针作一比较,明显看到,浅针针身亦粗以针尖亦圆而微尖,针刺亦在经脉络脉的表层,并通过指甲搔爬针柄和按推的指势,发生颤动以致气。鍉针与浅针的针型和手法,若合符节。由此可以肯定,浅针来源于古代“九针”中的“鍉针”。
此种针法,五六十年前,在华北、东北、四川、河南等地颇为流行。由其用指甲搔爬针柄。以“推”致气,故呼为“推针”。又以其刺浅,故亦呼为“浅针”。
本型针术,系在六十年前,从河南商城县夏净庭老师与辽宁省辽源县韩辉圆老师学来的。夏老师名用康,净庭乃其别号。韩老师名继赠,辉圆乃其别号。两师手法,微有差异,大体一致。夏净庭系家学渊源,几代均精针灸。当时黄廷翼先生随师学习,而受其真传。经过五、六十年的针灸临床,将浅针适应症领域不断扩大。目前浅针在福建省使用较广,主要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失眠、头痛、三叉神经痛、耳鸣、假性近视、目赤肿痛等,尤以治疗失眠功效突出。
浅针形状与毫针对比,较短,较粗,针柄缠绕着细如细发之银丝,全针粗如麦穗管,头大,末锐。
(1)针粗:在针柄处,梢径横断面约为0.15厘米,从外柄走向针身,粗度大部分一致。到将近针尖约0.7~1.0厘米处,逐渐细小,终至尖末。
(2)针长:全长约6.8~7.8厘米,针柄长约4.4~4.7厘米,针身长约1.7~3.1厘米。
近十几年,浅针形状已微有变化。目前浅针只有福建省长乐针灸用品厂有生产(凤寿牌,需定制)
操作次序
取穴
欲求疗效,先要取穴准确。窦汉卿在《标幽赋》中强调“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但事实证明,不少阳经穴位,亦有动脉应指,如“人迎”
“冲阳”等是。而明经穴位,在筋骨之侧而陷下者更多,如“尺泽”、“曲泽”、“大陵”等是。近代取穴,多从下列八方面找寻,准确而且便利。
(1)肌肉陷凹处,即肌肉肌腱之间。如臂膊部及大小腿部各大肌群间之经穴,多属此型。
(2)两骨之间,包括各脊椎骨相接之间隙中。
(3)两筋之间。
(4)关节前后,即两骨相去之前后。
(5)动脉应指处。
(6)分肤皱纹,如指、肘、腕、掌以及膝、趾等关节之横纹上。
(7)五官周围。
(8)骨缝陷处。指单骨之陷下骨缝处,如“少商”、“鱼腰”等。
《灵枢》载:“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可知,穴位即所谓“节之交”,不在皮、肉、筋、骨,而在彼此皮肉筋骨之交会处,即所谓“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上述八点,即“节之交”具体化之说明。依此取穴,将似“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收到简易准确之效。但应注意,不少穴位,一穴兼具几点。如委中穴,具有肌肉陷凹处,分肤皱纹,关节前后,动脉应相等方面。此外更应注意:不少穴位,须在一定体位下穴窍方开。如《灵枢》载有:“曲泽”、“天井”、“曲池”,应屈肘取之。
“曲泉”、“阴谷”,应屈足取之。“阴陵”、“阳陵”,应伸足取之。刺“上关”,应开口。刺“下关”,应闭口。刺“犊鼻”,膝宜屈。刺“ 内关、外关”,手宜伸……诸如此类穴位,必按其不可违反之取穴体位找寻,否则,针虽入体,不能入穴。
揣摸按循
穴位既得,医者以左手指在穴之左、右、上、下反复揉按。所谓“知为针者,信其左”,即此意。其作用:
(1)观察穴位有否压痛或酸麻反应,以及皮肤软坚如何,肤下有否硬节等,从而诊察疾病,筛选穴位。《灵枢》所谓:“在腧横居,切之独坚”。《标幽赋》所谓“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皆即此意。
(2)使气血流通,提高疗效。《难经》所谓:“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
爪切
左手拇指甲切于穴上,横竖各一切,成“十”形甲痕。
其作用:
(1)麻痹局部神经,减少进针痛感。
(2)保证针刺稳准,达到《灵枢》“正指直刺,无针右左”之要求。
(3)宣散气血,《标幽赋》所谓:“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
持针和进针准备
以右手食、中两指夹将针柄(约在针柄靠近顶端的三分之一处),右拇指末节轻顶住针柄顶端。将针尖轻放在爪切之“+”甲痕上(注意:拇指不要用力,以免病人有痛感)。
推法
右拇指轻按针顶,右中指甲搔爬针柄。搔爬方向是从针柄下端搔向顶端。如此终而复始、下而复上地连续搔爬9次。这手法叫做“推”。根据病之轻重与所针穴位在治疗作用上所起主次关系,可加倍搔爬次数,一倍,二倍,三倍……这手法作用是:
(1)右手指甲搔爬针柄,即产生振颤于穴上,由外而内,以致其气,发生生理电位变化,为第二步运用补或泻手法,起调整预备之作用。
(2)搔爬产生振颤,运用适当可消除针尖在肌肤上的痛感。
补法和泻法
(l)泻法:紧接“推”法之后,针尖仍在穴上。医者将右拇、食、中三指,似扶似握地松掐外柄。具体要求是:三指围掐要“松”,与针柄有些距离,而针又不可脱手。同时将针柄作“反时针”方向旋转。一般连续6次。
(2)补法:紧接“推”法之后,针尖仍在穴上。医者将右中、食两相夹住针柄,右拇指按针顶,反复作提起复按动作。一般连续6次。
(3)附注:在二十年代,浅针补法有两种。其一种即如上述。另一种是:紧接“推”法之后,针尖仍在穴上。医者将右食、中两指夹住针柄,右拇指按针顶作“顺时针”方向旋转。一般连续6次。第二种补法与泻法差异点为:“顺”、“反”时针方向不同,及拇、食、中三指,在“泻”则松,在“补”不松,以达到动而伸之为“泻”与推而内之为“补”之作用。但掌握不好,“补”、“泻”易混。而第一种补法,则用提按,不用环转,与泻法截然不同,易于掌握,故在教学和临床中,多采用第一种补法。
泻法,如应着重泻实,则可加大“反时针”之旋转幅度。补法,如应着重补虚,则可加强徐按动作,或加大“顺时针”之旋转幅度(后者,指第二种补法,前者,指第一种补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6 14:12
目录
概述
来源与流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