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川郡(연천군)是大韩民国京畿道北部的一个郡,位于
京畿道的最北端,位于停战线的附近。由于地处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特征非常明显。临津江在郡内中部的凹地处与汉滩江相汇后,东流而去。中部凹地是属于临津江流域的涟川平原,涟川平原是江水长期冲积侵蚀而成的冲积平原所以部分冲积层也比较发达。
建制沿革
公元前18年(
百济温祚王),百济建国后,划分为百济领域。
公元396年(高句丽广开土大王),由于高句丽广开土大王的南下政策,属于高句丽领域,被称为工木达县。最初的历史记录。
公元553年(新罗真兴王14年),新罗真兴王占领了汉江流域后,成为新罗的领土。
公元757年(新罗景德王16年),更名为功城县。
公元940年(高丽太祖23年),把郡的名称改为漳州。
1018年(高丽显宗9年),所属东州郡铁原。
1069年(高丽文宗23年),划入僧岭、朔岭、麻田、积城等。涟川郡划入开城府归属京畿道。
1310年(高丽忠宣王元年),把漳州改名为涟川或涟州。
1413年10月(朝鲜太宗13年),设置涟川县监。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06年9月(高宗光武11年),铁原郡官仁面划入涟川郡。
1914年3月,把麻田、积城的两个面和朔宁郡大部分以及杨州郡岭斤面划入涟川郡。
1945年11月,根据军政法令第22号把积城面、南面全区和百鹤面、全谷面一部分划入坡州郡。
1954年10月,根据法律第350条“收复地区临时行政措施法”,同年11月17日收复行政区。
1963年1月,法律第1178条,坡州郡积城面讷木里划入全谷面,三和里划入嵋山面,江原道铁原郡新西面划入涟川郡。
1965年4月,根据郡条例第111号,设置百鹤面元堂办事处。
1979年5月,根据总统令第9409号,涟川面升格为邑。
1983年2月,根据总统令第11027号,官仁面一带划入抱川郡,抱川郡青山面哨城里、大田里、长滩里、宫坪里、白蚁里划入涟川郡。
1985年5月,根据郡条例第1001号,涟川郡涟川邑车滩2里分为车滩2里和4里,郡南面三巨里分为三巨1里和2里,玉溪1里分为玉溪1里和3里,楠溪里分为楠溪1里和2里。
1985年9月,根据郡条例第1019号,涟川郡中面横山里收复为行政里。
1985年10月,根据总统令第11772号,全谷面升格为邑。
1987年1月,根据总统令第12007号,嵋山面石墙里划入百鹤面。
1989年1月,根据总统令第12557号,抱川郡官仁面釜谷里划入涟川邑。
1989年4月,根据郡条例第2026号,百鹤面元堂办事处升格为长南面,与现在一样,由2个邑和8个面组成。
1998年8月,根据郡条例第2418号,涟川郡百鹤面的头岘里和通口里收复为行政里。
区划详情
涟川邑(연천읍)
全谷邑(전곡읍)
郡南面(군남면)
靑山面(청산면)
百鹤面(백학면)
嵋山面(미산면)
旺澄面(왕징면)
新西面(신서면)
中面(중면)
长南面(장남면)
经济
主要农作物以大米为主,还有水果等非常丰富的地方特产。
交通运输
京原线铁路和国道从郡区的中心地带穿过。
历史文化
涟川郡文化遗产众多。这里是6.25战争的决战地,著名的卖肖城、全谷里先始遗址、新罗敬?王陵等许多遗迹都位于这里。涟川郡立志发展成为南北交流的纽带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