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浙江大学二级学院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Ocean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是浙江大学直属专业学院之一,是在杭州本部以外建立的办学特区。
历史沿革
2003年4月,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2009年5月,海洋研究中心、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先后成立。
2012年4月,海洋学院筹建领导小组成立。12月,海洋学院(筹)成立,舟山校区开始动工。
2013年7月,正式成立海洋学院。
2015年8月,舟山校区投入使用。9月,海洋学院整体迁入舟山校区,国家海洋局与浙江大学签约共建浙大海洋研究院。
2023年5月20日,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发展委员会在舟山校区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建有海洋科学系、海洋工程学系、海洋信息学系和港航物流与自由贸易岛研究中心,设有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科学3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共有专任教师139人(含海洋研究院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0人,百人计划研究员13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10人,讲师/助理研究员3人。近40名教师为院士、国家引才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省特级专家、求是特聘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专任教师100%拥有博士学位,40%拥有海外博士学位,55%为海外引进人才,70%为45周岁及以下青年学者。
拥有双聘院士2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7人、文科领军人才1人。
双聘院士:潘德炉等。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朱嵘华。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宋金宝、王立忠。
浙江省特级专家:陈鹰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2月,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二级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点:海洋科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海洋工程、海洋信息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
硬件设施
截至2021年9月,学院在舟山校区建设了“三池(消声水池、波流水池、操纵性水池)、六槽(推移质水槽、U型折叠式水槽、大型断面实验水槽、环形水槽、精密玻璃实验水槽、旋转水槽)、一筒(60MPa压力筒)、一台(双六自由度仿真实验平台)”等实验设施群;在定海摘箬山岛,建设有中国第一个海洋科技示范岛。
海洋学院建成集群主要指标:共计1456核。其中,CPU节点单节点两颗Intel Skylake Gold 6132,内存192G。共45个,总核数1260个,双精度浮点运算理论峰值104.832Tflops;GPU节点单节点两颗Intel Xeon E5-2680 V4,内存256G,并安装两块NVIDIA Tesla K80 24GB;共7个,双精度浮点运算理论峰值40.74Tflops;其他功能节点5+1,5台基本配置与CPU节点相同,1台基本配置与GPU节点相同并安装两块NVIDIA Tesla M60。总体理论计算峰值145.57TFLOPS,IB计算网络带宽100Gbps,共享存储1.78PB的公共计算集群。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院本科生实行“2+2”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在紫金港校区完成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学习,三、四年级在舟山校区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研究生培养全部在舟山校区完成。
2017年,学院完成了实验课程32门,实验教学项目184项,人时数18950个。设立的教育教学综合信息平台包含了“教学事务、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留学生培养、教师发展、国际交流、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教学调查、学生风采、实验教学、实验设备”共十二个板块,本科生、研究生共200多门课程建立了网页。针对从未涉及过海洋类课程和实践的大一新生,在暑期特别开设了“海洋工程概论”“海洋科学概论”两门实习类课程。2016年年底至2017年,学院对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对相似课程进行了合并,突出了本科生的“重基础”和研究生的“重专业”。
2018年,学院共完成实验课程30门,实验教学项目200项,人时数41512个。增设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环节,论文大修率由5%降低至3%。实现了博士学位论文、海洋科学硕士论文100%教育部学位论文送审平台隐名评阅。2017年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学院获选5篇。2013年至2018年,连续举办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包括学科专题讲座、师生座谈会、联欢晚会、优秀营员选拔等主题活动。
截至2021年9月,学院共有校外教学实习基地13个。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9月,学院设有海洋地质与资源、海洋化学与环境、海洋生物与药物、物理海洋与遥感、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海洋结构物与船舶工程、海洋传感与网络、海洋电子与智能系统等9个研究所和港航物流与自由贸易岛研究中心,共建有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舟山海洋分院。
学院建有海洋工程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海洋岩土工程与材料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海洋观测-成像试验区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海洋装备试验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海洋工程材料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海上试验浙江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及浙江省“智慧东海”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
科研成就
截止至2023年,近五年来,海洋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86项,合同总金额超12亿元;授权发明专利497项;主持或参与的70项科研成果获各类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9项;参与“蛟龙号”“海斗一号”“奋斗者号”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水下直升机、水声通信机、无人无缆潜水器异构组网、海底有缆在线观测系统、多波束低轨卫星宽带通信芯片、深海极端环境探测与采样装备技术、深海组网接驳技术、人工上升流技术等方面产出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学术资源
截至2021年9月,舟山校区图书馆馆藏图书12.7万种/13.9万册,其中涉海图书6233种/8396册,外文图书5万余种/5.1万册。纸质期刊266种:其中涉海类学术期刊共188种。
浙江大学图书馆Aleph图书管理系统延伸到舟山分馆,使舟山校区师生与在杭州各校区一样,通借通还、预约借书、硕博论文缴存等。将总馆信息素养讲座以网络视频分会场形式提供给舟山师生外,开展学科相关的电子数据库资源推荐和使用讲座。并开展有“书思享”、“悦视界”、“诗音”主题内容推荐。
文化传统
院徽以太极图鱼形纹整体演化而成的蓝色波浪图案为主体,内含OceanCollegeScienceEngineering 等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表示海洋学院的院名和主要的专业属性。
整个校徽既彰显了“海洋”的特质,又赋予了科学与工程“和谐”发展的含义。
宽厚 跨越:意为海洋学院海纳百川般的学科内涵、宽厚待人的学系文化、跨越式的发展模式、敢于竞争的治学态度、追求远大目标的志向。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王立忠.浙江大学教师个人主页.
陈鹰.浙江大学教师个人主页.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7 08:1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