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海蟾蜍又名海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两栖爬行动物。皮肤干燥及疙瘩,眼睛上明显起脊,直斜向吻部;有呈灰色、黄色、赤褐色或橄榄褐色,可以有不同的斑纹;眼后各有很大的腮腺,腹部呈奶白色,有黑色或褐色的疙瘩;瞳孔横向,虹膜呈金色;趾间基部有肉质的蹼,前肢没有蹼;幼蟾蜍皮肤一般都是光滑及深色的,有些甚至偏红色的,没有腮腺。
物种学史
在
蟾蜍科大约500个成员之中,巨型海蟾蜍(Rhinella marina)通常被认为是体型最大的
蟾蜍。根据《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最大的一只海蟾蜍被当作宠物生活在瑞典。这只名为“Prinsen”的海蟾蜍长度为38厘米,完全伸展则长达54厘米,重量达到2.65千克。
巨型海蟾蜍是一种老物种。来自哥伦比亚晚中新世La Venta动物群的化石蟾蜍(标本UCMP 41159)与南美北部的现代甘蔗蟾蜍没有区别。这是发现在洪泛平原的物种,这表明巨型海蟾蜍偏好的栖息地是长期以来的开放地区。
海蟾蜍并不是水生的,为全陆生动物,只有在繁殖时才会走到水边。蝌蚪可以在15%盐度的海水中生存。曾经被生物学家艾尔伯特·瑟巴误描绘为陆生及水生的,后来
卡尔·林奈对此进行了重新描述。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有人就想亲眼看看世界最大蟾蜍究竟有多重,因为根据传说,美洲的蟾蜍大约重到100千克。瑞典人罗利夫.勃朗贝尔就是这种探奇寻蟾的著名旅行家之一。他那时到过美洲哥伦比亚,路途上碰到过一位哥伦比亚人。那人绘声绘色地给他介绍了可怕的巨蟾。当时罗利夫不相信巨蟾能有100千克,认为这是一种无稽之谈,因为他对两栖类曾有过一定的研究。罗利夫对这次旅行要求不高,只希望找到比非洲大一点的蟾蜍就心满意足了。
罗利夫到了哥伦比亚加列拉斯火山地区后,立即在一个小山村,向居民打听有无100千克重的巨蟾。有人回答说:曾见过20千克重的。也有人说:最大蟾蜍也不超过2.5千克。从100千克到20千克,再到2.5千克,真是一个巨大的差数!罗利夫为了寻根究底,将拿出十个比索的钱向当地居民购买2千克的蟾蜍。居民们一听,个个吐舌瞪眼,惊奇万分。因为这一戆大的代价与分文不值的东西实在难划等号。
罗利夫到哥伦比亚时,恰遇旱季,湖水几乎都干涸了。人们劝他旱季过了再来,可他不愿空手回去,整整寻找了好几夜,也未碰上一只大蟾蜍。一天早上,有个小伙子从远方背来一个口袋。一见罗利夫,就把口袋啪哒一下倒了个底朝天。一只偌大的奇丑的巨蟾掉在地上,可是称了一下,它也只有1千克重。
罗利夫把这只蟾蜍带到
厄瓜多尔首都
基多,通过他所认识的奉克哈才尔博士鉴定,才知道它是美洲最大的蟾蜍海蟾。长度可达25厘米,被人们誉为蟾中之王,当地人又称大蟾或巨蟾。
20世纪30年代,这种蟾蜍居然出足了风头,有150只被送上飞机,运往夏威夷群岛。因为它是除害虫能手,可以用它来保护甘蔗田。这种驱虫措施试验成功后,很快就被运往菲律宾、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很快巨型海蟾蜍已经遍及世界许多产糖地区。它们活动在成片的蔗林中,张着大口,日夜吞噬着各种害虫,成为甘蔗田的忠实护士。据报道,夏威夷、菲律宾等岛屿,蟾蜍每年为人类保护的财产,价值相当十多亿美元。
澳大利亚没有海蟾蜍。直到1935年,为了控制甘蔗园中的虫害,人们引进了120只海蟾蜍,指望它们把甘蔗虫吃光。然而,事与愿违,虽然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蟾蜍,但蟾蜍也只能跳,而不能飞,虫子趴在甘蔗杆上根本就吃不到,海蟾蜍于是另寻他路,寻找替代食物。但是它们胃口很好并且疯狂的繁殖,它们几乎什么都吃,从昆虫到爬行动物,再到小型啮齿动物。这对当地食物链造成严重影响。其次,它们身上的毒液可以杀死许多捕食者,让它们在澳大利亚成为没有天敌的强者。诸多原因最终导致了海蟾蜍的泛滥成灾。
