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涵道是通过风扇气流后直接排出发动机的那部分气体通过的通道。一般来说,发动机80%的推力都来自外涵道排出的气体形成的。当然内外涵道比是根据不同发动机特性来制定的。
涵道比(bypass ratio),也称旁通比,是
涡扇发动机外涵道与内涵道空气流量的比值。内涵道的空气进入燃烧室与燃料混合,燃烧做功,外涵道的空气不进入燃烧室,而是与内涵道流出的燃气相混合后排出。外涵道的空气只通过风扇,流速较慢,且是低温,内涵道排出的是高温燃气,两种气体混合后降低了喷嘴平均流速与温度,较低的流速带来了较高的推进效率和较低的噪声,而根据热机原理,较低的温度能带来较高的
热力学效率。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使涡扇发动机在相同油耗的情况下能获得比
涡喷发动机更大的推力。
(2)驱动风扇的涡轮级数会快速上升。这是因为当涵道比上升时,风扇叶尖切线速度需保持在大概的常数,因此其转速会下降。对于一个给定的核心机尺寸,驱动风扇涡轮的尺寸是同定的,因此它的叶尖切线速度则会下降。与此同时,驱动风扇涡轮的比功必须提高,因为风扇流量与涡轮流量之比上升了,这意味着此处涡轮载荷会高得不可接受。这将使涡轮效率降低,除非此处涡轮加级。迄今已经证明了现在存涡轮和风扇间放置一个传动箱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一台大型的
涡扇发动机需给其传输50 MW的功率。
(4)在
反推力装置不工作时,所需的密封周长增加,将会带来更多的漏气。
涵道风扇(Ducted Fan),指在自由螺旋桨的外围设置涵道的一种推进装置。国内外很早就有人开始研究涵道风扇螺旋桨,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通工具尤其是航空器中。
涵道风扇螺旋桨的优点:由于叶尖处受涵道限制,冲击噪声减小。诱导阻力减少,而效率较高。在同样功率消耗下, 涵道风扇较同样直径的孤立螺旋桨, 会产生更大的推力。同时由于涵道的环括作用, 其结构紧凑、气动噪声低、使用安全性好,因此作为一种推力或升力装置, 被应用于
飞行器设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