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
由国家文化部和深圳市文化局联合创办的综合性文化研究机构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12月,是由国家文化部和深圳市文化局联合创办的综合性文化研究机构,业务上接受文化部、广东省文化厅指导。为深圳市文化局直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承担文化部门委托的科研项目,开展特区文化的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开发文化信息资源、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
机构概况
“研究中心”内设办公室、文化政策研究室、文化产业研究室、资料室。“研究中心”主任为陈新亮同志,副主任为刘中国同志。现有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5人。“研究中心”聘请著名学者余秋雨教授任名誉主任,并在国内聘请特约研究员25人。
近年来,“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展深圳文化的应用性研究,力争用科学理论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深圳文化建设,具体任务包括承担文化部、省文化厅、社科院有关文化事业的科研项目;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组织研究制定深圳文化事业发展战略规划;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为社会文化发展决策提供咨询及论证。
“研究中心”积极参与深圳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起草《深圳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1998-2000年)三年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为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参与“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重点课题调研”、“深圳市常设艺术节庆调研论证”,完成了“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两个子课题的写作。参与《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起草和定稿工作。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国际化城市”和“文化立市”大政方略后,“中心”紧紧围绕这一课题展开调研,参与重点课题“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课题调研、“深圳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研制,并编辑出版了“深圳文化立市战略丛书。”此外,还着重开展“文化权力”、“移民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研究,参与《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撰写等。“中心”学术内刊《深圳文化研究》每期以专题形式推出,为市、局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深受市、局领导和业内人士好评。
1998年,由广东省文化厅与深圳市文化局联合创办的“广东省邓小平文艺理论研究基地”在深圳成立,“基地”办公室设在“研究中心”。
1996年,“研究中心”被评为深圳市文化系统的先进单位。
2001年,“研究中心”主任尹昌龙被广东省作协授予新人新作奖。
2001年,“研究中心”党支部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研究中心”七次荣获深圳读书月优秀组织奖。2001年,由“研究中心”主办的“香港、台北、上海、深圳城市文化交流会议”荣获深圳市文化局“文化创新奖”。2002年由“研究中心”承担的“文化权力研究”荣获深圳市文化局“文化创新奖”一等奖。2006年由“研究中心”承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及“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荣获深圳市文化局二○○六年双十佳文化盛事奖。2001年、2002年、2005年、2006年“研究中心”分别荣获深圳市文化局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
2003年由“研究中心”承担的“国际化城市文化研究系列成果”深圳市文化局“文化创新奖”二等奖。
2004年“研究中心”承担的《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获深圳市文化局“文化创新奖”一等奖、《深圳:岭南文化的保护、创新与发展》获深圳市文化局“文化创新奖”二等奖。
2005年,由国家文化部外联局与深圳市文化局联合创办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基地”在深圳成立,“基地”办公室设在研究中心。
2005年,“研究中心”荣获二○○五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二○○五年度十佳文化盛事奖。
近年来,“研究中心”陆续推出《深圳文化发展战略思考》、《文化深圳》、《中国经济特区文化研究》、《邓小平文艺理论与广东文化实践》、《打工世界》、《中国城市史》、《深圳文化研究》、《内地-香港:比较文化的视野》、《1985:延伸与转折》、《真理是朴素的》、《重返自身的文学》、《别处的家园》、《文化情缘》、《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大家的声音》(一、二)等一批科研成果和个人专著,在国内文化研究界产生了较好影响。
大事记
二○○八年
深港文化合作研究取得突破。圆满完成局解放思想文化大调研重点课题《深港文化合作现状及战略思路》的调研工作。在全局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深港文化合作的历史、特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港文化合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及发展策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深化深港文化合作的政策建议,大部分建议已被决策部门采纳。