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属于热带气候,炎热潮湿的天气令海蟾蜍十分“中意”。加上没有天敌,它们迅速扩大家族数量,不到6个月就增加到6万多只。很快,海蟾蜍从昆士兰州向周围的北领地等州扩张,“势力范围”越来越大,还日益逼近大城市。一名从事海蟾蜍研究多年的教授曾警告说,它们每年至少可推进40-50公里。
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这种外貌丑陋、含有剧毒的胖蟾蜍,对野生动物和人类都有颇多危害。如今,这种蟾蜍的数量越来越多,“占领”的地盘迅速扩大,日益向大城市逼近。如何有效对付它们成了当地人的头疼事。在澳大利亚特别是在北部地区,这种海蟾蜍的数量至少有数百万,而且还在不断扩大,有的统计甚至认为,海蟾蜍大军已经上亿。
由于繁殖能力强、毒性大,海蟾蜍给当地造成的危害非常大:袋鼠、巨蜥、淡水鳄鱼、野狗等动物因吃海蟾蜍而丧命的不计其数;儿童不小心碰到它们,也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为了阻止这些惹人讨厌的胖蟾蜍泛滥,当地政府想了不少办法,但功效不大。与此同时,海蟾蜍还在不断扩大它们的地盘,2005年3月,海蟾蜍已经“入侵”到澳大利亚北部州——北领地的首府达尔文市郊外,离市区非常近了。
巨型海蟾蜍已经证明自己是澳大利亚最严重的环境灾难之一。自1935年以来,它们遍布昆士兰州的大部分地区,几乎完全跨过北领地(距离西澳边境仅75公里),包括世界知名的卡卡杜湿地。它们的数量在昆士兰州东南部干燥的地区很普遍,它们正在新南威尔士州沿海地区蔓延。有不少巨型海蟾蜍搭乘蔬菜卡车到悉尼,它们已经在2000年的奥运会场地(位于悉尼内城西部的Homebush湾)建立了自己的区域。
巨型海蟾蜍的繁殖能力极强,它们交配不分季节,大个的雌蟾蜍一次最多可以排3万个卵。而且,尽管海蟾蜍消灭了甘蔗地里的害虫,但许多当地的青蛙和蟾蜍也成了它们的“腹中餐”,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为了对付海蟾蜍,当地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加强检疫,防止海蟾蜍卵入境;在池塘周围建起50厘米高的树篱,阻止海蟾蜍进去排卵;鼓励人们捕捉等。不过,效果并不理想。
形态特征
巨型海蟾蜍头体长一般约150-175毫米,最大可以达到250毫米,雌蛙明显比雄蛙长。平均体重106克。体型短粗,皮肤干燥,背部呈灰色、黄色、赤褐色或橄榄褐色,具有不同的斑纹和许多大小不等的瘰疣粒。腹面皮肤呈白色或奶白色,有黑色或褐色的疙瘩。头部有高高的骨质棱嵴,长在鼻孔的上吻之间。从鼓膜前侧延伸至后半部分的是巨大副瘤。象其他夜间物种一样有水平的瞳孔,眼后各有很大的
腮腺。瞳孔横向,虹膜呈金色。体表能够分泌毒液。耳旁腺大,其分泌物即著名的蟾酥;鼓膜明显;舌端游离,无缺刻;无颌齿和犁骨齿。后肢较短。趾间基部有肉质的蹼,前肢没有蹼。椎体前凹型,无肋骨;肩带弧胸型。
幼蟾蜍体型较为幼小,只有5-10厘米长。它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光滑及深色的,有些甚至偏红色的。幼蟾蜍没有腮腺,毒性较弱。蝌蚪很小,体长1-2.5厘米,呈黑色。
栖息环境
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水沟边。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蝌蚪群栖于水底。
生活习性
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结束冬眠。夜间捕食、活动。
海蟾蜍眼睛后有很大的腮腺,背部也有其他的分泌腺。当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分泌一种奶白色的液体,称为蟾毒素。蟾毒素对于多种动物都是有毒的,甚至有人因食用海蟾蜍而死亡,海蟾蜍毒性很大。它们身上有一对大如硬币的毒腺,遇到敌人就会喷出毒液,如果毒液通过眼睛、嘴和鼻子进入体内,就会导致剧痛、暂时失明和发炎,对儿童甚至有可能致命。而且连它们的蝌蚪也有毒性。除了分泌毒素外,海蟾蜍可以扩张肺部令身体膨涨,吓退掠食者。
海蟾蜍除了靠视觉来侦测猎物外,也可以使用嗅觉,双重扑捉能力是它们赖以生存的秘籍。主要吃
