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如烟海,汉语成语,拼音是hào rú yān hǎi,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出自 隋·释
真观《梦赋》。
“浩如烟海”语出宋·
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遍阅
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意思是浩大繁多,犹如烟波浩渺的大海,形容文献、资料等极其丰富。例如《清史稿·戴敦元传》:“书籍浩如烟海,人生岂能尽阅。”
赵家璧《
编辑忆旧》:“五四以来,从国外翻译引进的文学作品真是浩如烟海。”
秦牧《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在浩如烟海的弹词
唱本中被流传下来,是偶然的吗?”
(3)曾写过“龙”的书法家浩如烟海,但能从
甲骨文到简体字写出1001种“龙”的,
孟繁水说“前无古人”。(《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5月26日)
(4)有了较强的
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及时发现和捕捉具有
新闻价值的事实。(
人民网2008年8月11日)
以上诸例,无论是具体的物(“新车”“故居”)和人(“书法家”),还是抽象的概念(“事实”“观点”),都超出了这条成语的使用范围。其实形容数量繁多的成语很多,选择的余地很大,如果(1)改用“形形色色”,例(2)改用“星罗棋布”,例(3)改用“数不胜数”,例(4)改用“林林总总”,例(5)改用“不胜枚举”,都能豁然贯通,为什么非要死抱住一个并不恰当的“浩如烟海”不放呢?
至于下面两例,大约是把“浩如烟海”同“烟波浩渺”混为一谈,错得更没有道理了:(6)界江如画,边关如铁。浩如烟海的北疆界江上,一群新型水兵驾舟踏浪,又开始了他们新的征程。(《
解放军报》2009年8月12日)(7)听美丽的“产芝传说”,赏浩如烟海、碧波荡漾的
莱西湖。(人民网2009年5月4日)
3.完全是件新工作,差不多要白手起家,得自己向那浩如烟海的书籍里披沙拣金去。(
朱自清《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