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研究在2007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2008年继续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理论和专题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公共文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毛少莹)。参与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项目的绩效评估方案的研究与实施细则制定,完成研究报告《深圳市民基本文化福利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参与深圳社科院《2009深圳文化蓝皮书》相关课题的撰稿,与东莞理工学院合作编辑《城市文化评论》“2008中国城市文化论坛”的部分稿件。参与举办9月在北京召开的“2009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撰稿人会议,并开始筹备公共文化蓝皮书的出版工作,进一步保持和发挥了深圳在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领域的领先优势。
8月13—14日 圆满举办“20O8中国城市文化论坛”。该论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与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并由“研究中心”主办。该论坛邀请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市文化局局长陈威以及谢冕等国内外文化界知名人士,共同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特别是深圳改革开放30年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了城市文化发展规律,专家的文章、讲稿为各大报刊转载,在国内和海外产生较大反响。
9月11—13日 成功完成“四城市会议”深圳方组织工作。“台北—上海—香港—深圳:城市文化交流会议2008台北年会”邀请了台北、上海、香港、深圳四城市的专家学者、文化官员、专业人士五十余人,就社会普遍关注的“城市与自然”、“城市自然与人文”、“城市自然与艺术”、“自然、文化与城市发展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区文化研究中心精心开展筹备工作,组织了深圳代表团,特邀了北京观察员,提交了《走向生态文明的城市艺术》等四份报告,探讨从全球化的都市生活出发,文化与艺术在不同的时代对人、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11月1-30日 “深圳读书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作为深圳读书论坛的具体承办者,“研究中心”邀请了著名文化名人陆天明、邱震海、金耀基、龙永图、葛剑雄、孟宪实、郑渊洁等海内外知名专家和作家作演讲嘉宾,还邀请了当红网络作家当年明月、“80后”代表作家张悦然等新锐作家担任演讲嘉宾,他们分别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及其反思、当今形势下中国的发展战略等热点问题发表看法,同时就大学在现代社会的功能、移民城市与文化、阅读与历史等话题进行演讲或对话,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除了吸引近4000名市民现场聆听之外,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更多的市民从中受益,使读书论坛的社会效益进一步扩大。由于策划周全、安排细致,读书论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获得了广大市民和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此外,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主编的读书论坛系列丛书《大家的声音》第四辑于2008年5月出版,为深圳构建学习型城市,积累学术文化资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深圳文化沙龙”创新形式和内容,不断扩大影响。本年(2008年)度,“研究中心”与《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联合举办的“深圳文化沙龙”,在去年(2007年)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2008年)探索形式与内容创新,除了以“书写深圳与深圳书写”、“深港都会与文化合作”、“器物文化与城市经验”、“从大运文化符号(吉祥物)谈深圳文化价值和取向”等话题关注深圳本城的文化问题之外,还先后从“网络时代与阅读变革”、“灾难应对与价值重建”等角度对全国性的热点文化现象做出深入分析与精彩解读,体现了深圳文化人的人文关怀。同时,根据话题的内容,沙龙的举办地点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参与沙龙的嘉宾也越来越体现多层次、多领域的特点,成为深圳文化人聚首谈论相关文化话题的良好平台。一月一期的文化沙龙,嘉宾发言均由《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整版报道,在市民中的影响也日益扩大。
《深圳文化研究》成为提供文化决策参考的理论刊物。作为特区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刊物,《深圳文化研究》一直在思考自身的学术定位和发展方向,其中重要的方面是将它办成国内公共文化政策的理论刊物。为此,陆续推出“文化软实力”、“深港文化合作”、“文化视野中的城市变迁——中国城市文化30年观察”等4期研究专辑,针对当下的文化热点,精选政府官员和海内外知名专家的学术论文,汇集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为上级部门的文化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在国内文化研究界不断扩展自己的学术影响。
联合举办“月度好书榜”活动。为了引导市民读书、读好书,营造良好的城市阅读风尚,“研究中心”联合《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等单位,共同策划举办了“月度好书榜”活动,每月请相关文化人士介绍新出版的好书,并作简单而精彩的书评,全年共推荐好书近200本,在市民中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七年
