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
中国重庆市境内公办高校
长江师范学院(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始建于1931年,学校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支点上唯一一所本科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历史沿革
1931年,涪陵县县长谢汝霖修葺扩建钩深书院,并将“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迁入书院新建校舍。
1937年,涪陵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女生部并入涪陵县立初级中学校。“农科班”迁石桥沟(今涪陵新光造纸厂处),改为四川省涪陵县立初级普通农作科职业学校。
1943年,涪陵县立初级普通农作科职业学校招收高级农业科,更名为涪陵县立农业职业学校。
1946年,涪陵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更名“涪陵县立师范学校”,从初中毕业生中招录普通师范生。
l950年,涪陵县立师范学校更名为涪陵县师范学校,涪陵县立农业职业学校并入,为其附设农科部。
1951年,涪陵县师范专科部成立涪陵农业技术学校,隶属涪陵专区。
1953年,长寿县师范学校中师班、丰都中学初师班并入涪陵县师范学校。
1954年,涪陵专区文化干部学校(开办时间不详)并入涪陵县师范学校。
1959年,在涪陵黄旗镇成立涪陵农机学校,经国务院批准将涪陵大学更名为涪陵专科学校,正式启用“涪陵专科学校”印鉴。
1962年,涪陵专科学校停办,复设涪陵师范学校,保留“中师部”,改建为涪陵专区师范学校,并开办涪陵地区教师进修学校。
1963年,涪陵专区师范学校与原涪陵高中达成互换校址协议。
1964年,涪陵专区师范学校由李渡镇太乙门迁至涪陵城(乌江东岸群沱子)现师院江东校区。
1968年,涪陵专区师范学校改称为涪陵地区师范学校,隶属于涪陵地区革委会。
1982年,涪陵地区第一所高等师范学校——涪陵师范专科学校在菜场公社原涪陵地区师范学校校址召开成立大会,正式启用四川省高教局制发的涪陵师范专科学校校印,废除涪陵地区师范学校校印,涪陵师专党委成立。涪陵县师范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涪陵师范学校。
198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授权,省教育厅研究同意,正式建立“涪陵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
1984年,涪陵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涪陵教育学院。
1988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涪陵工业学校增挂四川省涪陵工业学校校牌。
1991年,四川省涪陵工业交通干部学校并入涪陵农机校,同时增挂中共四川省涪陵地区经贸委党校校牌,实行“一套班子,四块牌子”的建制。
1993年,重庆市批复同意成立“三峡联合大学”,属股份制,涪陵分校设在涪陵师专。涪陵师专校名调整为“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仍隶属于四川省教委领导。
1999年,涪陵区教师进修校合并到涪陵师范学校,仍挂两块牌子,成为涪陵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基地。
2000年,涪陵工业学校、涪陵师范学校并入涪陵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涪陵教育学院大会在教育学院隆重举行。涪陵工业学校并入后成为涪陵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教学部,涪陵师范学校并入后成为涪陵教育学院师范教育教学部。
2001年,涪陵师专与涪陵教院合并升本,成立涪陵师范学院。
2005年,涪陵师范学院李渡新校区正式启用。
2006年,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
2017年6月,学院获批重庆市高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学校。
2018年11月,长江师范学院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开办机器人工程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二级教学单位21个,开设本科招生专业56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600人、博士学位教师400余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英才计划等省部级人才100余人。获聘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15人。建有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中国侨联、重庆市科技局等创新团队12个,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4个,重庆市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现有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7个,ESI全球1%学科3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1个,10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论证。认定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96门、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7门。立项建设重庆市新型二级学院2个、重庆市现代产业学院3个,重庆市创新创业学院1个。
2015年至2017年,校内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珠江钢琴杯”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497项、市级奖1093项;先后获国家级、重庆市级学生先进集体奖45项,国家级、重庆市级学生先进个人361人(次)。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6个,其中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个。
科研成果
2016年,学校获国家级项目8项,新增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1017篇件,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职务发明专利申请180件(其中发明专利67件),成功转让新品种1个、技术转让2项,合同金额114.568万元;新增重庆市高校优秀成果转化项目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8项,部(市)级科研项目立项105项,全年新增科研经费3279.24万元。
