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气预报也称海洋气象预报,是各大气象台通过电视台或广播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海洋温度、风浪情况的预报。预报项目已超过20个,主要包括海浪、潮汐、潮流、风暴潮、地震海啸、水温、盐度、密度、声速、海冰、海流及大风、台风、海雾、能见度等。
起源
海洋气象预报起源于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后。 战争中,法国军舰“亨利”4号受狂风巨浪袭击,在黑海沉没。法国巴黎天文台台长U.Le维埃尔于1855年3 月19日向法国科学院作报告,认为:“若组织观测网,迅速将观测资料集中一处,分析绘制天气图,可推断出未来风暴的运行路径。”1856年,法国第一个正规的天气服务系统建立,于1863年正式向法国港湾发布风暴警报。此后不久,欧美各国和日本也都开始拍发气象电报,绘制天气图。
预报介绍
业务内容
海洋天气预报业务的工作内容包括监测和预报发生在海洋上的天气现象和风向、风力、能见度等气象要素;预报预警海上强对流天气和海上大风、海雾等海洋气象灾害,并对其引发的海洋灾害进行影响预评估;为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提供责任区内的海洋气象情报。
体系与分工
我国海洋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包含国家级、区域中心级、省级和地(市)级四级。其中,国家级海洋气象业务单位为
国家气象中心;区域中心级业务单位为上海海洋中心气象台、广州海洋中心气象台、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省级和地(市)级业务单位为11个沿海省的省海洋气象台和地(市)海洋气象台。
海区划分
我国根据履行
世界气象组织赋予我国的责任海域预报任务、保持与行政区域的一致性以及对我国海域全覆盖、无缝隙、少重叠的原则,对国家级、区域中心级、省级和地(市)级的预报海区进行划分。
我国海洋气象的预报海区分为国际海事责任区、我国近海海域和沿岸海域三类。国际海事责任区为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公海责任区的XI—印度洋区;我国海洋气象近海海域预报区为我国近海自北至南的18个海区,分别为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黄海中部、黄海南部、东海北部、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北部湾、琼州海峡、南海西北部、南海东北部、南海中西部、南海中东部、南海西南部、南海东南部(见附录二);沿岸海域预报区为自海岸线向外100公里内的近海及近岸区域。
预报预警
各级海洋气象台应充分利用卫星、雷达、自动站、浮标站以及海上平台或船舶报等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综合运用多种预报技术和方法,依托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开展预报海区海洋气象预报,重点加强海上强对流天气和海上大风、海雾等海洋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及时制作发布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产品。
业务流程
各区域中心级和省级海洋气象业务单位应及时将本预报海区的实时观测资料上传全国海洋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国家气象中心利用观测资料和数值产品制作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监测分析产品下发给各级海洋气象台。
国家气象中心定时制作下发我国近海海域预报区海洋气象预报指导产品,海洋中心气象台对国家级指导预报进行订正后,每日三次定时制作近海海域海区预报,并上传全国海洋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省级及以下海洋气象台对指导预报进行订正后每日三次定时制作沿岸海域海区预报,并上传全国海洋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国家气象中心综合分析各级上传产品,通过必要的会商对上传的预报产品进行订正后,制作并下发最终的全国共享的海洋气象预报产品。各级海洋气象台使用全国共享的最终预报产品对外发布及服务,以保持预报结论的一致性。
预报项目
已超过20个。主要包括海浪、潮汐、潮流、风暴潮、地震海啸、水温、盐度、密度、声速、海冰、海流及大风、台风、海雾、能见度等,并且已从单纯的海洋条件预报,发展到包括渔情预报、最佳航线推荐、专项开发作业保障服务、各类海洋灾害警报和海洋污染预报等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应用预报和专业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