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跃上新台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研究在2006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2007年继续得到深化,并跃上了新台阶。一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理论和专题研究。进一步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免费或优惠提供与政府职责”、“公共文化治理结构”、“深圳文化事业投融资政策”等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保持和发挥了深圳在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领域的领先优势。二是编辑出版了《文化蓝皮书:2007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由我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编辑的《2007中国公共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于2007年1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它是我国第一本有关公共文化服务的全国性蓝皮书,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做了全局的回顾和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及《蓝皮书》的出版被评为“2007年深圳宣传文化建设十件大事”之一,同时荣获深圳市文化局2007年度文化创新奖。
“深圳文化沙龙”成为新的文化活动品牌。2007年年初,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与《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联合创设“深圳文化沙龙”,“沙龙”以“关注城市文化、聚焦时尚文化、集中智者思想、体现人文关怀”为宗旨,邀请文化官员、文化专家学者就深圳的文化现象展开讨论,分析文化事件、解读文化政策、引导文化时尚。先后以“城市建筑与城市记忆”、“文化与休闲”、“文化关爱与市民文化福利”、“重温经典”、“遗产保护与城市文脉”、“民间收藏与文化薪火”、“移民城市与文化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与媒体的文化担当”等为主题,举办了10期文化沙龙,嘉宾的发言均由“深圳商报”整版报道,在市民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沙龙”已形成贴近深圳、贴近生活、贴近市民的特色,已逐渐成为我市的一个新的文化活动品牌。深圳文化沙龙的创设,也荣获深圳市文化局2007年度文化创新奖。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论坛”成为“文博会”新亮点。2007年5月,研究中心承办文博会核心论坛之一的“2007中国国际文化产业论坛”。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荷兰、南非、韩国的16位知名文化产业界专家和权威国际文化产业组织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文化产业园区与集群发展、国际文化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等前沿课题。本次论坛以“文化产业园区与集群发展”为主题,共安排了16场演讲。演讲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既丰富了文化产业界亟需的重要专业信息,又开阔了创意无限的文化产业所需的视野;既有系统严谨的学术理论成果,又不失鲜活生动的现实案例。本次论坛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关注,注重了不同国别、行业的多重互动,首次将产业集群这一新兴研究范式引入了文化产业的研究领域,邀请到了众多国际行业组织的参与,建立起富有成效的国际文化产业研究、信息交流和项目合作的平台,获得了演讲嘉宾和广大听众的一致肯定和好评。本届论坛先后吸引了上千名听众,其中,专业听众约占50%。论坛的组织工作得到参会嘉宾的高度赞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院、国际设计联盟、国际多媒体协会联盟、国际出版业协会和国际节庆协会等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在论坛结束后都表达了与我方长期合作的愿望。新华社、人民日报等30多家海内外媒体采访报道了本届论坛。“论坛”演讲稿结集成《文化蓝皮书: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9月7—9日 成功完成“四城市会议”深圳方组织工作。“上海-台北-香港-深圳城市文化交流会议2007上海年会”在上海举行,年会以“城市文化的公共性--资源·参与·共享”为主题,邀请上海、台北、香港、深圳四城市的专家学者、文化官员、专业人士50余人,就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区文化研究中心精心开展筹备工作,组织了一行12人的代表团,提交了《完善公共文化政策 促进城市文化公共性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性文化基金的公共文化功能》、《略谈城市文化的公共性》、《外来工图书馆:社区文化的第三种构建方式》4份主报告;邀请了深圳市专家学者、文化官员参与了会议议题的讨论;组织民间力量策划了关于城市文化形象的海报展,参与了反映城市文化的影像演播展。
11月1—30日 “深圳读书论坛”成为市民的文化盛宴。论坛邀请了著名文化名人余光中、于丹、杨锦麟、杨东平、钱文忠、方成、陈子善等海内外知名专家和作家作演讲嘉宾,“论坛”分别在深圳图书馆报告厅、深圳音乐厅小剧场和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举行,市民反应热烈,“深圳读书论坛”已成为读书月品牌中的品牌。读书论坛被读书月组委会评为“最佳活动项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主编的读书论坛系列丛书《大家的声音》第三辑在2007年5月出版。
《深圳文化研究》在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扩大。2007年,作为特区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刊物,《深圳文化研究》共出版4期,分别以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中国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和谐文化建设和“十七大”文化建设专题为主题,针对当下的文化热点、难点,精选海内外知名专家的学术论文,汇集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深圳文化研究》广受学术界好评,日渐成为文化研究界有影响的学术阵地。
