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腰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chloronotus):体长9厘米,背部绿色,腰柠檬黄色;具两道浅色翼斑;下体灰白,臀及尾下覆羽沾浅黄;具黄色的粗眉纹和适中的顶纹;新换的体羽眼先为橘黄色;嘴细小。虹膜褐色;嘴黑色,嘴基橙黄;脚粉红。上体橄榄褐色;腰羽淡黄色,形成宽阔的腰带;下体苍白沾污黄。
柠檬腰柳莺上体橄榄褐色、有时微沾灰绿色。头顶上较黑褐,中央冠纹污黄或淡黄色,不甚至显著;眉纹污黄色或灰黄色,贯眼纹褐色,其余头侧暗黄白色与暗褐色相杂,
耳羽后有淡色斑点。腰淡黄色或柠檬黄色,形成宽阔的腰带。尾暗褐色或橄榄褐色,
外翈羽缘黄绿色或橄榄黄色。两翅褐色或暗褐色,外翈羽缘橄榄黄色或黄绿色;中
覆羽和大覆羽尖端淡黄或绿黄色,形成两道翅斑,前面一道常常不是很明显,
飞羽翅式9>2>10。下体浅灰黄色,腹黄白色,两胁沾橄榄绿色,尾下覆羽淡黄色。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角褐色,基部黄色或棕褐色,脚绿褐色或淡棕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3-6克,♀5-7克;体长♂85-95毫米,♀88-92毫米;嘴峰♂6-8毫米,♀8毫米;翅♂49-54毫米,♀49-54毫米;尾♂36-42毫米,♀39-41毫米;
跗蹠♂16-19毫米,♀18毫米。(注:♂雄性;♀雌性)
相似种
黄腰柳莺上体橄榄绿色,中央冠绿黄色极为明显,腰鲜黄色,下体白色。主要区别还是二者鸣叫声不同。另外第二枚飞羽长度黄腰柳莺在第七枚至第八枚之间,或等于第七枚或第八枚;而柠檬腰柳莺第二枚飞羽长度在第九枚至第十枚之间,或等于第九枚或第十枚。其余较为相似的种类
橙斑翅柳莺翅斑橙黄色,腰橄榄黄色,外侧3对尾羽大多白色,下体灰绿黄色,眉纹和中央冠纹皮黄白色,翅上仅大覆羽一道翅斑明显,腰部黄色较宽,扩展到尾上覆羽,外侧3对尾羽大多白色,下体颏、喉和上胸灰白色,腹黄色;中华柳莺头顶中央冠纹橄榄灰色,眉纹前段皮黄色,后段白色,翼斑灰白色。
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成小群或与其他柳莺和山雀混群。树栖性,主要活动于乔木上,很少到地上或灌丛中。性活泼,行动敏捷,频繁地在树冠层枝间跳跃或飞来飞去,有时甚至悬掉在枝端叶片上啄食。主要以毛虫、蚱蜢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也吃蝗虫、甲虫、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性食物。
繁殖期6-8月。营巢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巢筑于检松树干缝隙中、松树铡枝外端茂密的松枝间或长满苔藓的树上,距地面约2-4米,有时高达15米。巢呈球状,小巧而精致,主要由细枝、苔藓、地衣构成,有时也掺杂有柔软的桦树皮,内垫有羽毛、羊毛、牛毛等材料,巢口开在侧面。每窝产卵3-4枚,卵白色或肉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并常常围绕钝端形成一圈状斑。大小为12毫米×8毫米,重约2克。孵卵和育雏均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