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河古称清湖河,它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贯穿主城区是老杭城的骨架之一。它从西湖涌金闸流出,经开元路折北,沿今龙翔路、东坡路向西北方向流,至武林路小车桥处折北,沿武林路东侧一直北流至武林门入运河。
地址位置
浣纱河是杭州历史上的一条重要河流,古称清湖河,它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钟毓龙《说杭州》有载:“考隋筑城以前,已有清湖镇,则此河之开盖甚古矣。”浣纱河之水来自西湖,苏轼《请开河奏状》曰:“今西湖水,贯城入于清湖河者,大小凡五道,一暗门(即清波门)外斗门一所,一涌金门外水闸一所,一集贤亭前水笕一所,一集贤亭后水闸一所,一菩提寺前斗门一所。”上述水口皆吴越时开,用于防湖水暴溢,并借此浸灌城中诸河。菩提寺在钱塘门沿城而北,其水口引水入浣纱河下游。西湖水充入浣纱河后,经今上城、下城,出武林门汇入江南运河,成为江南运河的支流。
发展历史
西湖水经浣纱河流入城内,其干流从宣化桥至洗马桥,全长约3.75公里,流经杭城人口最集中、经济最繁荣的地段,谱写了历史更替的篇章。规模宏大的景灵宫和太乙寺宫在浣纱河边的西大街;抗金名将岳飞和韩世忠的府第在车桥之东和板桥之北;宋末元初的词人周密住在鞔鼓桥边的癸辛街,在这里写出了历史名著《癸辛杂识》;元代著名文人张雨住在“花狼籍,沟水涨”的清湖桥边;徐一夔在洪福桥旁的相安巷写就了闻名后世的《织工对》;著名织工蒋昆丑在狮虎桥旁的江山弄,织出了薄如蝉翼的皓纱;在施水芳桥有卖七宝擂茶和馓子葱茶闻名的八仙茶坊;在井字楼有叠构如井的南宋著名酒楼羊棚楼;杭州府、钱塘县、仁和县、清代将军署等重要府衙,和太学、南宋贡院等学府和考场都在浣纱河边。
浣纱河除称清湖河外,因流经当时杭州的城西,也称西河;因贯穿满清旗营,也称营河;又因“桥市洗衣无空处”,浣纱洗衣的杵捣之声终日不绝,也称浣纱河。浣纱河的名称大约出自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以史载光绪元年(1875)八旗子弟在浣纱溪植柳为证。
发展变迁
浣纱河是一条美丽的河,也是一条遭遇曲折的河。民国二十年(1931)以后因建造马路,三桥址南流之河以及从八字桥折向众安桥入小河之流都已填塞。由于小河从浣纱河来之水断流,小河逐渐淤塞,至抗战胜利前后填平。小河经观桥汇入浣纱河一段也由于无水补充,解放初期亦逐渐湮废。因进入浣纱河的水量减少,人口骤增,工商企业迅速发展,大量污水流进浣纱河,所以上世纪60年代浣纱河逐渐变臭变黑,成为杭州的一条“龙须沟”。
浣纱河于1973年全部填塞,上下筑有三层,底层为排水暗沟,中层为防空洞,上层为公路(部分河段只改筑为排水沟和防空洞),浣纱河就此成为历史,只能在老照片中看到了。
方志上描述,清湖河起自“宣化桥”。古宣化桥位置,在如今西河坊街的旧仁和署路口,桥下流水,由西面的流福沟过来,过了宣化桥往东,称“运司河”。这是一段我耳熟能详的小河,我试着沿今天的街道画出它原来的轨迹:沿着西河坊街流到劳动路口,拐向北去,顺了劳动路,流到娃哈哈小学处向东拐,从新开弄流进浣纱河的南头。
浣纱河的第二个水源,是涌金门外西湖之水。杭州城墙拆去后,1936年运司河填埋,流福沟的山水改道进了西湖,于是,浣纱河的水源,就单靠涌金门这一源头,就是如今仍在的大华饭店河道。不过,这条水源得看老天赏脸,雨水充沛时,西湖水翻闸而入,湍急奔腾,沿了如今的开元路,浩浩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