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峪岔镇,隶属于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地处子长市北部,
淮宁河上游。东南与
南沟岔镇、
玉家湾镇为邻,南与
瓦窑堡街道相接,西与
李家岔镇相连,北靠榆林市
子洲县马岔镇和
横山区石湾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8千米,总面积351.05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地处重耳川,以涧峪岔河得名。
1949年,为北二区。
1958年,成立和平公社。
1961年,分设涧峪岔、高台、南沟岔3个公社。
1965年,撤销高台公社并入涧峪岔公社。
1984年,改设乡。
2001年,撤销高台乡、涧峪岔乡,合并设立涧峪岔镇。
行政区划
1996年,涧峪岔乡辖宽焉、壕子焉、郭家河、红崖焉、张家山、毛家河、边家湾、折家老庄、南家峁、刘家坪、白家岔、稍焉、迷家河、刘家山、方家河、白家河、吴家湾、杨家河、李家瓜、墩梁、桑台、杨家老庄22个行政村;高台乡辖赵角、南草湾、李家坪、黄米山、李家圪崂、车道焉、张家河、高家新庄、双井河、杨渠、石窑台、高台、石咀梁湾13个行政村。
1998年,涧峪岔乡改为涧峪岔镇。
2001年,撤销高台乡并入涧峪岔镇。
截至2011年末,涧峪岔镇辖刘家坪、墩梁、稍焉、折老庄、白家岔、迷家河、杨老庄、李家洼、方家河、杨家河、刘家山、吴家湾、边家湾、南家峁、毛家河、张家山、白家河、浩则焉、红崖焉、宽焉、郭家河、桑塔、高台、石嘴良湾、车道焉、李家圪崂、高新庄、双井河、杨家渠、张家河、李家坪、南草湾、赵角、黄米山、石窑台35个行政村;下设18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涧峪岔镇下辖19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刘家坪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涧峪岔镇地处子长市北部,
淮宁河上游。东南与
南沟岔镇、
玉家湾镇为邻,南与
瓦窑堡街道相接,西与
李家岔镇相连,北靠榆林市子洲县
马岔镇和横山区
石湾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8千米,总面积351.0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涧峪岔镇境内梁峁重叠、沟壑交错,多为沟壑山峁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特征
涧峪岔镇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多年平均气温8.9℃,1月平均气温-7℃,极端最低气温-27℃;7月平均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32℃。生长期年平均150天,无霜期年平均178天,最长达186天,最短为140天。年平均降水量52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月。
自然灾害
涧峪岔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暴雨、冰雹等。旱灾均发生在春季,冰雹多发生在7月份。最严重的一次暴雨发生在2002年7月4日,连续暴雨、洪水泛滥,农作物遭受极大损失。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涧峪岔镇辖区总人口2023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919人,城镇化率58.g%。另有流动人口10531人。总人口中,14岁以下674人,占3.3%;15—64岁15060人,占74.5%;65岁以上4498人,占22.2%。2011年,涧峪岔镇人口出生率5.0‰,人口死亡率3.0‰,人口自然增长率2.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8.3人。
截至2018年,涧峪岔镇户籍人口22122人。
经济
综述
2005年,涧峪岔镇工农业总产值750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71元,人均粮食达209千克。
第一产业
2011年,涧峪岔镇农业耕地面积4.55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3.4万亩,林地面积5.43万亩。粮食作物以洋芋、五谷杂粮为主。
截至2011年末,涧峪岔镇累计造林9.89万亩,其中防护林9.44万亩,经济林4444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200亩。2011年,涧峪岔镇水果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120吨,主要品种有富士苹果。
涧峪岔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2011年,涧峪岔镇生猪饲养量6207头,年末存栏8007头;牛年末存栏572头;羊年末存栏1万只。
第二产业
2018年,涧峪岔镇有工业企业2个。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涧峪岔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80%。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
