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区
生态系统
深海区(abyssal region)是指水深在2000~5000米以下左右的海域。壕沟可以下降到6000米以下。这些非常深的区域有时称为“超深渊带”。曾把深海区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单位。
简介
位于水面以下2000-5000米以下的任何地方。壕沟可以下降到6000米以下。这些非常深的区域有时称为“超深渊带”。曾把深海区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单位。
生境特征
大洋区是大陆架之外的整个水体和海底(本节主要讨论大洋区的底栖生物群落)。
相对于近岸浅海区而言,大洋区的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大部分大洋表层的阳光充足,浮游植物可以在那里进行光合作用。透光层的下方是大洋最主要的部分,那里光线微弱或因无光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海底部分从大陆架以外的大陆斜坡至深度达10 000 m的超深渊带,虽然深海区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区,但是,迄今人们对深海区的了解还很不充分。
大洋区在表层水和深层水之间常有温跃层存在,其厚度从几百米至上千米。在温跃层的下方,水温低、变化小。1500 m以深的水温基本上是恒定的低温(-1~4℃)。
表层溶解氧含量是高的,都接近饱和状态,在500-800 m之间出现氧最小值的水层,这主要是由于生物的呼吸消耗和缺少与富氧水交换的机会。大洋更深的水体是由北极和南极富氧表层冷水下沉而来的,加上深水区生物数量少,氧的消耗相应减少的缘故,所以含氧量增高。到了深海底部,氧含量又有下降,因为那里生物栖息密度相对地高一些。
大洋区的盐度基本上是恒定的。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每深10 m,压力增加1个大气压),大部分深海区的压力在200-600个大气压范围。
深海底部的广大面积都覆盖以微细的沉积物,通常称为软泥。在底部主要是硅藻类的外壳在其他水域主要是含钙质的外壳,特别是原生动物的球房虫属。
生物群落组成
大洋上层生产者以微型浮游植物。占优势,在贫营养大洋区,蓝细菌和固氮蓝藻
由于初级生产者个体都很微细,因而大洋水层食物链长(平均可达6个环节),营养物质基本上在透光层矿化和再循环。
深海鱼类有角鲼缭、宽咽鱼、深海鳗和其他多种鱼类口无脊椎动物主要是甲壳类(如等足类、端足类)、多毛类和棘皮动物等,深海动物有不少是真正土生的,如玻璃海绵纲、深海海参纲的一些种类。有很多。活化石。种类,如有柄海百合、腕足动物和玻璃海绵等。在万米以上的海沟里也发现有海葵、多毛类、等足类、端足类、双壳类等,可见,压力和寒冷似乎都不是海洋动物生存的障碍。
深海动物的数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绝大部分水域的生物量都在1 g/m2以下,只有与大陆架相毗邻的深海和高生产力区的深海海底,生物数量才比较丰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21:27
目录
概述
简介
生境特征
参考资料