截止2023年6月,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1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数连续5年稳居全国高校前150名;科研经费连续5年突破1亿元,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达10万元左右;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政府成果奖40余项;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1418项、省级奖4807项。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数跻身全国高校前150名。科研经费连续3年突破1亿元。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政府成果奖50余项。在全国693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综合竞争力排行中排名第5位。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5月,校内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图书和报刊总量169.79万册,订购和自建中外文数据库33个,可提供读者使用数据库63个,数字资源容量达48TB。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总署批准,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长江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类学术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CEPS)全文收录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11个国家32所国外大学和机构签署校际合作交流协议,选派出国访学、交流师生500余名,招收来自30个国家留学生300余名,建成渝东南首个汉语水平考试考点。中马智能建造产教合作平台获批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一带一路中马文化交流中心、中波文化研究中心等国际交流平台效益日渐凸显。先后与重庆市涪陵区政府共建“长江科创学院”,举办“慧谷湖科创实验班”;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与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卓越教师。
文化传统
校徽
长江师范学院校标呈圆状,以蓝色为基调。外环由学校名称和英文译名组成,内环由核心图案和1931字样组成。校标外环,下半环书有毛体校名“长江师范学院”,上半环为学校英文译名“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中心为校标内环核心图案,形似迎风起航的帆船,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气,表达了全校师生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决心和勇气;又似一本翻开的书卷,洋溢着书香气息,意喻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又似一朵盛开的鲜花,象征祖国的花朵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以此表达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校标核心图案寓意深远,内涵丰富,体现了“创新为魂、应用为要、能力为本、服务为要”的办学理念,展现“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境。
下方衬托取意两江交汇,与学校地处长江、乌江交汇的地理位置相符。字样1931,体现学校深厚的办学历史和文化底蕴。选择1931的字样,是经学校党委会研究决定,将1931年“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作为学校的前身。
校训
学高身正,敬业自强
“学高”,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和技能要成为后学的师表。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师者惟有“学高”方可“传道、授业、解惑”。
“身正”,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在思想、行动、待人方面要光明正大,成为社会的楷模。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师者惟有“身正”方可立己树人。
“学高”和“身正”是教师执业的资本,是其之所以为“师”的根本所系。“学高身正”充分揭示了德与才的内在统一,它不仅是教师从教和做人的基本准则,要求教师在学校里做学生的表率,在社会上也应成为大众的楷模;而且也是学子从学与做人的基本准则,要求学子在学校里既要学业有成,更要为人正直、品行端正。
“学高身正”作为学校校训,是学校师范性质的精神阐述,也是实践“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教师教育理念的文化认同。既具备渊博的学识,做知识传授者;又具备高尚的师德,做道德引导者。
“敬业”,语出《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指严肃认真地干好本职工作,对学业﹑职业﹑志业均应敬而重之,且要立志全力追求自身能达到的事业顶点。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即人应自强不息,保持顽强的进取精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具有一种“仁以为己任”和“死而后已”的无畏精神。
“敬业自强”作为学校校训,要求广大师生时刻体现出对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自觉认同,在本职工作中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在气节、操守、品德等方面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不懈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怨天、不尤人、不自暴自弃、不丧失信心,力求精益求精。
校歌
领导信息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长江师范学院有“长江石林”景观。学校原党委书记黄贵欣带领园林小组成员在涪陵石沱镇江岸发现一片“长江石林”,该地是“花园坝”遗迹的所在地。2004年,学校开始研究长江石林保护性开采暨在新校区建设长江石林景观事宜,2005年2月,重庆市水保主管部门批准了学校对“花园坝”石林进行抢救的方案。2006年,大江风骨园落成。在建设过程中,力求再现长江石林的整体美、空灵美、意境美,赋予石林景观的感受性、历史性、反思性意义。
所获荣誉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
校史沿革.长江师范学院.
学院概况.长江师范学院.
学院概况.长江师范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4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