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博物馆,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正式开馆于2010年2月,是海南省内的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历史沿革
1979年12月24日,经海口市革命委员会批准,海口市博物馆正式成立,但未建馆舍。
1994年至1996年,海南省人民政府拨款在五公祠内修建高三层、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的园林式仿古建筑五公祠陈列馆。
2005年6月28日,经海口市委、市政府批准,在海口市博物馆基础上组建海口市文物局,加挂海口市博物馆牌子,形成“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架构,重点开展全市文物保护、管理与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办公地点位于五公祠陈列馆。
2009年8月7日,根据海口市文化改革体制实施方案,单独设置海口市博物馆;同年12月8日,将五公祠陈列馆改为海口市博物馆。
2010年2月8日,“海南黄花梨藏品展”在海口市博物馆开展,标志海口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格局
海口市博物馆占地面积11322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展厅面积2154平方米,整体坐东南朝西北,主楼三层,裙楼二层,共有十个展厅,整体建筑呈纵向对称分布,第一层为办公区以及文物库房,另设两个纵向相对应的临时陈列展厅,约190平方米;第二层设七个展厅,约1300平方米;第三层为一个展厅。基本陈列有失落的遗存—古代建筑与生活工具展、见证千年—海口不可移动文物展、穿越时空—馆藏文物展。
海口市博物馆一层的第八展厅为“琼籍华侨业绩展”。近90平方米的展厅内共展出72张图片,介绍了海南解放革命运动的发展以及海南籍各界名人为海南经济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海口市博物馆二层为“五公史迹”“海南明清名人史迹”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史图片展”和“二十世纪世界百年大事件图片展”等。海口市博物馆三层为“馆藏精品文物展厅”,其中包括汉代铜鼓、宋代诏碑、明代铜钟、清代铁炮等四大镇馆之宝。
建筑特色
海口市博物馆馆舍设计面貌与五公祠内的古建筑群相协调,整个建筑为围合院落式三层砼混结构园林仿古建筑,建筑为悬山顶,黄色琉璃瓦。
馆藏文物
海口市博物馆主要展出五公(唐宰相李德裕,宋宰相李纲、赵鼎,南宋抗金将领李光、胡铨)史迹、海南明清名人史迹、海南革命名人业绩、琼籍华侨业绩、馆藏精品文物等展览。截至2019年,海口市博物馆有馆藏文物844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17件(一级文物9件,二级文物60件,三级文物148件)。
文化活动
活动建设
海口市博物馆在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都组织干部职工到市内广场上,以散发宣传资料、解答疑问、接受捐赠、义务为广大市民鉴定文物等形式,宣传文物政策法规和文物知识。此外,还在馆舍内常年展出中国共产党党史图片展,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程,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
学术研究
海口市博物馆编有《海口文物志》(1990年,内部刊物)。2016年,海口市博物馆根据一普成果编纂了《海口市博物馆馆藏品精粹》一书。
文物保护
海口市博物馆建有专门的文物库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区分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了更好的保护馆藏文物,2008年,国家文物局下拨专款,在馆舍(原五公祠陈列馆)内安装防盗监控系统以及消防设施,并安排安保人员轮流值班,确保馆藏文物的安全。
所获荣誉
2008年,海口市博物馆获得国家文化部、文物局颁发的“文化遗产日组织奖”和市直机关工委颁发的“最佳党日活动”组织单位奖、市文体局党委颁发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奖励。
参观信息
参观须知
交通线路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五公祠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