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思宗
国民党中将
涂思宗(1897~1981), 字负我,广东蕉岭县三圳河西村人。国民党中将,毕业于粤军讲武堂、北平陆军大学特别班。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十二师师长、第三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三军副军长、汀漳师管区司令兼漳龙警备司令、潮惠师管区司令、国民党中央赴延安军事考察团团长、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总部参谋长等职。1981年在香港病逝。
个人简介
涂思宗,粤军讲武堂、北平陆军大学特别班毕业。历任援闽粤军第二军随营训练班教官,第十二统领部第三营九连连长。1922年任粤军第四独立旅第二团一营少校营长、中校营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东征军第二纵队上校团长,第二独立师二团团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七团少将团长、副师长,第一军第二十二师中将师长。1928年任第三师师长,所部缩编为第二师五旅,任旅长。1931年任军政部中将高级参谋,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参谋团高参兼第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三军副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汀漳师管区司令兼漳龙警备司令,潮惠师管区司令,国民党中央赴延安军事考察团团长。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1939年4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总部参谋长,授陆军中将。1942年任军政部桂林办事处中将主任。1945年春任陆军总司令部中将高参。1947年当选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2月任闽粤边区“剿匪”总指挥,国防部中将部员。1949年秋到台湾,1950年移居香港。1981年4月在香港病逝。著有《梦影尘痕录》、《梦影尘痕诗稿》等。
人物生平
1918年蕉岭中学毕业后考入孙中山麾下许崇智12统领部随营训练班,毕业后任见习官、排长,参加过讨伐桂系军阀及东征陈炯明。在东征期间,涂思宗任张民达师独立营中校营长,陈炯明许以少将官阶诱降,被断然拒绝。在兴宁合水坪,他部被陈炯明叛军包围,涂指挥全营激战突围,终于击败叛军,升为上校团长。据2007年5月24日《梅州日报》11版《五华农民运动的领导人古大存》一文所载:1926年春荒,五华县地主豪绅奸商们申请国民党广东当局派涂思宗团前来五华河口护航。古大存率1000多农军赶来,写信与涂商谈,商定对河中180多艘粮船,属外县的放行。五华所有粮船禁止出境,船上粮食一半由农会平粜给农民,一半由县政府以平价卖给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五华严重的春荒。
不久,涂思宗以军功升为少将团长,率领全团到蕉岭整休,适三圳洋蛟湖钟姓与三圳视下刘姓因争山场矛盾激化,双方准备大规模械斗。他获悉后,邀请双方父老,耐心作调解,并自掏腰包300光洋弥补钟姓损失,一场即将爆发的流血械斗终于平息。东征时涂思宗兼大埔县长,叶剑英兼梅县县长,周恩来任潮梅行政专员。涂与叶同年,周小一岁,因公事接触多,三人私交甚笃。
1927年5月,涂思宗任北伐军22师中将师长,后调任9军3师师长。他曾率师首先攻入济南,全歼北洋军阀孙传芳部。1928年他带职考入陆军大学,于1931年毕业。
1937年5月,涂思宗率领国民党“中央考察团”赴延安,他任团长,副团长肖致平,秘书长张秉球,团员有李静谟、杨蔚等17人。周恩来、叶剑英陪同涂一行于5月26日分乘4辆大汽车,于29日黄昏到达延安南门。中共中央派林伯渠、贺龙、林彪、陈赓、周士第等人迎接。当天晚上毛泽东、朱德设宴为涂思宗一行洗尘。次日涂思宗以考察团团长身份拜会毛泽东。第三天延安党政军各界举行盛大欢迎会,边区主席林伯渠致词,涂代表国民党中央致答词。第四天,中共中央派叶剑英、陈赓陪同考察。涂思宗一行把考察所得报国民党中央,对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到一定的作用。
抗战8年中,涂思宗曾任师管区司令,第9集团军参谋长、军政部桂林办事处主任,坚持抗日,为抗日战场输送大批兵员,做了大量的后方补给工作。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1947年8月至1948年5月,涂思宗被任命为国民党闽粤赣边区“剿匪”总指挥,其“扫荡”计划遭游击队重创而失败。后调任为国防部中将部员。1949年曾去台湾,于次年移居香港,皈依佛教。广东省负责人曾多次邀请他回大陆观光,因久病缠身终未成行。1981年4月28日病逝于香港,终年85岁。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04 18:42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