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石
广州市越秀区境内的白垩纪时期礁石
海珠石[Hǎizhū Shí]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与新堤一横路附近。原是珠江河道中由白垩纪红色砂砾岩构成的礁石,长约 150 米,宽约 50 余米,因长期受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随潮流变化浮沉海上(广州人称较宽江河为海),故名。据宋方信儒《南海百咏》载,旧传异域商人遗珠于此,曾名走珠石,与海印石、浮丘石并称为“羊城三石”,为历代游览胜地。宋代石上建有慈度寺,为宋羊城八景之一,称“珠江秋色”。南宋吏部侍郎、龙图阁待制李昴英及第前常在此读书,后人把他读书处称为“探花台”。明代又在慈庭寺旁建有文溪祠,为明羊城八景之一,称“珠江晴澜”。据古书记载,海珠石广袤二亩,上有“古榕 10 余株,四边蟠结,游人往往息舟其荫”。清雍正年间,广东布政使王士俊等在此建文昌阁。清同治时,曾在此建炮台。护法运动时期,曾在此设立海军办事处。1925 年辟为海珠公园。1931 年扩筑新堤(今沿江西路)时,海珠石沉埋地下。附近有海珠路和海珠广场等,均源于此名。
历史
“珠江”之名最早见诸文字的是明嘉靖年间学者黄佐所作的《雨后珠海登望》里的“珠江烟水碧朦朦”。不过,有学者考证,在南宋时,就有珠江的名称了,当时也把珠江叫做“珠海”或“小海”。其实,珠江得名于一块石头。康熙的《广州府志》说“粤江、一名珠江,以沉珠浦得名。在府城南。舟始发,必由于此”。《广州府志》同时记载:“沉珠浦,在府城南三里,江中有石号‘海珠’”。
海珠石就是珠江中的一块大礁石。据康熙年间的记载,当时的海珠石高出江面4米多,周边面积有1300多平方米,故而广州人称之为“海珠岛”。南宋宝庆二年,史上第一位广州籍探花李昂英(1201-1255)在海珠岛上建了书院。南宋宝祐三年(1255),李昂英回到广州,又捐资重建了慈度寺。
宋朝时海珠石仍居江中,后因泥沙冲积,与珠江北岸陆地相连,为历代的游览胜地。宋代时石上慈度寺称“海珠晴澜”(以海珠石一带的珠江河段),为宋代羊城八景之一。
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攻占广州城。当时主政广东的两广总督佟养甲为了加强广州城防,在海珠岛上修筑炮台,这是清代广州府城南珠江上第一座炮台。按当时的文字记载,炮台、海珠寺共存一岛,岛上榕树茂盛,花开时红彤彤一片。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岛上炮台被英军摧毁。
1905年,广州市始设水警。清政府在珠江水上设水巡总局,直属於广东水师提督衙门。中华民国成立後的1912年,隶属广东省城警察厅的水巡总局改称警察第十二区署及第一、二、三、四、五分署。警察第十二区署也设於海珠岛。 民国六年(1917年)十月,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中华民国军政府海军舰队,在海珠岛设立海军办事处。
1928年建成海珠公园。公园原来通过浮桥与陆地的长堤大马路相连。由东至西的建筑或景点有程璧光像、铜壶滴漏、牌坊、李忠简公读书处、玻璃屋(南)、音乐亭、喷水池等。
1931年扩筑新堤(俗称新填地、今沿江西路)时,海珠石沉埋地下,成为新堤的一段,现在的新堤一横路、二横路(以东)就是原来海珠公园的所在地。原来的程璧光像被移至永安堂(现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东面前安放,在填海前,海珠公园的东端是胡文虎的永安码头。在新建马路後,海珠公园并未被完全清拆。
新中国成立后,永安堂被充公,成为广东省总工会所在地。永安堂前的程璧光像遂被毁,换成今日见到的工人雕像;在1950至60年代,公园剩下的亭台楼阁建成了海珠花园餐厅,成为该餐厅的园林景观。
1990年代初,时任广州市长的黎子流号令大拆广州城以兴建广州地铁。在这股风气下,当局又对原海珠公园的建筑进行清拆,但此後又无力开发一直丢空,曾有一面围墙将这些残桓断壁封闭多年。
2000年,在长堤下水道改造工程中,意外发现深埋地下近七十载的海珠石。市政府曾规划将显露部分(30至60米)保护起来,在海珠石的遗址上面用透明钢化玻璃铺砌观光道,重现海珠石风采。不过该计划後来并没有实现,海珠公园已被发展商兴建高层的住宅楼盤爱群荟景湾,海珠石的部分就是被大厦压在底下,剩馀部分的则被继续掩埋在沿江西路上。
参考资料
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民政局.
结果公开.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公布《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的公告.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6 14:48
目录
概述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