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角测量仪由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United State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的威廉·济斯曼(William Zisman)博士发明,由莱姆-哈特公司(ramé-hart instrument co.)于1960年代试制成功。人们不仅可以生产基于济斯曼博士设计思想的手动接触角仪,还开发出了各种利用摄像机和
软件控制的全自动测角仪,测量领域也不仅局限于测量液体
接触角和
表面能,还括展到
表面张力的
悬滴法(pendant drop)和躺滴法(sessile drop)测量等等其他技术中。手动接触角仪需要操作员从
显微镜目镜中观察测量。新一代测角仪则可利用摄像机和计算机软件自动获取和分析液滴形状。这将极大方便人们的生活和专业学习。
5.示值误差检定:选用标准正多面棱体和
自准直仪做标准,将棱体借助心轴固定在分度头上,仪器度盘位于0°位置,调整多面棱体,使其0°工作面与自准直仪照准,在分度头读数装置中读数,然后转动分度头,使度盘分别为30°…60°…330°位置,每个测回的示值用最大与最小之差来确定。
晶体测角仪(goniometer)是测量晶体面角以研究晶体几何形状的仪器。常用的有接触测角仪和反射测角仪。最普通的接触测角仪(contact goniometer)相当于
量角器加一小尺,适用于较大晶体的测量,精度较低,只达12°。反射测角仪有单圈反射测角仪和双圈反射测角仪两种。
单圈反射测角仪(one circle reflection goniometer)主要由水平圈、光管、视物管(望远镜)和掣晶台四部分组成。根据晶面对光线反射的性质,利用光学系统进行测量,精度较高,可达1′,适用于测量粒径约数毫米而且晶面平整光滑的小晶体。
双圈反射测角仪(two circle reflection goniometer)比单圈反射测角仪多一个直立圈,使晶体可绕互相垂直的两个轴任意转动,大大简化了测量手续,是
晶体测量的主要仪器。用接触测角仪或单圈反射测角仪测得的是每两个晶面法线间的夹角值,即面角值。而由双圈反射测角仪测得的则是每一个晶面的一组球面坐标值——方位角和极距角值,前者相当于地球上的经度,而后者则相当于纬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