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位于
浙江省杭州市,举办者为
浙江省人民政府,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
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成员、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历史沿革
晚清时期(1897-1911)
1897年7月(阴历),杭州知府林启在西子湖畔金沙港怡贤王旧祠和关帝庙(现曲院风荷公园内)创办“蚕学馆”,拉开了中国近代纺织丝绸教育的帷幕。蚕学馆以服务中国蚕丝事业为宗旨,采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大批蚕丝技术人才,受到社会的肯定和政府的嘉奖,被誉为“开全国蚕桑改良之先声”。
1908年6月(阴历),浙江巡抚增韫因蚕学馆办学成效卓著,奏请清政府将学校更名为“浙江中等蚕桑学堂”。同年8月,翰林院侍读吴士鉴奏请清政府将学校升格为“浙江高等蚕桑学堂”,清政府批准,并令浙江巡抚增韫妥为筹办。
民国时期(1912-1949)
1912年4月,学校更名为“浙江中等蚕桑学校”;1913年,先后更名为“浙江公立甲种蚕桑学校”“浙江省立甲种蚕业学校”;1926年3月,更名为“浙江省立蚕桑科职业学校”;1927年,从五年级起分设制丝、养蚕两系,并开始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1928年后,先后更名为“浙江省立高级蚕桑科中学”“浙江省立高级蚕桑科职业学校”“浙江省立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1936年10月,更名为“浙江省立杭州蚕丝职业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浙江理工大学易地十处,1944年,到前路乡应氏宗祠办学,1945年12月,学校搬回杭州。
新中国时期(1949—2004)
1950年8月,学校在萧山坎山设立分部;9月,高级部制丝科迁入分部。1952年1月,根据中央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实行专业化办学”的指示,学校本部(杭州古荡)并入“国立湖州高级蚕丝职业学校”,成立“浙江省蚕桑技术学校”;学校分部(萧山坎山)成立“浙江省制丝技术学校”。
1952年9月,浙江省制丝技术学校合并了“浙江工业干部学校”纺织科,更名为“浙江省杭州纺织工业学校”,设制丝、纺织两个专业。
1953年夏,学校合并了“浙江省杭州工人技术学校”,更名为“浙江省杭州工业学校”,设制丝科、纺织科、棉织科、机械科;1955年11月,改名为“杭州工业学校”。1958年7月,更名为“浙江纺织专科学校”,设制丝、丝织、棉纺、棉织、纺织机械等专业;1959年,制丝、丝织专业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60年3月,学校与浙江大学部分系科和浙江电力专科学校、浙江机械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杭州工学院”;1961年9月,杭州工学院并入浙江大学,同时恢复浙江纺织专科学校。1962年8月,更名为“浙江丝绸专科学校”。1964年8月,更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65年,设置制丝、丝织、印染专业。文革期间,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受到严重的干扰破坏。1970年8月,学校被下放,改名为“杭州工业学校”。1975年8月,国务院批准恢复“浙江丝绸工学院”,设制丝、丝织、印染、丝绸机械专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进行了改革整顿,增设了电子自动化、丝绸美术与品种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1994年,开始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99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
21世纪后(2004年至今)
2004年5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1月,浙江理工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浙江理工大学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2011年,成为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2年5月,浙江理工大学被教育部评为“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3年,成为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同年,学校三个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5年7月,学校入选首批50家
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6年10月10日,浙江理工大学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共建浙江理工大学余杭国际校区暨杭州国际时尚学院。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并与瓯海区人民政府共建“浙江理工大学瓯海研究院”。2018年7月,浙江理工大学被教育部评为“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0年,浙江理工大学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同年12月,学校加入
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
2021年9月,浙江理工大学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022年8月29日,浙江理工大学杭州临平校区正式启用。2023年,学校荣获浙江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网络安全”“IPv6规模部署”“数智治理”和“校园新基建”全部4个方向的荣誉。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浙江理工大学设有19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59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浙江理工大学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8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拥有省登峰学科1个,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一流学科A类6个、省一流学科B类6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11个。化学学科位居ESI学科全球排名前2‰,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浙江理工大学在校教职工2680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345人,副高职称719人。拥有国家级人才3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达国家院士2人,省部级人才103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浙江理工大学拥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28个,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9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拥有23门国家一流课程,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合作交流
浙江理工大学是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截至2024年5月,浙江理工大学已与44个国家和地区的155所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
马兰戈尼学院(法国)举办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马兰戈尼时尚设计学院,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
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项,与
毛里求斯大学、
