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农学系是浙江大学院系之一,成立于1910年,其前身是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农学科,1998年,原浙江大学四校合并后,成立了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师资队伍整体力量雄厚。现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9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和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系所简介
农学系成立于1910年,其前身是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农学科,1914年改为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农学科,1929年成立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8年院系调整,成立浙江农学院(后浙江农业大学),设农学系;1998年原浙江大学四校合并后,成立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设农学系至今。
农学系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
博士后流动站;作物学下属二级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均系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其中作物遗传育种现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种子科学在全国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在全国最早开始培养种子科学硕士研究生,是目前我国唯一能培养种子学科博士学位的单位。
师资力量
农学系现建有作物科学研究所,教职工38名,其中教授16名,博士生导师14人,副教授12名,兼职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跨(新)世纪人才2人、浙江省151人才7人。
科研项目
农学系自成立一百年来,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农学系的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农学系继承和发扬“求是、奋进”校风,大力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已培养各类毕业生约5000名,其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0多名,外国留学生100多名。经过不断建设,已经初建了仪器设备先进的9个专业实验室,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精干和素质优良的教学科研队伍,在教学、科研和科技兴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农学系现承担国家973项目、
国家863计划、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研究领域
(1) 植物基因组学及分子操纵
应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针对一些重要的农艺性状(如抗病虫性、抗逆性、品质、产量等),大规模地鉴定和分离重要植物功能基因及其表达调控因子和元件,揭示其分子与环境调控机理,弄清其信号传导与响应过程,为选育高产、优质、高效和抗逆性强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系奠定物质基础;已经从水稻和棉花等作物上定位和克隆了一批重要农艺基因,如水稻内源
抗除草剂基因、受低温调节的结实率相关基因、棉花抗黄萎病基因等。该研究领域现有教授3名。
(2) 生物信息学与数量遗传
研究基因组及其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基因组功能基因定位、进化等研究;数量遗传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提出重要的遗传模型和创新的统计方法。在Bioinformatics、Genetics、PLoS ONE、TAG、BMC Genomic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了系列论文,所提出的一些分析方法和遗传模型已被国内外学者广为采用。在作物基因组功能基因和进化分析、品质遗传和杂种优势分析、作物稳定性和抗逆性分析、遗传资源多样性评价、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使我国的生物信息学和数量遗传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由于研究领域特点,本方向国际交流密切,合作频繁;与其他学科(包括医学、动植物和微生物学)合作普遍;学科交叉明显,本方向研究生除了来自生物学领域,还来自计算机、统计、数学等学科领域。该研究领域现有教授3名。
(3) 作物育种与优异种质创新
研究稻、麦、棉、油菜、玉米等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逆等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QTLs基因定位、育种新技术以及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等研究,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方法。发掘植物重要有利基因,利用远缘杂交、理化诱变技术、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法创造优异种质资源,推动转基因等各种生物高科技在育种上的应用。该研究领域现有教授2名。
研究耐旱、耐寒与多胺代谢关系、代谢途径以及调控机制,寻找调控种子质量的新途径;进行种子包衣,种子引发,种子质量控制,种子生产的化学调控,种子活力,种子贮藏,种子检验的研究;研究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开展水稻特异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研究,为高效、合理利用植物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参与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参与国家种子检验规程、种子贮藏标准、种子包装标准等的制定,推动种子工程的实施。本方向是农业部的种子科技培训基地,在国内最早开始培养种子科学硕士生,是全国唯一招收种子科学博士生的学科点。该研究领域现有教授2名。
(5) 作物逆境分子生理与调控
以评价主要农作物对非生物胁迫因子的耐性(抗性)的基因型差异、筛选和创建特异种质材料、解析基因型耐性差异的生理与分子机理以及克隆相关基因为目标开展研究,近年来在重金属(镉)、铝毒(酸土)、盐分、渍水等非生物胁迫耐性的作物资源筛选和机理研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取得了一批特异种质材料,构建了相应的DH群体,提出了耐性鉴定和种质筛选技术平台和减轻胁迫为害的生产技术措施,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的相关实验室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一篇,在国内外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该研究领域现有教授2名。
(6) 作物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
探讨主要农作物产品品质形成与相关代谢规律,创制特异种质材料与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阐明品质形成有关的生理生态与分子机制,提出农产品品质调控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建立高品质植物性农产品的生产新体系。近年来在作物品质形成的遗传和生理生态机理,在油菜、稻米、大麦等的品质形成与调控改良,除草剂与
次生代谢物发展历史
一、创建发展期(1910-1945)
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于1910年9月成立,租赁杭州市马坡巷为所址,它是浙江近代农业教育的发端,也是农学系的前身。当时招生100名,培养了浙江省第一批中等农业教育人才。1912年,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改名为浙江中等农业学堂,设三年制的农学科,1913年冬,学校改称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设农学科。1924年秋,又改称浙江省公立农业专门学校,设农学科。1927年8月,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正式成立,下设农艺、森林、园艺、蚕桑和农业社会等五个学系。