2018年,涧峪岔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5个。
交通运输
涧峪岔镇已形成由全长50千米子横公路构成交通要道,三轮、汽车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截至2011年末,涧峪岔镇客运总量50万人次,货运总量2000万吨。三级公路过境,7个村通柏油路,有乡村路8条,总长20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涧峪岔镇有小学1所,在校生389人,专任教师3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14人,专任教师3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有普通高中1所。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涧峪岔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2万人,参合率95.9%。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1‰。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免费婚检率80%,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涧峪岔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42户,人数1122人,支出101万元,比上年增长30%,月人均75元,比上年增长7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0人,支出12万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临时救济29人次,支出3.5万元,比上年增长5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2.2万元,比上年增长30%。新增就业人员10人。
历史文化
涧峪岔镇又名重耳川,相传晋文公重耳流亡时曾在此处避难十三年。至今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和风俗,过年时更是别有一番风景。
一进腊月,各家各户就忙着做油馍馍、黄馍馍、油糕(此三种都是陕北著名的风味小吃,由黄米做成)和“八碗”(即八碗荤菜,其中包括酥鸡、酥肉、炖羊肉、红烧肉等)。与别处不同,陕北的小年是正月初六而非腊月二十三。二十三是过年的开始,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所以家家户户都得吃杂面(一种用豌豆做成的面食),为的是给灶王爷搭上天的梯子。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到除夕这一天,一大早男人们贴对联、挂灯笼,主妇们架起油锅炸油糕。到下午四五点,年夜饭已端上桌。以前条件艰苦时,一大家子只靠一小锅小炒猪肉过过馋瘾。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饭桌上鸡鸭鱼肉应有尽有,之前做好的“八碗”也摆上桌,小炒猪肉则是保留项目。吃喝上,除夕这天,陕北人家已与外面没什么大的区别,但在其他方面仍然保留一些特色。
在陕北的风俗里,除夕之夜过的是鬼年又称大年,即为鬼神过的年,要搭“火塔塔”,即用煤搭一座约一米高的“宝塔”,当夜幕降临时,将其点燃;再把从河里打来的冰块和一些碎煤块洒在院子里,目的都是为驱散邪魔,保佑平安。这一天夜里,出嫁的女儿必须在婆家过年,若是想在娘家过年就得等到初六的人年即小年,这是为人自己过的年,这一天没什么大的讲究,主要是吃好喝好玩好。
在涧峪岔镇,整个春节最热闹的是正月初八,这一天庙里有灯会。此处的灯会与别处不同,灯不是看的,而是“转”的。所谓“转灯”,大有学问。整个灯场是一个用灯围起来的迷宫,被称作“九衢龙门”,得有专人在前面带路,否则便会困在里面。布置灯场时,工人按照图纸,在土地上画好迷宫,再根据地上的痕迹插上钢管,绑上电灯。以前,灯场上所用都是“洋芋灯”。洋芋灯的做法不算复杂,在锯好的圆木板上,糊上彩色的皱纹纸,放上中心挖空的洋芋,最后在中空的洋芋里浇上羊油,放上棉花做的捻子,便大功告成。电灯比洋芋灯方便、安全,却少了些乐趣。
初八一大早,庙台前的灯场就已搭好,晚上八点,准时亮灯,盏盏电灯红绿相映,灿若星河。灯会以一通鞭炮声开始,紧接着四处升起烟花,然后鞭炮锣鼓齐鸣,带路人提着灯笼率先入场,锣鼓队和秧歌队紧随其后,其他“转灯者”每人手执一根点燃的香鱼贯而入。一行人在领路人的带领下,左拐右转,由走变跑,转入迷宫中心后,稍作停歇,再从另一条路转出来。迷宫的中央,摆放着几盏洋芋灯,红色的代表男孩,绿色的代表女孩,是为求子嗣者所准备,若想抢得这几盏灯便得排在队伍的最前头。
初八一过,节日的气氛转淡,冷清六七天后因元宵节的到来又再度热闹起来。十五、十六、十七的晚上要在院子里连放三天大火。与除夕夜不同,这三天的大火烧的不是煤,而是从山上捡来的干草和枯枝。十五的火为敬神,庆祝元宵佳节;十六的火为疗百病,可以跨越,可以烘烤衣服被褥,还可以烤黄馍馍来吃;十七的火则为驱散蜈蚣和蝗虫,要把烧完的灰烬倒到深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