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囊肿病毒
易感鱼类的慢性病毒病
淋巴囊肿病毒,淋巴囊肿病毒属病毒。
分类地位
种类鉴定
(IDENTIFICATION)
形态特征:二十面体胞浆型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可引起鱼类淋巴囊肿病。该病毒衣壳外形呈六角或五角形,直径约为130-260nm,类核体(核心)的直径约为150 nm,外有囊膜。
分子鉴定和早期诊断:
传入和分布
(INT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首次记录:LCDVcn 1995年首次在威海地区报道(曲径等1998)。
来源: LCDVcn初步判断该病病源来自韩国(孙修勤等,1999;曲径等,2001;)。韩国和我国各自分离的LCDV主要衣壳蛋白基因的同源性达95%以上,这在分子水平上有力证实了这种见解。
分布:我国沿海均有报道. 该病易感鱼类广泛,可感染野生养殖的海水及淡水鱼类100余种。
基本特征:水温在15℃-20℃时,发病鱼较多,囊肿物生长也较快。皮肤有外伤的鱼易发病。
生态影响
(ECOSYSTEM)
病鱼眼睛、口腔内外、鳃及上下体表各部位有大小不一的囊肿物,囊肿物小如念珠,大如菜花,颜色有白色、粉红色和黑色,较大的囊肿物上有肉眼可见的红色小血管(图c)。观察发现,口中出现囊肿的牙鲆,因不能闭口而妨碍摄食;鳃上发生囊肿的牙鲆,因气体交换受阻而缺氧。鱼鳍发病最为普遍和严重,经常造成鳍条缺失。患病严重的牙鲆,囊肿物遍布体表,当囊肿物破裂时,会形成开放性溃面。牙鲆轻微发病时,摄食正常、但生长缓慢;疾病严重时,病鱼基本不摄食、部分死亡。
参考资料
淋巴囊肿病毒.青岛海洋科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19:33
目录
概述
分类地位
种类鉴定
传入和分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