二○○六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学术界取得全国领先地位。2006年,研究中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一是编辑出版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一书。全书共20余万字,系统地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构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持与保障系统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绩效管理与评估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问题。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内涵,对总结深圳乃至全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验、指导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该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和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认为该书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研究的第一本理论专著,选题围绕公民“文化权利”展开研究,体现了作为经济特区应有的理论敏感和学术勇气,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并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获市文化局“十大文化创新奖”。二是承办了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共同主办的“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研讨会”,研讨会于4月26日—27日在深圳举行。中宣部改革办主任张小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章建刚等来自中宣部、文化部、国内知名高校和学术研究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在研讨会上介绍了深圳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认识及总体思路,陈威局长作了《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主题报告。研讨会上,我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与充分肯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研讨会”被评为“2006年深圳宣传文化建设十件大事”。三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评体系”专题研究。该课题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制度设计等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
研究中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引起全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动邀请与我局合作每年编写一本《中国公共文化发展蓝皮书》,并联合每年在深圳举办一届“中国公共文化发展论坛”。
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在业内外产生广泛影响。2006年,研究中心利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基地”平台,开展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一是成功承办了“全球文化贸易与中国论坛”。该论坛作为第二届“文博会”主论坛,由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研究中心承办。来自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国家广电总局和省市领导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的国内外著名国际文化贸易专家,以及来自美国时代华纳等著名国际文化企业的决策者等14名演讲嘉宾会聚一堂,共同探讨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时代,文化如何与经济和政治交汇融合,积极发展文化贸易,增强文化竞争力,全面提升综合国力等问题,为中国文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这是目前(2006年)为止我国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最高水平的论坛,得到了有关人士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响应,特邀外国官员、文化企业管理负责人、文化专业人士、文化投资商、媒体代表以及学习经济、贸易、文学的在学校生等近千人出席论坛。国内的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都对论坛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在业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二是利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基地”平台,积累了一批学术成果。2006年,研究中心作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理研究(深圳)基地”向全国的研究机构进行学术课题招标,来自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和对外文化贸易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认领招标课题。招标课题已全部高质量完成,其成果汇编成《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研究》一书即将公开出版。
11月上旬 成功举办“全国读书文化研讨会”。由市文化局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等单位主办、研究中心与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承办的“全国读书文化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行。来自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有关部门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及领导以及重庆、江苏、云南等地代表共7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围绕“全民阅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并就如何推进读书文化建设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研讨会还正式发布了《关于倡导‘全民阅读’的深圳宣言》,在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研讨会搭建了全国读书文化理论与实践交流的平台,唤起了全社会对全民阅读的认识,来自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中央部门的领导高度评价深圳读书月模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凤凰卫视等境内外媒体对研讨会作了深度报道。“全国读书文化研讨会”获第七届读书月“最佳创意奖”。
