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
希腊神话中神王宙斯和廷达瑞斯的王后勒达的女儿
海伦(Helen),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原型可能与古印欧神话中的黎明女神以及古地中海地区的植物女神有关,神王宙斯和廷达瑞斯的王后勒达的女儿,当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她的美丽之名就已经流传颇广,天底下最美的女人,任何时代的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审美观去想象,她已经成为一个美丽的符号。
人物设定
外貌特征
当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她的美丽之名就已经流传颇广,天底下最美的女人,任何时代的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审美观去想象,她已经成为一个美丽的符号。
象征图腾
美丽与爱情:海伦常被视为美丽与爱情的象征。
光明与希望:她的名字 “Ἑλένη” 在《牛津辞典》中的释义与 “光” 和 “亮” 有关,且有观点认为她可能是古老印欧神话中黎明女神在希腊神话中的变体,与太阳存在联系,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法宝
美貌:她的美貌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 “武器”,因其引发了特洛伊战争,使众多英雄为之倾倒,如帕里斯因她的美貌而不惜违背道德带走她,希腊人为夺回她而发动战争。
神职
斯巴达地区的植物女神。
形象演变
形象起源
海伦的原型可能与古印欧神话中的黎明女神以及古地中海地区的植物女神有关。海伦的名字 “Ἑλένη” 更古老的形式可能是Swelénā,意为 “日光女神”。后缀 -nā 具有印欧语系神名的典型特征,前缀swel - 与 “太阳” 有较强联系,如吠陀用语 súvar/svàr 意为 “太阳” 或 “耀眼的阳光”,这表明海伦或许是古老印欧神话中黎明女神在希腊神话中的变体。
形象变迁
希腊神话中,海伦是宙斯与斯巴达王后勒达的女儿,是人间最漂亮的女人,后来嫁给墨奈劳斯。与神有着“金苹果之约”的美少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阿芙洛狄式的帮助下来到斯巴达拐走海伦,由此引发了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伊利亚特》是一部描写特洛伊战争的史诗,以描写英雄形象为主。海伦作为特洛伊战争的源起,荷马着墨并不多。《奥德赛》图绕奥德修斯流浪回家的故事展开。《伊利亚特》一共三次正面提到了海伦,《奥德赛》中海伦仅仅正面出现了一次。
阿尔开俄斯在诗歌中谴责海伦,将她描绘成抛弃家庭、引发战争的有罪女人,如在残篇42和283中通过对比海伦和特提斯的婚礼等情节,强调海伦的不道德行为,认为她的罪恶导致特洛伊战争爆发,这种描述使海伦更偏向于一个凡人犯错者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她的神格。
萨福则赞美海伦对爱情的追求,在残篇16中以海伦为例说明 “最美的事物是一个人所爱的事物”,把海伦视为爱情力量的象征,提升了她在情感和欲望领域的象征意义,从情感层面赋予她一种特殊的神性地位,使她成为女性追求爱情的精神寄托,推动了海伦神格化在特定情感维度的发展。
斯特赛科洛斯声称真正的海伦从未去过特洛伊,试图为她洗脱罪名,他的这一做法使海伦的形象更加神秘莫测,引发人们对她真实身份和神性的更多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海伦形象的神秘性与潜在神格。
人物经历
出生与长大
海伦的母亲是廷达瑞斯的王后勒达。有一天,宙斯化身为一只天鹅诱惑了勒达,十个月后,勒达生下了两枚天鹅蛋,每枚蛋里都有一对龙凤胎。海伦便是勒达与宙斯的女儿。她的美丽从小就声名远扬,甚至引得英雄忒修斯冒险将她抢走,好在她的孪生哥哥卡斯托尔和波鲁克斯将她救回。
婚姻与私奔
海伦成年后,成为了斯巴达的王后,嫁给了希腊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阿伽门农的弟弟,也是阿特柔斯之子。然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出使希腊时,在斯巴达受到款待,期间他见到了海伦,并立刻陷入爱河。帕里斯想起阿芙洛狄忒曾许诺给他 “最美女人的爱情”,便认定这是神的旨意。在爱神的鼓励下,海伦与帕里斯做出了私奔的决定,海伦带着自己的私人财产,偷偷上了帕里斯回国的船,两人一同前往特洛伊,这一行为直接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特洛伊战争
