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反攻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
鸦片战争期间,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4月,英国内阁认为义律向中国清朝政府勒索太少,决定将其召回,改派璞鼎查为全权代表,扩大侵华战争。8月,璞鼎查率舰船37艘,陆军2500人离香港北上,攻破福建厦门,占据鼓浪屿,旋北进浙江,与清军进行浙东之战。
至10月中旬,英军相继占定海、镇海、宁城。浙东三城失守后,清廷委任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赴浙督办军务,并从各省调兵增援。1842年3月上旬,抵浙援军已达万余,另有乡勇2万余人。奕经遂决定实施水陆反攻,企图一举收复三城。3月10日,总兵段永福率2400人袭击宁波,冲入城内后,遭敌阻击而撤出战斗;副将朱贵率1900余人从大宝山进攻镇海也失利;夜袭定海的水上一路因风潮不顺一再延期,反攻三城遂告失败。后驻宁波英军乘势进攻慈溪和城西大宝山等地,清军大败,退守曹娥江以西。浙东之战,清军终因武器较差、战术落后,而失败丢城,特别是久经准备的浙东反攻,清军兵力虽占优势,然仅以少数兵力同时长距离奔袭宁波、镇海,未能发挥本土作战的优势抵近进攻,终致失利。清道光帝见浙东反攻失败,遂调盛京将军耆英赶赴江南,准备与英军媾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11 08:0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