11月1—30日 主办第七届读书月“第六届深圳读书论坛”。本届论坛邀请了阎崇年、唐浩明、张家声、南方朔、黄永玉、莫言、梁文道等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作家登坛讲法,论坛气氛热烈,深受市民欢迎。《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对论坛作了广泛报道,在市民中产生广泛影响。
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学术影响。“研究中心”负责同志暨有关研究人员参与了“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亚洲文化合作论坛”、“文化/创意空间国际会议”等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并提交会议论文,对开拓“中心”学术视野、树立学术形象,提高与学界的对话能力发挥了积极影响。
编辑出版了第五届读书论坛嘉宾演讲集《大家的声音》(2005)。该书为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主编。作为读书论坛的系列丛书,《大家的声音》(2005)为深圳构建学习型城市、积累学术文化资源、传承深圳文化创新的精神,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此书获首届“广东省优秀出版物奖”。
编辑出版《深圳文化研究》。本年度《深圳文化研究》仍以专题的形式编辑出版,分别以“对外文化贸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读书论坛的专辑形式捕捉热点难点问题,如“对外文化贸易”着眼于国际文化经济、贸易的整体态势,有针对性地对国际文化贸易、国际文化市场进行动态跟踪与调查研究,冀望能够综合专家学者们的智慧结晶,为对外文化贸易的研究者和文化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一个理论平台,充分了解我国目前(2006年)对外文化贸易的状况和国外的差距,以便更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
二○○五年
配合文化体制改革,开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开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基本途径与有效方式,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与完善,将对深圳未来的城市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心”课题组制定了课题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时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在我国较早地全面、深入阐释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等基本理论问题,并就深圳如何建设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政策建议,在市内外理论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积极筹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不断提升深圳学术文化品味。为配合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活动,积极策划举办本年度在深圳召开的以“城市记忆”为主题的“香港-上海-台北-深圳四城市文化交流会”。陈威局长在会上作长篇报告,阐述保护城市记忆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密切关系,来自四城市的专家学者围绕“城市记忆”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文化部领导、市领导及参会代表对会议的成功召开给予较高评价,国内和港台报刊发表有关会议大量报道,在国内和港台地区产生了较大反响。
11月1—30日 主办第六届深圳读书月“第五届深圳读书论坛”。邀请了金庸、二月河、阎崇年、扬之水、梁从诫、余华等各学科知名专家学者和作家登坛说法,论坛场场爆满,深受听众欢迎。《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晶报》、《深圳晚报》、等市内传媒予以跟踪报道,发表各类报道200多篇。专家学者和听众认为,学术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灵魂,也是深圳文化的“软肋”,成功举办“深圳读书论坛”,整合国内外学术文化资源,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已经成为强化深圳学术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助推器”。
12月8日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首批(深圳)基地”在研究中心挂牌,并举行特约研究员聘任仪式和首批研究课题招标会,举办了对外文化贸易专家座谈会和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大部分招标课题已被特约研究员认领。
开展城市文化理论研究,出版发行学术成果。承担重点课题《文化立市论》部分章节撰写工作,该书已正式出版。
完成《大家的声音——深圳读书论坛演讲集》的编辑出版工作。该书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同志作序,称赞该书的出版“不仅为深圳积累了一笔宝贵的学术财富,相信也会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以城市形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记忆以及四城市文化交流会为主题,编辑出版《深圳文化研究参考》四期。
二○○四年
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局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决策咨询研究,参与重大文化政策制定。参与《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的调研、草拟、修订工作。
参与承担与社科院合作的长篇研究报告《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实现历史性飞跃》的撰写。
参与承担市政协交办课题《深圳:岭南文化的保护、创新与发展》研究报告的撰写。