在特洛伊战争期间,海伦处于风暴的中心。希腊联军以夺回海伦为主要目标,众多英雄纷纷响应誓言,加入战争。例如,墨涅拉俄斯认定帕里斯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要求希腊国王们履行廷达瑞斯誓言,帮助他夺回海伦。而特洛伊方面,也因海伦的存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特洛伊城遭受了希腊联军的长期围困和攻击。尽管海伦身处特洛伊,但她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她一方面爱上了帕里斯,另一方面又因自己的行为给两个国家带来了灾难而感到愧疚。在战争过程中,她的命运也多次面临危机,如希腊联军攻入特洛伊城时,她的处境岌岌可危。
战后结局
特洛伊城内一片混乱的同时,墨涅拉俄斯冲进了王宫,他发誓要找到海伦杀了她。他进入特洛伊的后宫,一眼就看见了得伊福玻斯。自从赫克托尔死后,得伊福玻斯就代替哥哥成了特洛伊的三军统帅,也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但更让墨涅拉俄斯生气的是,帕里斯死后,海伦还嫁给得伊福玻斯。得伊福玻斯也去参加庆祝的晚宴了,喝得半醉半醒之际听说希腊人杀了过来,他准备逃走,可是又想起了房间里的海伦,跌跌撞撞地回来找她一起逃,却没有想到在门口遇到了墨涅拉俄斯。墨涅拉俄斯一看见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这十年来最恨的人是帕里斯,可偏偏帕里斯已经死了,此刻看到得伊福玻斯往海伦的卧室冲,哪里还忍得住愤怒!墨涅拉俄斯提枪刺入得伊福玻斯的后背,恶狠狠地踢开尸体,闯进宫殿去寻找海伦。海伦已经看到了特洛伊的大火,知道一切都完了,此刻正躲在宫殿昏暗的角落里吓得发抖,墨涅拉俄斯一进门就看见了她。见到海伦之前,墨涅拉俄斯在心里无数次地发誓,一定不能心软,一定要杀了这个罪魁祸首。可是,当他看到美丽的海伦蜷缩在角落里是那样柔弱无助、那样楚楚可怜,原本的怒火、誓言就全都被扔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他提着剑走向海伦,无论如何也下不了手,满脑子都是他们当年的恩爱缠绵。‘当’的一声,剑从他的手中滑落,他一把搂住了海伦,像一对心爱的情侣经历十年生离后于战火中重逢,仿佛他们中间没有隔着帕里斯、得伊福玻斯和那么多英雄的生命。事后,他说是爱神阻止了他。就这样,海伦毫发无损地离开了特洛伊,回到了希腊,继续做她的Spartan王后,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一样。甚至,当她登上回希腊的战船时,希腊联军看到她那绝美的容颜,齐声欢呼:她是那么美,为了她我们愿意再打十年!
内涵分析
美貌与诱惑并存:海伦以其绝世美貌闻名,她的美貌成为引发特洛伊战争的重要因素,众多英雄为她倾心。
人物关系
人物评价
海伦是斯巴达最主要的几个神关系的核心,她与宙斯和奥林匹斯山的诸神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以她为支点,斯巴达的神话传说得以逐渐延伸,构建了一个关系网络。(《谴责与辩护:海伦形象变化的历史语境》 评)
民间影响
崇拜祭祀
公元前8世纪后期,斯巴达人在提拉普涅(Therapne)为海伦及其丈夫墨涅拉俄斯建立了神庙,这是已被证实的、最古老的英雄崇拜之一,一直到公元2世纪鲍萨尼阿斯生活的时代,这座神庙还在。鲍萨尼阿斯在《希腊志》里称这座神庙为墨涅拉俄斯神庙,“据说墨涅拉俄斯和海伦就埋葬在这里”,而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里则称这个神庙为海伦神庙。雅典的修辞学家伊索克拉底也见过这个神庙,并说斯巴达人对这对夫妻的祭祀与 “对神的祭祀” 一样。
民俗活动
在斯巴达地区,流传着以海伦婚礼为仪式主题的节日,这一节日不仅是对海伦的纪念,也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斯巴达还有祭祀 “海伦之蛋” 的圣域和一个祭祀她丢失的凉鞋的圣殿。这些祭祀活动和圣域的存在,进一步凸显了海伦在民间信仰和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性,反映了她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人们通过这些活动祈求神灵的庇佑和祝福,传承着与海伦相关的文化记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9 15:27
目录
概述
人物设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