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
明皇登
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
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典故流传后,
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进一步把“海棠春睡”人格化了。到了明代,“风流才子”
唐伯虎根据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
海棠美人图》。《
六如居士全集》卷
三有《题海棠美人》诗云:“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值得一提的是,
曹雪芹的祖父
曹寅(字子清),家里就有一幅唐伯虎画的美人图,清
蒋景祁《瑶华集》卷五有《
临江仙》一词,题日《
为曹子清题唐寅美人图》,不知此图是不是与“海棠春睡”有关,也不知曹雪芹是不是见到过唐伯虎的这幅画,但《红楼梦》中有关“海棠春睡”的典故多次出现却是不争的事实。如第五回“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第十七回,写
怡红院题匾额,一客日“祟光泛彩”;第十八回,宝玉《怡红快绿》一诗中,有句日“红妆夜未眠”;第六十三回,湘云
诗签日”只恐夜深花睡去”,以及第六十二回关于湘云醉眠芍药荫的整段描写,使人联想到曹雪芹对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一定有某些渊源。
由当时身在台北的
张大千托其女于1982年底转赠给了成都的
张采芹先生。该画作表达了张大千对于四川老家和老朋友们的思念之情。
张大千晚年遗作是张大千绘画生涯中最珍贵的创作,目前为止张大千大部分遗作都保留在
台北市
故宫博物馆里,遗留在内地的画作绝大部分是张大千早年的作品,因此这幅《海棠春睡图》显得
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