参与承担市文明办主持的《深圳市关于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研制。
参与市委本年度重点调研课题《深圳市文化制作业——动漫、游戏产业课题研究》的调研工作。
开展“两城一都”专题研究,完成《关于建设“两城一都”有关情况的报告》。
11月1—30日 主办第五届深圳读书月“第四届深圳读书论坛”。本届论坛邀请金庸、李欧梵、周国平、蒋庆、李银河、曹文轩、夏伟东、孙云晓和严凌君等九位著名专家、学者设坛论道。
积极参与文博会的筹备、组织和服务工作。文博会期间“中心”参与承担中宣部等主办的“文化发展战略论坛”、“全球通·文化产业论坛”等有关文件的起草和会议的筹备与组织工作。“中心”还与华侨城集团联合举办了“文化战略时代的华侨城”研讨会。会议邀请了金元浦、花建、胡惠林、谢名家、单世联、李公明等国内知名学者。这次会议对华侨城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与会代表各抒己见,提出了华侨城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对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1月3—5日 “中心”与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和深圳中国茶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茶道论坛”、“中国茶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著名书画家深圳笔会”。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茶文化界、专家、学者及商界精英约200人。专家就中国茶道的科学价值与人文精神、中国茶道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深圳市茶文化发展模式探讨、茶叶消费的全球化趋势与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战略、中国茶品牌的发展战略研究、茶企业管理的机制创新等主题进行研讨。
12月中旬 “中心”组织参与在香港举办的:台北·香港·深圳·上海2004城市文化交流会议。通过准备会议,积极推动主题研究,开展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研究。
编印《深圳文化研究参考》四期,以专辑的形式推出了“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特刊”、“两城一都专辑”、“文化产业专辑”和“深圳读书论坛专辑”。
完成《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一书的撰稿、统稿及编辑工作,书稿已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校,将于年底出版。如何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研究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中心”在此课题上用了近两年多的时间,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学术成果。为了强调普及文化权利理念,“中心”对此问题作了重新梳理,在《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一书中,主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读者展现人类文明历程中文化权利的实现过程,并通过历史事件解读文化权利理念。
二○○三年
积极配合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全程参与文化体制改革调研和《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草拟与定稿工作。
4至11月 与深圳市社科院合作,联合开展“文化立市”战略研究。该课题系本年度市委重点调研课题之一,市委副书记李意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担任课题顾问,研究成果以长篇报告《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实现历史性飞跃》形式,由市社科院与“中心”联合上报市委,拟作为即将于明年(2004年)初召开的深圳市文化工作会议材料之一推出。
参与市委办公厅组织的联合调研组,开展“建设国际化城市课题研究”课题,完成《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文化政策建设》报告。
“中心”副主任刘中国继撰写出版《20世纪的人文悲歌——钱钟书传》后,再次推出长篇人物传记《容闳传》(与黄晓东合著)。该书填补了广东近代文化名人传记空白,从容闳生平回顾近代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广泛探讨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等深层次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容闳传》由珠海出版社于2003年6月出版,珠海市政协结合此书专门主办召开了“容闳与中国教育”学术研讨会。
开展“深圳文化立市丛书”(第一辑)的编辑工作。完成了《文化权利研究》(作者:王京生等)一书的撰写及《文化是流动的》(作者:王京生)、《文化情缘》(作者:苏伟光)、《国际化城市及其文化研究》(研究资料选编)等书编校工作。
11月1—30日 主办第四届读书月“第三届读书论坛”。本届论坛邀请王蒙、余秋雨、高玉宝、胡思远、杨争光、熊澄宇、梁桂全、龙应台等著名专家学者。读书论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此外,还承担了《深圳人读书状况及读书月品牌影响力调查》工作。
参与主办第六届“香港、台北、上海、深圳:城市文化交流会议2003年台北年会”。作为深圳的主办单位,“中心”组织了包括马松林、熊源伟、胡洪侠、孙振华、蒋志、华敏和中心研究人员毛少莹、卢朝峰、任开碍等9人组成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中心”还负责撰写《深圳市文化旅游发展报告》、《深圳市2003年度文化纪事》、等报告;征集城市海报和城市录像,提交会议。作为年轻城市的代表,深圳与会者以敏锐的眼光、活跃的思想和独到的视野,与香港、上海、台北等大城市专家平等对话,自由交流,树立了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参与撰写《中国加入WTO给深圳文化体制暨文化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CEPA对深圳文化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报告》大型研究报告。加入WTO,深圳文化面临全新的挑战,CEPA协议的签署,更为深圳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二○○二年
