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阻塞作战
1937年发生在吴淞口的防御战
淞沪阻塞作战,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8月至1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海军在吴淞口和上海地区阻滞日本侵华舰队溯江进攻的防御作战。
战斗规模
作为抗日战争中国正面战场22次会战中少数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之一,这次战斗,中日双方参战的兵员总数达近百万。在两个多月时间内,中国方面先后投入地面部队包括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财政部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宪兵1个团,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兵力总数75万人以上。还有空军的第二至第九大队等8个大队和1个暂编大队,几乎调动了当时全国所有兵力的1/3。而随着日本军队的不断增兵,其参战部队总兵力达到25万人左右,包括陆军共9个师团又2个支队(相当于1个旅团),另有从华北的第五师团分遣出来的国崎支队,以及海军第三和第四舰队。其调动规模也是史无前例。
战斗过程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后,日本海军第3舰队在上海长江口外集结舰艇30余艘(包括航空母舰凤翔、龙骧、加贺号)、陆战队4000余人。
1937年8月14日,第3舰队出动舰载机轰炸上海机场,舰艇炮击吴淞炮台,海军陆战队配合陆军在上海与中国军队作战。中国海军在兵力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先派出炮艇绥宁、威宁号,次第拆除淞沪附近之西周、浒浦口、铁黄沙、龙潭港、福姜沙等处导航标志,使日舰航行困难,并将运输舰普安号沉塞于董家渡水道。
1937年8月17日,收缴日本轮船洛阳号等6艘,沉塞于江南造船所附近航道。先后征用富阳号等商船14艘,沉塞于十六铺水域。至10月3日,在黄浦江内构成三道阻塞线,同时布设一批水雷,形成三道水雷防御线,封锁淞沪各航道、港汊、阻滞日舰溯江西进。
1937年8月14日,海军江阴江防司令部派快艇大队副大队长安其邦率鱼雷快艇史102,文171号由江阴经内河潜驶上海。
1937年8月16日晚,对日本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实施突然袭击,受到日舰火力阻击后,在九路外滩浦口码头附近被击沉,艇员泅水脱险,出云号受轻伤。
1937年8月20日起,日本海军飞机向中国海军驻沪舰队司令部、造船所、军械处、制造飞机处,无线电台、医院、仓库、码头等设施进行轮番轰炸。
1937年8月25日,正在修理的炮舰永健号被炸沉。
1937年8月26日,测量舰嗷日号被击沉。
1937年8月28日,中国海军派特务兵携带水雷工具再次炸伤出云号,以及铁驳船4艘、小轮船1艘。
1937年11月12日,海军鱼雷学校总训练官马步祥率鱼雷艇史181号出击未成,中弹焚毁,艇沉人亡。
同日,上海被日军占领后,中国海军舰艇被迫后撤到长江沿线作战
参考资料
淞沪会战篇.铁血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2:43
目录
概述
战斗规模
战斗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