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于2020年6月3日揭牌成立,2020年12月16日注册成立上海浙江大学高等研究院,列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下属独立法人事业单位。高研院将围绕前沿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集“计算+”全球人才引育高地、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创新引擎和长三角创新创业生态圈于一体的重大科创平台,助推上海市加快建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支撑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杆和创新载体。
坚持“面向未来、引领创新、链接全球、支撑发展”的原则,围绕“计算+”的基础理论、模型算力、学科交叉赋能应用场景的功能布局,构建“1+3+X”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即1个“计算+AI”前沿研究基地,3个“计算+”创新实验室(“计算+金融”“计算+生物”“计算+工程”)以及多个公共服务与支撑平台,旨在成为人工智能国家实验室主力军。
建成全球领先的“计算+”学科会聚平台,构建全球最佳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人类从科学实验、模型归纳和模拟仿真迈向以“计算+AI”为核心的数据洪流型(Data Torrent)第四范式发展。以学科交叉为核心,研究具备“学会学习”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及突破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能力,以处理不确定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环境下复杂问题,勇闯人工智能发展的“无人区” 、赋能具体场景和任务。
以区块链、密码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研究面向数字金融发展所需的隐私计算、区块链硬件等核心技术,开展数字金融创新应用。联合国际电信联盟、世界一流高校,政产学研合作组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国际联合实验室”,推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从临床大数据、基因组大数据出发,利用高性能分子动力学模拟、自由能微扰理论,深度学习等先进算法,构建“计算+生物”新一代智能系统,实现针对肿瘤免疫与神经创伤等药物等精准设计。推动传统药物研发向人工智能新时代迈进。
以“计算+”为核心,整合浙江大学工科资源,组建以能源、建工、海洋、机械、航空航天等学科交叉的计算工程研究团队,同时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长三角区域需求,打造“计算+工程”实验室,开展高水平科研和社会服务。
浙江大学携手繁星公益基金设立“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共同致力于计算与生物、医疗、农业、食品等交叉领域的前沿科学和基础研究方面的探索。繁星科学基金将以“计算+生物医疗”“计算+农业食品”和“先进计算”3个创新实验室为载体,支持科研团队开展前沿的、具有突破性的科学研究项目,旨在取得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通过科技创新创造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