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榄雌
爵床科海榄雌属植物
海榄雌(学名:Avicennia marina (Forsk.) Vierh.)是爵床科海榄雌属植物。灌木,高1.5-6米,枝条有隆起条纹,小枝四方形,叶片近无柄,革质,卵形至倒卵形、椭圆形,顶端钝圆,基部楔形,表面无毛,有光泽,背面有细短毛,主脉明显,聚伞花序紧密成头状,花小,直径约5毫米,果近球形,直径约1.5厘米,有毛。花果期7-10月。分布于非洲东部至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海榄雌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和广东。生长于海边和盐沼地带,通常为组成海岸红树林的植物种类之一。
形态特征
灌木,高1.5~6米;枝条有隆起条纹,小枝四方形,光滑无毛。叶片近无柄,革质,卵形至倒卵形、椭圆形,长2~7厘米,宽1~3.5厘米,顶端钝圆,基部楔形,表面无毛,有光泽,背面有细短毛,主脉明显,侧脉4~6对。
聚伞花序紧密成头状,花序梗长1~2.5厘米;花小,直径约5毫米;苞片5枚,长约2.5毫米,宽约3毫米,有内外2层,外层密生绒毛,内层较光滑,黑褐色;花萼顶端5裂,长约3毫米,宽2~3毫米,外面有绒毛;花冠黄褐色,顶端4裂,裂片长约2毫米,外被绒毛,花冠管长约2毫米;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内喉部而与裂片互生,花丝极短,花药2室,纵裂;子房上部密生绒毛。果近球形,直径约1.5厘米,有毛。花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海榄雌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盐碱水湿,多生于海拔0-100m的海边和盐泽地带。
分布范围
海榄雌产于中国福建、台湾、广东等地,分布于非洲东部至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繁殖方法
海榄雌一般繁殖方法为播种繁殖。
挑选大粒、无虫害的种子,用清水浸泡种子2小时,并将种子放于日照下,取出后用清水洗净,然后每隔8小时泡水一次,连续浸泡3次,每次泡水时,轻轻翻动种子,并将种皮挑出,最后将种子放置于阴凉处,用杀虫剂浸泡10分钟后,自然滤干。
将种子插入预先备好的营养袋中,插入时种子长胚根端朝下插入袋中的营养土中,插入深度为种子的2/3,每个营养袋中播种3粒种子,播种完成后,灌溉淡水或低盐度海水。
栽培技术
播种6天内,每天早晚用淡水浇淋种苗一次,播种6后,每天早晚用低盐度海水浇淋种苗一次;且在苗期管理期间,每次潮落后,将种苗的淤泥冲洗干净,避免淤泥附着于种苗上。
苗高为5~15厘米期间,每隔4天喷一次叶面肥,每隔5天喷一次百菌清,防止种子腐烂;苗高15厘米后,每隔7天施一次液态肥,每隔10天进行一次虫害治理,治理方法为海水喷洒。
种苗长到60厘米时,进行炼苗出圃。海榄雌粗生,无需过多的养护也能生长。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海榄雌果实可入药,适合于痢疾等症;叶捣碎外敷可治脓肿。
生态价值
海榄雌红树林群落拥有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价值,在防风防浪、促淤固岸、防护海岸堤坝、调控海岸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海榄雌是中国分布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植物种类,也是耐盐和耐淹水能力强的红树植物。
食用价值
海榄雌果实淀粉含量丰富,可食用,亦是酿造的原料,也可作为饲料。
保护现状
海榄雌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
参考资料
海榄雌.植物智.
海榄雌.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0 13:0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