全年参与市委重点课题:“文化体制改革”调研。作为深圳市委2002年度重点调研课题,该课题由市委领导亲自牵头,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联合攻关。“中心”作为研究机构,全面、全程参与了涉及面广、决策难度大的文化体制改革“1+4”文件的拟订,较好地完成了调研任务,发挥了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的功能。
参与“深圳市常设艺术节庆”和“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调研论证工作。“常设艺术节庆”和“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论证是市委、市政府年度重要工作。中心全面参与了论证报告和方案的起草与拟定。
开展“文化权利”问题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文化权利课题,由时任市文化局局长、“中心”特约研究员王京生先生亲自牵头,尹昌龙等“中心”成员集体参与。文化权利研究主包括“文化权利的理论来源和中国提出文化权利问题的背景”、“文化权利的内涵及其与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的辨证关系”、“文化权利的法律基础”、“文化权利与先进文化建设”、“文化权利的实现方式”等内容。文化权利研究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心”初步研究成果荣获市文化局文化创新奖一等奖,并即将进一步增补有关内容后正式出版。
参与撰写《2003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和《2003深圳文化发展蓝皮书》和《2003年深圳社会蓝皮书》。“中心” 独立完成《深圳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发展》(作者:尹昌龙、毛少莹、胡野秋)、《深圳读书月:城市的文化品牌》(作者:尹昌龙)、《香港文化政策演变与管理现状》(作者:毛少莹)等文;并参与撰写了《2003年深圳文化发展蓝皮书总报告》(作者:彭立勋、乌兰察夫、相南翔、胡野秋)。
11月,继续参与承办第三届“深圳读书月”,继续参与主办第二届“读书论坛”。邀请著名学者余秋雨、高希均、李京文、梁慧星、卓泽渊、唐浩明等开坛设讲。开展读书月品牌影响力调查等。
广泛开展多项学术交流,树立“中心”学术形象。参加第五届“香港、上海、台北、深圳城市文化交流会议”上海年会,提交《入世,深圳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发展》(作者:毛少莹);参加“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提交《文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作者:毛少莹)论文;参加“创意工业与智识经济研讨会”(刘中国)、“三亚国际文化产业研讨会”(胡野秋),树立了“中心”良好的学术形象。
内刊《深圳文化研究参考》受好评。“中心”内刊《深圳文化研究参考》原名《深圳文化研究》,2002年改名扩版后,每期以专题形式推出,如“城市文化研究”专辑。内刊主要关注文化政策、文化产业研究及城市文化研究,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受到广泛好评。
二○○一年
8月 召开人文精神研讨会。为配合读书月主题,亦为推进深圳文化理论研究,“中心”于8月举办了为期一天,有本市专家学者10余人参加的“人文精神研讨会”。与会论文《以德治市与人文精神》(作者:王京生)、《深圳观念文化的精神解读》(作者:杨宏海)、《人文精神铸造:深圳的背景与问题》(作者:尹昌龙)、《寻找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基点》(作者:吴予敏)等10余篇在《特区理论与实践》、《深圳特区报》等刊物发表,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10月 顺利完成新老领导交接工作。由于工作需要,“中心”原主任杨宏海同志调离,由尹昌龙同志全面主持“中心”工作。新老领导的交接工作于10月顺利完成。
11月 “中心” 直接参与了第二届深圳读书月活动的策划、筹备工作并与“读书月”组委会、《深圳商报》社联合主办首届“深圳读书论坛”。“中心”具体承担读书月主题“探索科学真理、弘扬人文精神”的论证、筹备及主办“读书论坛”。首届读书论坛邀请了国学大师饶宗颐、文化学者余秋雨、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等6位著名学者做精彩学术报告,在深圳文化界产生了热烈反响。此外,“中心”还独立承办“深圳人读书状况调查及分析”。
11月 参加 “第二届大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大城市文化产业论坛”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和杭州市文化局联合主办,是我国第一个影响较大的文化产业论坛。“中心”作为深圳唯一的代表,在论坛作了《深圳文化产业状况》报告,引起良好反响。
12月 与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第四届“香港、台北、上海、深圳:城市文化交流会议”。“城市文化交流会议”是1997年创办的一个旨在加深城市文化交流,促进亚洲华语城市传统与现代文化发展的民间会议。本届会议主题为“城市文化资源:政府与民间”。会议主要交流报告为《城市文化资源报告》、《城市文化产业》报告。本届年还第一次增加了“城市录像展”和“城市海报展”的内容。上述四城市代表40余人及北京、重庆、大连等城市观察员出席了为期3天的会议。
二○○○年
4月 尹昌龙、毛少莹参加宣传部“深圳市节庆文化专题调研组”,分别赴上海、昆明、香港等地作考察调研。
5月11日 “深圳市文化调研课题招标会”在五洲宾馆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白天、市文化局长苏伟光、副局长王京生以及全市宣传文化系统、社科界人士80多人出席。会议由王京生副局长主持,数十位专家学者踊跃参与竞标,共有82个课题(包括9个重点课题和73个一般课题)中标。
5月 杨宏海主编的《打工世界》一书,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5月31—6月2日 应香港大学亚洲中心邀请,杨宏海、尹昌龙、毛少莹赴港出席“九十年代两岸三地文学现象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提交三篇论文。
6月1日《中国文化报·广东专刊》发表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心”特约研究员王京生的《呼唤建构深圳文化的理论形态》长篇论文。
8月 《深圳文化研究参考》创刊,她的前身是《文化信息动态》。《深圳文化研究参考》的定位是在信息性的基础上增强研究性,旨在推出关于深圳文化研究的最新的和较有份量的研究成果。
10月 尹昌龙个人专著《别处的家园》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列入《拍案文丛》丛书,丛书由尹昌龙总体策划。丛书的作者都系深圳中青年文化学者,书中表达了对深圳文化现象及热点文化问题的思考与见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0 21:19
目录
概述
机构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