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冷介质
用压缩空气吹动某种固体微粒
淬冷介质,浮动粒子,它是用压缩空气吹动某种固体微粒(金属或非金属的粉末﹐如铝﹑氧化铝﹑氧化钛﹑锆砂或石墨等)造成浮动体﹐其冷却能力取决於粒子的类型﹑浮动粒子层的深度和温度﹐以及控制吹送空气的速度。调节这些因素可以获得不同的冷却能力。这种介质流动性好﹐冷却均匀﹐无公害﹐适用於状态复杂﹑畸变要求严格的工件的淬冷。
简介
空气﹑惰性气体 多用於高合金钢的淬冷。由於这类钢的奥氏体在高温时比较稳定﹐即使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也可达到淬火目的﹐如工件需要进行光亮淬火真空淬火﹐可在可控气氛或惰性气体(如氮﹑氩等)中冷却。
评定方法
为了可靠地评定淬冷介质的冷却性能﹐人们研究出多种评定冷却能力的方法(有的国家已纳入标准)。主要有﹕硬度法﹕测量一定尺寸的钢试样在被测介质中淬冷后沿著横截面的硬度分布﹔冷却曲线法﹕采用不同尺寸的探头(用银或不锈钢等制造)﹐在心部固定以热电偶﹐并与记录仪表联接﹐用以记录下探头在被测介质中的冷却过程曲线 (时间-温度曲线)和冷却速度曲线(温度-速度曲线)﹔磁性法﹕利用镍或铁镍合金的磁性转变效应(居里效应)﹐将球形试样加热至800~900℃后在被测介质中冷却﹐测定试样由加热温度降至磁性转变点(约342℃)所需的时间﹐从而评定介质的冷却能力﹔热丝法﹕利用放入被测介质中的电阻丝未熔化前所通过的最大电流值的平方(I 2)﹐来量度介质的冷却能力﹔五秒钟法﹕将不锈钢试样在一定容积的被测介质中淬冷﹐浸入五秒钟取出﹐测定液温上升值 A ﹐并与试样在介质中完全冷却时液温的上升值B 相比﹐两者的百分比能反映出介质的吸热能力﹐用以表示其冷却能力。烈度(H )值法﹕表示淬冷介质冷却能力的数值﹐可用实验的方法求得﹐以静止状态20℃的水作为基础﹐其烈度为1。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05 14:58
目录
概述
简介
评定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