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慢,
词牌名,为北宋词人
柳永所创制,入歇指调。此调是由“
浪淘沙令”词调增衍字数和节奏而成的长篇
慢词,以宋代柳永词《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为正体,双调一百三十三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六句五仄韵。代表作有
周邦彦的《
浪淘沙慢·晓阴重》等。
体裁沿革
“浪淘沙慢”是由“浪淘沙令”增衍字数和节奏而来,始见于北宋柳永《
乐章集》,入歇指调。《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
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減者),平韵。后由柳永、周邦彦衍为长调《浪淘沙慢》。
《浪淘沙慢》《浪淘沙令》两者所用曲调相同,《浪淘沙》慢曲是令曲的衍变,但慢词的最初兴起并不迟于令词,慢词也不是令词的衍变,慢词的格律是配合慢曲的旋律,节奏更加迟缓,也更加适应于表现缠绵凄美的境界和婉转悱恻的情感,同时两者各自的平仄关系也需服从各自的乐音结构,并无上下继承关系。据现存资料,两宋慢词史上,存《浪淘沙慢》共八首,柳永一首,周邦彦三首,
陈允平、
方千里、
杨泽民、
吴文英四人各一首。
格律说明
正体
双调一百三十三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六句五仄韵。此体格律例见柳永词《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琼壶敲尽缺”,底本作“琼台敲尽缺”,据《钦定词谱》改。此词平仄无别首可校。后段第九句,《花草粹编》作“相怜相惜”,兹从汲古阁本。一说此体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改作平韵。
变体一
双调一百三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五句九仄韵。此体格律例见周邦彦词《浪淘沙慢·万叶战》。《清真集》入“商调”,韵转密,句亦多有不同,有分三段者: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按《清真集》二词句韵互有不同。此词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俱无和韵之作。
变体二
双调一百三十三字,前段九句六仄韵,后段十五句十仄韵。此体格律例见周邦彦词《浪淘沙慢·晓阴重》。此词后段句、与“万叶战”词不同,方千里、杨泽民、吴文英、陈允平俱有和词,故以此词作谱。 前段第六句,杨词“情绪似丁香千百结”,“情”字平声。第七句,吴词“有新燕、画帘低说”,“帘”字平声。后段第一句,吴词“曲折”,“曲”字仄声。第四句,“楼阁畔、缥缈鸿去绝”,“阁”字仄声。第五句,杨词“闻西度阳关”,“西”字平声。第十一句,“那更第、四声未歇”,“那更”二字俱仄声。第十二句,吴词“料池柳、不攀春送别”,“不”字仄声。第十三句,吴词“倩玉兔、别捣秋香”,“玉”字仄声,馀参下陈词。
变体三
双调一百三十二字,前段九句六仄韵,后段十六句十仄韵。此体格律例见陈允平词《浪淘沙慢·暮烟愁》。此词前段第六句校周词少一字,或系刻本脱落。前段第八句作六字一句,结句作七字一句,与周词异。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柳永《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更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殢雨尤云,有万般千种相怜惜。到如今 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周邦彦《浪淘沙慢·万叶战》
万叶战、秋声露结,雁度沙碛。细草和烟尚绿,遥山向晚更碧。见隐隐云边新月白。映落照、千家帘幕,听数声 何处倚楼笛。妆点尽秋色。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脉脉。旅情暗自消释。念珠玉、临水犹悲感,何况天涯客。忆少年歌酒,当时踪迹。岁华易老,衣带宽,懊恼心肠终窄。飞散后、风流人阻,兰桥约、怅恨路隔。马蹄过、犹嘶旧巷陌。叹往事、一一堪伤,旷望极。凝思又把阑干拍。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晓阴重,霜彫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都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仄仄。中仄仄平平平仄仄。中平仄、仄中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罗带花销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中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中仄、仄仄平仄仄。中中仄平平,中仄平仄。仄平仄仄。中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平平仄。中中仄、中平仄仄。仄平仄、中平平仄仄。中中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变体三
格律对照例词:陈允平《浪淘沙慢·暮烟愁》
暮烟愁,鸦归古树,雁过空堞。南浦牙樯渐发。阳关歌尽半阕。恨入回肠千万结。长亭柳、寸寸攀折。望日下长安近,莫遣鳞鸿成间绝。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凄切。去帆浪远江阔。怅顿解连环,西窗下、对烛频哽咽。叹百岁光阴,几度离别。翠消粉竭。信乍圆易散,綵云明月。浙水吴山重重叠。流苏帐、阳台梦歇。暗尘锁、孤鸾秦镜缺。羞人问,怕说相思,正满院,杨花落尽东风雪。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字为韵脚。)
典范作品
宋·柳永《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宋·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宋·陈允平《浪淘沙慢·暮烟愁》
宋·方千里《浪淘沙慢·素秋霁》
宋·杨泽民《浪淘沙慢·禁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