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二级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简称管理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历史最长、规模较大的一个学院。其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企业管理系, 2001年改设工商管理学院。
学院介绍
企业管理学于1996年被原国内贸易部评为部级重点学科,1999年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在全国管理类学科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学院拥有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招收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2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项目管理和工程专业学位等4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国际商务等5个专业的本科生。
学院一直是浙江省内最有影响的工商管理研究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应用导向,特色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并且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起合作关系。
学院现有在册学生1681名,其中,本科生1380名,普通硕士研究生184名,博士生76名,攻读学士、硕士、博士的外国留学生共有60多名。
学院有管理学会、未来企业家协会、人力资源管理协会、联想精英汇等学生社团,紧密结合学院学科特色,取得了突出成绩。
工商管理学院正朝着建设国内知名的管理学院的目标迈进。
师资介绍
学院下设企业管理系、营销管理系、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系、国际商务管理系,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教职工队伍。有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4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62人;博士生导师10人;绝大多数教师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他们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出版学术专著、教材40多本,发表学术论文800多篇,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20多项,承接并完成数十家工商企业的管理咨询、营销策划、商贸规划和形象全案设计项目。不少教师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学科建设
学院的学科基础主要是企业管理。1990年获得企业管理硕士点,2003年获得企业管理博士点,以及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点,2004年获得MBA专业学位点,2006年获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2009年获得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得项目管理工程硕士,2011年获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项目管理硕士点。
企业管理学1996年成为原国内贸易部重点学科,1999年后一直是浙江省重点学科,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升级为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以我院为主体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排名第29位。
本科教育
学院1978年设立工商管理专业,1992年设立市场营销专业,2001年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2011年设立国际商务专业。其中,工商管理2003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成为浙江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浙江省优势专业,2013年入选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场营销200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成为浙江省优势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近几年一直排名全国前5%。
2012年,以工商管理优势专业群为依托的全英文授课的国际商务专业本科留学生班顺利开班。2013年,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留学生班顺利开班。
“组织行为学”是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市场调研预测学”、“企业领导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等课程是浙江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拥有现代化管理教学实验中心,具有相对完善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系统。
科学研究
研究概况
学院的浙商研究中心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企业组织与战略管理研究所、技术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营销与商务管理研究所等一直是学校的重点研究机构。
近五年(2008-2012),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0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23项;科研项目经费到款2766万元。
2013年,学院科研经费671万元,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9项,EI/SCI/SSCI收录期刊论文20篇。
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管理》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市场调研预测学”、“企业领导学”、“市场营销学”等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科研奖励
学院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并重的办学方针。学院教师和科研人员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不断开展科学研究,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发表了大量高质量学术论文。
表1 2001年以来获省、部级以上奖项一览表
发展导向
工商管理学院重视教育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不仅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宽的知识面,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工商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多年来一直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一致好评。前进中的工商管理学院正在加大改革创新的步伐,积极引进人才,争取进一步提升学院以及所设学科在省内外的地位。
研究生教育
企业管理博士点介绍
本博士点设在工商管理学院,下设四个研究方向:
1.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博士生导师为郝云宏教授、项国鹏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在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问题。目前主要是在以下领域展开研究:企业的性质和功能;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司治理;基于区域治理的企业战略管理;基于产业组织的企业竞争战略;国有资本经营与国有企业治理;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成长和浙商战略转型。
2.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博士生导师为金杨华教授、肖余春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中国情景下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和创业管理研究。目前主要在以下领域展开研究:公司创业与企业家理论;基于社会交换的员工关系管理及组织公正;商业环境中的组织伦理决策及影响因素;团队行为及知识管理理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3.营销与商务管理。博士生导师为范钧教授、易开刚教授。本方向研究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营销理论与商务管理,以及促进企业营销与商务模式创新。目前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服务企业R&D的组织实施及其政策、服务管理战略与营销、顾客行为与顾客知识管理、中小服务业企业营销与管理等。
4.电子商务与物流优化。博士生导师为琚春华教授。本方向主要围绕以下重点领域展开研究:一是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和虚拟企业建设,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的理论和实现技术;二是企业决策优化理论和实现技术,包括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和实现、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互联网信息抽取和分析等;三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
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点介绍
技术经济及管理是国内发展比较快的一门学科。我校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年企业管理博士点设立相应培养方向(营销与创新管理)。2011年设置独立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浙江省三个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点之一。
本二级学科的三个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服务创新与政策、知识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是以技术管理或创新管理为基础设置的,并沿着服务业应用和知识资源观理论两个方向展开。
1.技术创新管理:指导教师为盛亚教授。本方向研究既涉及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和高新技术产品营销,又涉及产业和宏观层面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出发,通过规范的案例研究和定量分析,最终上升到战略和政策含义。目前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技术创新管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技术创新扩散与高新技术产品营销、商业模式创新等。
2.服务创新及政策:指导教师为李靖华教授。本方向研究服务企业的研发与创新活动,以及促进服务企业创新及其扩散的地区和产业政策。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侧重案例研究、比较研究、演化研究。目前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服务企业研发组织、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政策,等。涉及的行业大类主要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涉及的具体行业有金融业、零售业、电信业等。研究主要结合浙江省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的实际背景,提炼企业前沿实践并进行理论探索。
3.知识创新与管理:指导教师为胡峰教授。本研究方向以经济全球化为时代背景,研究中国企业如何综合运用知识创新和管理,借助“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突破现有知识创新和管理理论的研究视角局限及方法论局限,有机整合知识创新和管理理论与知识产权理论,从多层面、多学科、多情景的视角对主流知识创新和管理理论进行原发性、突破性的理论拓展和实证检验。在深入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的实践,提出有针对性和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本学科的特色:
一是鲜明的技术管理(创新管理)基础。目前全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大致分布在两类学校:研究传统技术经济评价的学校和以现代技术管理为研究对象的学校。我校属于后者,这与国际上的技术管理(创新管理)学科相对应。
二是鲜明的服务业应用背景。依托浙江工商大学传统的商科背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在金融、零售等多服务领域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展开研究。特别是面对近年来服务业与制造业不断融合的趋势,将技术创新理论运用于商业和服务业研究,处于全国前列。
三是突破现有知识创新和管理理论的研究视角局限及方法论局限,有机整合知识创新和管理理论与知识产权理论,对主流知识创新和管理理论进行原发性、突破性的理论拓展和实证检验。
本学科的优势:
一是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盛亚教授于2006年在《科学学研究》发表《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技术创新产权主体探讨》第一次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将技术创新管理从关注创新过程中的活动、关注创新过程中活动的主体,进一步推进到关注创新过程中活动主体的权利。2009年4月出版《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一书,标志着领先地位的确立。
二是在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服务创新研究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李靖华教授提出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服务创新理论,用以化解现代服务业生产率悖论、应对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趋势。他于2005年在《科学学研究》发表《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服务创新策略》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服务创新理论框架。2009年7月出版《大规模定制化服务创新》一书,标志着该领域领先地位确立。
三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知识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胡峰教授将跨国并购理论中知识产权转移机制的研究由发达国家企业之间和发达国家企业并购发展中国家企业,进一步拓展到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形成重要的理论创新。2010年完成的研究报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知识管理:以知识产权为视角》对中国制造企业海外并购整合中所面对的知识产权转递与利用的过程进行具有操作性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参考资料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院志.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生教育.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7 17:43
目录
概述
学院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