二、艰难发展期(1945-1949)
1945年日本投降,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浙江大学从贵州陆续回迁,至1946年9月师生员工全部迁回杭州。农艺系随农学院一起,回到了杭州华家池。1946年上海临时大学农艺系学生并入。
解放前夕的浙江大学农学院,处于艰难时期,农艺系的师生与浙大师生一道,在党的地下组织领导下,掀起护校运动,迎接解放。
三、恢复发展期(1949-1966)
1949年5月3日 杭州解放,7月,杭州军管会公布成立浙江大学校务委员会,蔡邦华继续担任农学院院长,肖辅继续担任农艺系系主任。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内,农艺系主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对旧的教学内容和制度进行改革,强调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和结合生产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农艺系的师生也经常深入农村和农场实习基地进行耕作劳动和试验实践。1949年10月初,金华英士大学撤消,该校农艺系学生和部分教师并入浙大农学院农艺系。11月,农学院的党、团、工会组织相继建立。
1952年9月至1953年3月为院系调整和浙江农学院成立阶段。1952年10月1日浙江大学农学院独立成为浙江农学院,下设农学系(农学专业和果树蔬菜专业)、蚕桑系(蚕桑专业)、植物保护系(植物保护专业)三个系四个专业,另设有茶业专修科。农艺系改称农学系,熊同和任农学系系主任。
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又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当时只有苏联的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党和政府提出了向苏联学习的号召。学校以苏联农业教育为蓝本,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改革。农学系的教学计划,基本参照苏联季米里耶捷夫农学院农学系五年的教学计划,存在学生负担过重、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所削弱的弊端。经过试行,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调整,才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计划。当时教师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积极性很高,先后派出11名教师参加高教部和农业部举办的由苏联专家主讲的全国有关的讲习班,如米丘林遗传学讲习班、作物栽培讲习班等,开出达尔文主义、米丘林遗传学、耕作学和牧草栽培学等新课程。苏联专家也先后来校参观、考察,开展学术活动,介绍苏联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等情况。农学系师生开始学习和研究米丘林学说,并用它来指导科学研究工作。在棉花、大豆、洋麻、甘薯等的遗传学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个时期是农学系恢复发展、不断完善时期。与农学系有关的教学、科研用房,如东大楼、平房教室、种子挂藏室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教学实验基地和农场也得到扩充和重建;学生科研协会相继建立。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上虽然变动较多,但由于教学秩序比较正常,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农学系从1954年开始培养研究生,到文化大革命,先后毕业12名,其中外国留学生3名。并与农业部合办种子讲习班,开始为全国培养种子人才,这为设立种子专业创造了条件。
1960年,浙江农学院与有关学院合并成立
浙江农业大学,并与
浙江省农科院四、发展受挫期(1966-1976)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
文化大革命”,教育战线是受到摧残和破坏的“重灾区”,农业教育更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
文革期间,校内的一些“红卫兵”、“战斗队”等造反派,以“破四旧”、横扫“牛鬼蛇神”为名,掀起揪“走资派”、批“
反动学术权威农业学大寨农学系教师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顶住压力,排除干扰,仍开展了一些教学和科研工作,如编写教材,为后来的教材出版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农学系遗传育种教研组的老师,顶住“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坚持往返于浙江、福建、海南岛等地,培育出水稻和其他作物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五、快速发展期(1976-1998)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农学系的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期。1977年6月,在文革期间合并而成的大农学系重新恢复为农学、植保和土化三系建制,1978年,恢复种子专业,两年制农学专修科也开始招收学生。农学系行政机构在中断10多年后重新恢复,季道藩任系主任,丁元树任副主任。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基本建设有了扩大,农学系教学、科研用房有了很大的改善,1978年由农业部投资建造28000平方米教学科研中心大楼,农学系位于南楼主楼的东侧部分,1580平方米的种子楼也于1984年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此后,农学系的教学、科研、培训、办公场所相对固定。1983年,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学系增设了农业教育与技术推广专科(学制两年)。在学科建设方面,1984年省教育厅给予农学系的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生态学重点学科各5万元经费补助,用于实验室建设。
1984年和1990年,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农业生态和耕作学研究所相继从农学系中分出,单独建制。此后农学系稳定在40人左右的教师队伍。
六、稳步推进期(1998-)
经国务院批准, 1998年9月15日 ,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
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农学系隶属于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四校合并后,农学系进入学科交叉、融合和平稳推进阶段。四校合并之初,农学系设立两个研究所,即以原来的作物栽培教研组和作物遗传育种教研组为基本单元,建立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作物遗传育种与种子工程研究所,分属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2个博士点,分设3个和5个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的方向是:(1)作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方向;(2)作物品质生理生态与调控方向;(3)作物生产宏观管理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的5个方向是:(1)作物遗传改良方向;(2)植物分子技术研究方向;(3)数量遗传方向;(4)种子科学方向;(5)良种高产栽培技术。2001年,随着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加快以及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2个研究所又进一步合并为新的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作物学一级学科的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重新凝炼学科方向,整合原有两个研究所的教职员工,建立了6个新的学科方向:(1)植物基因组学与基因操作;(2)生物信息学与数量遗传;(3)植物分子育种与种质创新;(4)种子科学与工程;(5)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调控;(6)植物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方向的调整,使传统的老学科又焕发了新的生机,走上了健康、稳定、蓬勃向上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