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行星是一类假定存在的系外行星,其表面完全被液态水构成的海洋所覆盖。该类行星上的海洋可能深达数百千米,远深于地球上的海洋。系外行星GJ 1214 b很可能是一颗海洋行星。
随着开普勒任务的进行,很多类似行星将会不断被发现,如最近发现开普勒22 b、格利泽581d都可能是海洋行星,其中后者位于格利泽581的适居带内,该行星上的温室效应使得其行星温度适于液态水的存在。
在海洋行星的较深地区,巨大的压力使得一个由非常态冰构成的
地幔得以成型,其中的非常态冰则并非如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处于低温状态。如果该行星足够接近母星,那么其上的海水温度就可能接近于沸点,海水将会处于
超临界状态,从而使得海洋缺乏确定的表面。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著名科幻小说《沙丘》中所描述的
沙漠行星比类似地球的水世界更有可能孕育生命,这种行星或许是星系内最有可能存在生命体的星球。同时,这项研究暗示炽热的金星(平均表面温度达到460摄氏度)在10亿年前可能是一颗
沙漠行星,或许金星远古时代曾孕育着神秘生命。
”通常是指覆盖海洋的类地岩石行星(比如:地球),或者完全覆盖数百公里厚冰层或者液态水的“海洋行星”(比如:木星冰冷的卫星木卫二)。为了实现可居住性,浅绿色行星必须环绕其恒星的“适居带”,这一太空区域既不炎热也不寒冷,如果该行星过于远离恒星,它们将冷冻。如果它们过于接近恒星,将在大气层中产生蒸汽流,吸引热量蒸发更多的水份,导致一种失控的温室效应,可煮沸行星表面的所有海洋,其情景如同金星表面。最终,像这样的行星将非常炽热,迫使水蒸汽上升至大气层的高度,在紫外光线作用下分离成氧和氢。之后氢逃逸进入太空,氧很可能与炽热行星表面发生反应进入到地幔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行星大气层将损失所有的水份。
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行星学家凯文-扎恩勒(Kevin Zahnle)称,科幻小说《沙丘》中的
沙漠行星不像浅绿色行星那样表面拥有大量水资源,这样的行星表面没有海洋,却拥有广袤的干旱
沙漠,可能零星分布着绿洲。在《沙丘》中一颗叫做“阿拉基斯”的
沙漠行星,被描述为是可以孕育生命的陆地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