节肢动物、蛾类、蜗牛、蝇蛆、蜻蜓、蚱蜢及体型小的
啮齿目、爬行类、其他
两栖类、鸟类及多种
无脊椎动物而生存,偶尔也会吃植物、狗粮及垃圾。它们习惯将猎物直接吞下,然后在胃里将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
海蟾蜍还有极强的耐力,悉尼大学的一项长期研究表示:它们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以一个晚上行进1.8公里。是青蛙蟾蜍家族中的夜行世界纪录。
分布范围
原产地:伯利兹、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家、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圭亚那、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国(佛罗里达——引进、夏威夷岛——引进、德克萨斯州)、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引进: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澳大利亚、巴巴多斯、多明尼加共和国、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关岛、海地、牙买加、日本、马提尼克岛、蒙特塞拉特、北马里亚纳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所罗门群岛、中国台湾岛、美属维尔京群岛。
繁殖方式
巨型海蟾蜍交配系统混杂, 可以是一雄多雌,或一雌多雄,及多雄多雌。繁殖期间雄性聚集在暂时的或永久的或缓慢移动的水中,并呼吁配偶。 不止一个雄性可能使单一的雌性的卵受精,并且特别成功的雄性可能在繁殖季节使多个雌性的卵受精。
巨型海蟾蜍全年都能繁殖。 第二年以后,雌性能够产卵。卵产在岩石上或植物枝叶上,呈一串凝胶状。 一次超过30000粒卵。卵是黑色的,表面有薄膜覆盖,其直径约为1.7-2毫米。蝌蚪孵化的时间要视乎水温,卵孵化期2-7天。在亚热带地区,繁殖期一般只会在较温暖的季节,刚好亦是雨季的开始。蝌蚪孵化的时间要视乎水温,水温越高生长得越快。孵化时往往就有成千条蝌蚪组成一群。蝌蚪细小及呈黑色,蝌蚪需要在45-55天内变成了与成年相同的幼蟾。与成体一样,卵及蝌蚪对很多动物都带有毒性。
幼蟾一般长10-11毫米,生长得很快。生长率会因地区、季节及性别而异,初期平均生长率为每日0.647毫米,继后减慢至每日0.373毫米。生长率往往在它们达到性成熟时就会减慢。 急速的生长率对它们在变态及亚成体的生存有莫大帮助,因为幼蟾会失去了卵及蝌蚪时期的毒性,却又未曾长成可以分泌
蟾毒素的
腮腺。由于失去了重要的防卫,估计只有0.5%的海蟾蜍能长成成体。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巨型海蟾蜍在原产地是非常普通的物种,不需要特殊的保护工作。巨型海蟾蜍被认为是世界前100名引进种中最广泛的物种之一。它们在被引入的地区和国家,被认为是有害生物和灭绝工作的目标。
巨型海蟾蜍已经证明是澳大利亚最严重的环境灾难之一。总体来说,巨型海蟾蜍这种非常适应性的入侵物种没有濒危的威胁。引入的巨型海蟾蜍在波多黎各携带沙门氏菌,使其他本地物种处于危险之中。在其引入的范围的一些地区,巨型海蟾蜍与本地青蛙竞争,并对试图消耗它的本地野生动物有负面影响。百慕大蝌蚪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一些池塘中污染物的污染以及积累污染物的转移的影响。
保护行动:这种高度侵入物种不需要保护措施;相反,对于受到该物种范围扩大的不利影响的物种的保存措施是必需的。澳大利亚的生物学,影响和控制人口增长的方法研究已经到位,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菲律宾和日本,应该检查这个物种对本地蛙类的影响。格林纳丁斯已经启动了正式组织的根除计划。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