苏里南大学共建2所孔子学院,留学生教育迅速发展。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浙江理工大学拥有一批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 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研究室,拥有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40余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平台,9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社科平台,5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024年,浙江理工大学新增3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载体。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5月,浙江理工大学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鲁迅文学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项,2016年至今获得省部级奖励370余项。
学术资源
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馆舍面积4.25万平方米,分布下沙、临平两个校区,设有艺术书11刊、期刊/工具书、浙理文库、浙理创库、信息共享空间等十余个借阅室和各类空间,5000多个阅览座位。截至2023年11月,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277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0.97册,电子图书总量超过228万种,纸质期刊571种,电子数据库45个,ScienceDirect、IEL、Ebsco、WebofScience、Springer等主要数据库均已配备。其中,纺织、服装特色学科的收藏品种和数量在全国已有相当影响,理学、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的馆藏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浙江高校数字图书馆五个分中心之一。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月刊,ISSN 1673-3851,CN 33-1338/TS。单月集中出版自然科学类型文章,双月集中出版社会科学类文章,本刊为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收录期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来源期刊,曾连续两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乌利希期刊指南等收录,并作为长期文献源。
《丝绸》创刊于1956年,月刊,ISSN 1001-7003,CN 33-1122/TS。是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丝绸协会和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办的纺织丝绸行业内发行量大且具权威性的学术期刊。入选CSCD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纺织领域高质量期刊(T2),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浙江树人出版奖和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等奖项。
《现代纺织技术》创刊于1985年,月刊,ISSN 1009-265X,CN 33-1249/TS。本刊是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科技期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纺织领域高质量期刊(T3)和科学引文数据库(SCD),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奖项。
《中国丝绸年鉴》,ISSN 1671-2099,CN 11-4700/Z。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支持、中国丝绸协会主办,浙江理工大学联办的行业性、资料性实用工具书刊,同时具有国家茧丝绸行业公报和茧丝绸行业编年史的性质。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浙江理工大学校标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中间是以校名英文缩写的首字母“Z”为基本骨架和第一识别元素,简洁的图形同时明确包含中文“工”字,点明“浙江理工大学”;下方有“1897”字样,代表学校前身蚕学馆建校时间;外环上方是“浙江理工大学”的英文大写,下方是中文校名。
浙江理工大学校徽为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员工佩戴的校徽为红底白字,学生佩戴的校徽为白底红字。
浙江理工大学校旗为蓝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校标和中英文“浙江理工大学”校名。
浙江理工大学吉祥物名为“思思”,谐音“蚕丝、丝绸”,以浙江理工大学的前身——蚕学馆为创作灵感,塑造出蚕宝宝的卡通形象,活泼灵性、阳光可爱。吉祥物思思不仅体现了浙江理工大学“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等的办学理念,寓意学校蓬勃生机、繁荣昌盛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十分准确地体现了学校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传递了“求是笃实”的校风和“厚德致远 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
精神文化
浙江理工大学校校风为“求是笃实”。求,意为探索、寻取;是,意为事物的真相和发展的规律;笃,意为纯一、专一;实,坚实、实在。笃实,指纯厚朴实,忠诚专一。
浙江理工大学校训为“厚德致远 博学敦行”。从“德、志、学、行”四个方面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要求师生重视道德修养,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博采众长,纯厚朴实,身体力行。
学校校歌是《浙江理工大学校歌》,清松、建宏作词,孟可作曲。
校区情况
浙江理工大学法定住址为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学校设有下沙校区、临平校区,文一校区3个校区,科技与艺术学院(独立学院)于2015年2月16日落户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康阳大道58号。
下沙校区
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号大街928号。2024年,该校区录取了理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各学院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临平校区
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位于杭州市临平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康泰路8号,总用地面积约517.114亩,共新建22个单体建筑,包括18个教学行政和生活配套用房、4个附属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30.06万平方米。新建成的校区迁入服装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国际时装技术学院、马兰戈尼时尚设计学院、法政学院和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学院,设有3个博士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省一流学科、16个专业、12个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文一校区
浙江理工大学文一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路118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宝铎楼
浙江理工大学宝铎楼取“木铎声声 薪火相传”之意。钟楼原为浙江丝绸工学院时期文一校区内的地标性建筑,是理工大学的精神象征。复建钟楼,一是纪念学校在丝绸工学院时期艰苦创业的发展历程,更是激励后来者继承学校优秀的文化传统。
丝绸博物馆
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现有藏品3000余件(组),包括丝绸国礼,北京奥运会、杭州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礼服,学校师生校友在重大比赛中获奖时装,非遗大师作品,20世纪50-80年代的丝绸纹样,丝绸史料、手迹、校史档案、机械设备等各种藏品。通过丝绸技艺、历史、文化、教育、艺术等的展示,致力弘扬以丝绸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